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评西方受众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 ,传递者与受众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 ,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 ;要准确理解受众 ,仅仅有文化批判眼光是不够的 ,还必须回到主体与主体的传播关系中 ,亦即在“主体间性”中把握受众。受众研究的“类主体”思维的实质是把受众当作可资利用的“潜在消费者的聚合体”。哈贝马斯、霍尔等人在受众研究上的理论思维秘诀 ,不仅仅在于深刻的文化批判 ,更重要的是在主体间传播关系中重构了受众观念 ,树立了具有主体间性基础的传播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
选择政治文化的视角 ,重估 2 0世纪初新文学建设 ,有三种文学接受方式值得注意。一是新文学运动传递的信息 ,是发动者组织者的政治观念的文学显现 ;二是新文学的创作者和一般阅读者文学价值的寻找 ,在于政治与现实问题密切联系中的文学期待 ;三是新文学的生产者经营者经济利益与文学关系的调节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接受形式 ,整合的政治经济驱动了文学的生产过程。由此 ,文学与政治不再是简单的五四启蒙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被动关系 ,而是多重政治文化因素的互动和影响。新文学的发生发展将在大的文化语境中获得新阐释 ,呈现丰富现象和形态  相似文献   

3.
周宁  刘将 《唐都学刊》2008,24(4):54-56
与主体性相对,主体间性是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转变.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交往行为,所以其中必然存在主体间的问题.心理学的主体间性存在于交往之中,它表现为主体间的双向度的关系.心理学主体间性的转向就是按照交往理性的要求寻求一种交往关系,要求建立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被研究者之间开展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4.
晚近以来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世界”作为一种“实存”进行了哲学认定。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把握 ,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野之所在。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文本间交互性” ,文学主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主体间交互性”具有意义生成性 ,文学作品或文学主体并不以其自身而拥有全部意义 ,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到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中去界定。  相似文献   

5.
哲学发展滋养了文学研究,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文学作品解读中存在着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由于主体间性的存在,使得其中也存在着文本间性,主体间性是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基础,文本间性是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归宿.对文学作品解读中的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呈现的分析,使解读过程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有益于读者对作品更加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解释学是在否定古典哲学的实体一本体论以及建筑于其上的认识论的前提下产生的.解释学认为存在不是作为实体,而是作为被主体所解释的、具有某种意义的对象呈现出来的;认识不是对实体及其属性的反映,而是创造意义的解释活动。解释受制于主体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带有历史性,并且以合法的“偏见”为前提,而所谓的纯客观的、终极的认识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就会产生一个新的艺术观。艺术不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对世界(存在)的意义的创造和解释。存在的意义是解释的对象和产物,解释的不同水平就产生了现实与艺术的区分。艺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循环阅读”的操作方式及其必要性。指出,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不同文化门类之间的相互渗透极为明显,故而只有在特定文化语境与文本之间进行“循环阅读”才能发现文本生成的逻辑轨迹;又由于士人阶层是中国古代文化话语的实际建构者,他们的文化心态与人格结构对文本意义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只有在文本与士人阶层具体价值取向之间进行“循环阅读”才能揭示文本蕴含的文化意蕴。作为例证,文章分析了《三国演义》的文本意义与特定文化语境及士人心态间的紧密联系,指出这部小说是在“道学”语境中用通行的士人话语对“三国”故事的重写  相似文献   

8.
一 语言的具象性应该是文学对语言首先追寻的审美目标。这是语言带给文学形象的那种形象间接性反转过来对文学作品语言提出的合乎逻辑的要求。这种具象性要求的深层秘密则存在于文学形象所必须具有的审美特性里。审美有一个直觉性特点。西方有的美学家描述审美直觉时,这样说过:“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有,些不同的物质的变化方式在一眼看到时心灵马上就判定它的美与丑,不须预先经过考虑。”①文学作品语言的具象性,就能够使本来是间接的文学形象在欣赏者面前多带有一些那种“一眼见到”的性质,以加速实现间接性的文学形象与…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经济哲学语境中的文化理论,可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总框架是物质生产的“生产力一生产关系”,在此框架下有关文化的两个分框架是:“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框架和“必要劳动时间一剩余劳动时间”框架。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出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自由时间),乃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这种物质条件的物质生产体现了“物的生产性”,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创造则体现了“人的生产性”。“生产性”与“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两大柱石,其中,“生产性”理论对于探讨在当代社会和产业转型中作为符号经济的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与非产业化发展之间的财富配置关系及相关核心价值观等文化战略学问题,有重要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并置:让画自己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置”作为一种修辞语言,在现代艺术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陈丹青的作品来解读并置语言在作者、作品、观者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并置使得作者的观念不再凸显,而是消退,从而使画面自己说话。  相似文献   

11.
距离概念的提出源于对文本的纯审美关注,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的"审美无功利"命题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现代文学批评中,审美距离理论主要强调主体与文本的一种认知距离.当下文化研究的异军突起,使得对审美距离的阐释不再立足于审美心理与文本接受层面,而是体现为现代个体及其艺术对外在物化现实的审美超越上.在不同的阐释语境中,距离体现并表征着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和逻辑.  相似文献   

12.
周桂君  王萍 《求是学刊》2006,33(6):110-114
从语用学角度对诗歌进行解码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的有效手段。文章以济慈的诗《秋颂》为例,探讨了语境、语用主体与诗歌意义构建之间的关系,认为《秋颂》不仅颂赞了自然之美,也是一首故土之颂和生命赞美诗。对于语境和语用主体的灵活运用,又使得诗歌拥有了使其艺术之美任意驰骋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诗学文本中城市形象的迁移所具备的话语潜能,不仅能够开发出地域美学的建构意图,也关系着文化权力结构的修改过程。通过梳理中国新诗的发展线索发现,“北京”从各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脱身而出的诗学形象,与新诗发育中的阶段性特征形成了奇妙的互文。“北京形象”在新诗中经历了三次明显的迁移:一是作为隐喻符号,从强调“文化”滑向对“国家、乡土”的强调;二是作为意识形象,从被附加“大语境”转为现代文化的“内核引领者”;三是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由视觉景观向自然景观的还原。“北京形象”的审美迁移话题背后,关联着这座城市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进行自我安放等诸话题。  相似文献   

14.
“图式”是从康德和皮亚杰的哲学著作中借用来的概念。作为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不仅是认识活动的中介,而且是一切对象活动,包括审美活动的中介。“特征图式”则是艺术作品的形象形式的特征与人类的心灵图式的契合物,是审美主客体的中介,通过“特征图式”,审美主客体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优秀艺术作品的一切复杂、神秘的现象。都隐藏在“特征图式”之中,艺术创造本质上就是特征的发现与表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莫卡德的“反方法论的”方法诉诸“人格”。他对不进行解释的阅读方法的强调加强了汉学天生具有的错误倾向。对他来讲,解释的方法并不是用以证明什么是正确的,而是让人向一种典范性的人格转变,这种人格有一种特别的权威,可以宣布什么是正确的。而正确的解释来自不同文化的文本的方法,应该是探寻其特定语境中的语言使用的规范,由于这些规范我们才能在解释中尽量少犯错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文艺规律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文就作家的经历、创作激情和灵感等主观因 素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试作一些探索。                 一 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总是以他们对艺术典型的独特的创造载入文学发展的史册。 正如别林斯基说的那样:“在真正艺术的作品中,所有的形象都是新颖的、独创的,没 有任何形象重复其他形象,而是每个形象都有其各自的生命。”①自然,文学创作中的 独创性必须是真实的,不是作家的任意编造,不是以意为之。诚如黑格尔所说:“独创性是和真正的客观性统一的,它把艺术…  相似文献   

17.
张严 《阅江学刊》2010,(6):141-145
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通过对设置入艺术作品的真理的考察,探讨了真理、艺术与存在三者的关系,阐明了人与存在在艺术中的关系。相对于海德格尔以前的作品,《艺术作品的本源》大大提升了空间的地位,更多地从空间的角度来探讨存在,并对艺术进行规定。艺术作品是存在的真理所照亮的澄明之境,是人与存在共属的"位置"和"空间"。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与对象世界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其中一种称之为“玄思关系”。以这种关系为基础的寓言写实小说,艺术手法的基本原则是排斥形象的实在性,其内容的确定性在于整体把握,其主题指向趋于历史而超越现实并在历史的普遍性中渗透深刻的当代性。其审美特征是在对历史的宏观把握的基础上,超越与神秘、热情与慨叹交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否定了“关系说”和“效应说”对价值范畴的界定 ,认为价值范畴不仅仅是主客体的关系 ,也不仅仅是主客体的效应 ,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所实现的效应。即价值是主客体关系的效应。从而把价值建立在客观实践的基础上 ,也充分强调价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说明一般价值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实践和人类认识水平发展的必然趋势 ,充分反映了主体在实践活中不仅追求真、追求事物是什么 ,而且追求善 ,追求真实的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并不是一个纯而又纯的真善美的集合体,而是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彼此交融、互相掺杂的混合体。艺术要反映现实生活,就不可能只反映生活中美的事物,而是要描写和反映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这当然要包括现实生活中丑的东西了。那么,作为现实美的对立面的生活丑,是怎样进入艺术作品中,又为什么能够进入艺术作品中呢?它在艺术作品中的价值与地位又是怎样的呢?研究这个问题,无论对于美学理论还是艺术创造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