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意裔英籍经济学家斯拉法在西方享有盛名,有人把他的经济理论称为斯拉法革命,也有人公然提出什么“斯拉法——马克思模式”,称之为“新李嘉图主义”。事实上,斯拉法的价格决定论是以马克思所指出的李嘉图价值论中的基本缺陷为依据,所论述的并不是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而是价格到价格的转化。他所考察的始终是相对价格,即交换比例。他所继承的是李嘉图早期的并于以后放弃了的观点,他根本不可能如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完善”了马克思对“转化”问题的分析,他的论点己成为新剑桥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观点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把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有德国新历史学派、费边社会主义、福利经济学、瑞典学派、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等;经济自由主义包括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中间道路学派主要指第三条道路。文章对三大社会保障理论流派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作了简要分析,认为三大流派在西方社会发展中,实际上是循环往复、交替出现的,所谓新理论不过是旧有理论的回归、修正或综合;三大理论流派主要是围绕着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之间孰重孰轻所展开的争论;其本质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社会矛盾的回应与调整。  相似文献   

3.
学派,是基于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旨趣等要素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群体,是特定时期特定领域之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的杰出代表。学派的形成,或因师承,或因地域,或因问题。因师承者,如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间的传承,又如中国先秦儒、墨、道、法各派的传承,可称为"师承性学派";因地域者,如西方芝加哥学派、剑桥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又如中国的濂、洛、关、闽、浙东、湖湘等诸派,可称为"地域性学派";因问题者,如西方的重农学派、供应学派,又如民国初年开始,直至新中国建立后活动于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新儒家学派等,可称为"问题性学派"。当然,学派往往有各种元素交叉融合流变,既有师承因素,也有地域、问题因素。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的经济著述有着从政治出发的着眼点,体现了在“灭国新法”时代里弱国被强国以经济手段控制的忧思,故其经济言说与其政治思考密不可分,这与工业文化以“国家理由”为内核相契合,也使梁启超成为中国工业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梁启超早年服膺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学说,但在日本接触了西方经济学的更多派别后,发展出了一种类似于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主张中国应先实施由国家培育工业的重商主义政策。梁启超与德国历史学派产生思想关系的方式是间接的,但对于历史与国家的共同兴趣使他较容易形成与该学派相近的观点。梁启超对德国历史学派式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在中国铺陈工业文化的作用。梁启超对中国工业发展模式的具体设想,融合了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则和重商主义的国家指导策略,着眼于培育和改良出口导向型的传统手工制造业。这种设想具有某种东亚发展型国家的色彩,但并未看到重工业在东亚发展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与中国工业化的实际展开路径也相违背。  相似文献   

5.
斯拉法经济学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斯拉法经济学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价值学说、生产和分配学说两个部分,斯拉法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新古典理论的局限性。同时,斯拉法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6.
新剑桥学派 (NeocambridgeSchool)在西方经济学众多的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结合在一起 ,着重考察随着经济的增长 ,分配结构将有怎样的变动趋势以及决定这种变动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论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改变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中收入又是如何变化的 ,在这方面 ,琼·罗宾逊、卡尔多、T·帕西内蒂的经济增长模型各自做了系统的分析。1 .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模型。在《资本积累》(1 956年 )一书中 ,她提出了“黄金时代”的概念和经济增长模型。她的“黄金时代”是指劳动充分就业和资本充分利用的均衡状态。假定技术系数不变 ,  相似文献   

7.
西方经济学的现状基本上是从三十年代所谓“凯恩斯革命”演变而来的。当前在西方最有影响的主要流派是:货币主义及其支流新古典派宏观经济学,它们的基本论点是同凯恩斯主义对立的;新古典派综合,是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型同新古典派微观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的产物;后凯恩斯主义或新剑桥学派,是新古典综合派的积极反对者,它企图以斯拉法提出的商品生产和价格决定模式补充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经济思想决定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为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作为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思想之一———货币数量论,自其诞生之日就对整个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现代货币主义学派更是把这一思想发展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论述货币数量论在各时期的思想观点及其面临的历史任务,以说明货币数量论对经济理论、方法及实践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剑桥学派理论是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越高,利润率越大,国民收入中利润的比例就越大,作为工资收入者所得的工资的比例就越小,因而必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这个理论对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增长下如何改善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提出了挑战。因此,在宏观经济运行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从理论上证明经济增长可以减小收入分配差距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如何更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在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近年法经济学的发展看,芝加哥法经济学派重新认识功利主义和法经济学的关系,阐释法经济学的理论起点和法理基础是功利主义.而实证研究方法的深入推进为法经济学关注行为法经济学和社会规范等新内容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伴随着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日趋多元化,对行为法经济学和对法与社会规范的研究成为法经济学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发展呈现出前沿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理论核心的最新综合产生了以有约束的利润函数为代表的G函数,为经济分析提供了更深刻而又便利的新范式。在G函数分析框架内,对现代经济学派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创新学说是现代经济学说诉诸实践的三大核心思想,它们分别对应着经济分析中的三大领域:资源禀赋、自由市场和技术水平。由此似乎表明了经济的良好发展将由资源禀赋、自由市场和技术水平的相互配合来决定。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是市场机制作用下 ,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企图获得控制权的行为。本文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学派的企业并购理论的归纳分析 ,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原有并购理论已经不能解释超大型企业的并购行为。企业并购的新发展呼唤新的并购理论 ,提出战略博弈是企业并购理论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解剖学派与微针学派是现代针灸临床学派中深具理论创新特征的新学派,透视其理论内涵,发现解剖学派的临床与理论多是早期针灸的再现与现代解释,微针学派则提示着针灸与生理学发展的新方向。新学派的发生与发展是针灸本身理论固化与教育僵化的结果,背后亦有其谋求学术认同与执业利益的追求,同时也为针灸学科体系施加了打破固有框架的外力。  相似文献   

14.
面对现代经济学淡化伦理和中国经济伦理失范的现状 ,对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 ,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对经济的伦理关怀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崛起及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经济学中国学派的创建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实践基础。分布人假设和新分布主义分析范式能够弥补理性人假设缺陷及最优化分析范式的局限性。分布人假设和新分布主义分析范式引入经济学理论研究领域促进了分布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化,可以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概率分布角度对分布人假设进行补充解释。分布经济学不仅是经济学新古典分析框架的拓展与创新,更是经济学分布革命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分布人假设是理性人假设、道德人假设和能干人假设的一般化,新分布主义是最优化研究范式的一般化,对经验和事实的理论解释更具广泛性和一般性。分布经济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热潮基于建构国家电影品牌的战略设想,它曾受到文艺研究“中国学派”的启发,“中国动画学派”和“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则从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构两个层面推动了其建构进程。学界目前主要从三个层面建构“中国电影学派”:概念内涵界定(核心);理论体系建构(关键);创作体系、学术共同体和教育体系的建构(基础与保障)。未来,学界还需开拓新思路,在学术史视域下拓宽“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路径与范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治发展道路与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有自己的法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法治实践的探索中走出来的。中国法治实践是中国法治理论最重要的源泉,中国法治发展道路必将催生中国法治实践学派。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旨在从学术流派的角度对中国法治发展道路和中国法治理论进行理论概括和学术阐述。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梳理中国法律发展历史,总结当代中国法治发展实践,在国际视野下开拓创新中国法治发展道路,为人类法治建设走出一条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严格意义上的ECLA学派大致存在于20世纪50-60年代.在这20年左右的时间里,该学派的观点走势大致可以1960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60年代以前,该学派积极推广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政策主张,但是到了60年代,在严峻事实和其他各种压力面前,该学派的观点趋于悲观并急剧回缩,直到本来处于发展理论中心区的该学派自身被推向角落.ECLA学派的基本学说是中心-边缘论基础上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思想.其他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如通货膨胀论、区域一体化、国际经济新秩序等,几乎都是从这一基本思想出发并为这一思想服务的.ECLA学派的兴衰是拉美国家发展态势和民族心理变动的一面镜子.ECLA学派的命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和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艰辛不易.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史在这一时期复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特色、学术传承、学术期刊等方面逐步出现了分化与整合的学派化趋势。"华南学派"深深扎根历史人类学之中,并开始跨区域研究;"华北学派"以北京、南开学术群体为代表,逐渐多元化,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且团队合作优势明显;"新社会史"派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逐步扩大在社会史学界的影响力。各学术团体及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中国社会史研究不断分化与整合,这不仅推动着该研究领域不断细化、深化,也推动着该领域的重新定向。  相似文献   

20.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活跃与繁荣的时期。先后出现了民主社会主义学派、自由主义学派以及“中间道路”学派。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于推动西方社会保障实践的深入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