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炎培与宪政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炎培与宪政运动尚丁1今天,我们正站在跨世纪的门槛上。回顾20世纪之初,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900年,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6月,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攻陷北京。清政府在帝国主义逼迫下,签订了丧权...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家峰 《浙江学刊》2003,(5):111-120
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源于二十世纪早期来华的农业传教士 ,到三十年代随着全国乡建运动的发展而达到鼎盛时期 ,它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受世界基督教乡村运动的影响。基督教乡建运动通过把乡村建设与教会建设合二为一的方法 ,以最终建立基督化的乡村社会为目标 ,但它的理想与实践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 ,宗教 (教会建设 )与世俗 (乡村建设 )并不能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两者的持续张力以及近代恶劣的社会环境最终使中国基督教乡建运动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一九○○年震撼世界的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黑龙江也是义和团反帝运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富于反侵略斗争传统的黑龙江人民,纷纷聚集在义和团的旗帜下,向着帝国主义,首先是沙俄帝国主义展开了浴血奋战,并在这场伟大的反帝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黑龙江义和团运动是沙皇俄国侵略引起的 十九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展开了争夺投资,攫取“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激烈斗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九○○年,列宁指出:“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  相似文献   

4.
李永胜  贺阳 《创新》2019,13(3):11-19
五四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勇敢地担当起维护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使命,积极寻求政治参与,发挥了先锋和桥梁的作用。回顾五四运动的过程,探析青年学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利于总结并汲取"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广大青年立业正当时,应当汲取五四运动精神的丰厚营养,并通过艰苦奋斗将其付诸实践,以青年强实现国家强,以爱国情凝聚行动力,以探索促进深化改革,以实干促成全面小康,以求真理提升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吴丽平 《社科纵横》2013,(1):278-279
在与南京政府的改革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西方教会人士当中,美籍传教士牧恩波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牧恩波(George William Shepherd),美国公理会传教士。1934年,基督教人士与国民政府合作,在江西黎川县组织"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把黎川作为一个基督教在中国农村的服务实验区,牧恩波被推举为实验区的总干事。抗战爆发后,该实验被迫停止。1936年4月,牧恩波牧师受邀到南京担任新生活运动顾问。后成为蒋介石的"私人顾问"。在他看来,新生活运动是"一个要使中国实现现代化,使中国的家庭成员获得平等权利的运动,并以此使中国不断进步,获得国际上的平等权"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鲍静静 《社科纵横》2014,(11):133-138
近代基督教学校的学生群体,是中国新式学生阶层的组成部分,既带有时代的特征,又受到基督教学校特有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一近代中国社会演变大背景下的特殊群体,本文选择广东地区的基督教中学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学生来源结构变化与就业去向变化,展现基督教中学学生从乞儿到贵族的独特历史场景,反映基督教教育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幸德秋水是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发表过揭露帝国主义罪恶的《二十世纪的怪物——帝国主义》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神髓》,还与界利彦合译成《共产党宣言》的最初日文译本,对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幸德秋水还十分同情中国革命,与当时留学日本的中国革命青年建立过亲密的友谊。幸德秋水的主要著作《二十世纪的怪物—帝国主义》、《社会主义神髓》、《长广舌》、《基督抹杀论》在20世纪初期曾被译成中文先后出版,《共产党宣言》的早期中译本也是根据幸德秋水的日译本转译的,这些对中国革命也曾产生积极影响。不过,幸德秋  相似文献   

8.
一、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反日爱国社会集团的出现 1927年田中义一内阁上台后,加快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步伐。所谓《对华政策纲要》、《田中奏折》,纷纷出笼.为了变中国东北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制造了各种挑衅事件,积累了所谓悬案500多件,亡国灭种危在旦夕。在这种民族危机情况下,从1929年起,由东北各界爱国人士阎宝航、高崇民、杜重远、车向忱、张希尧等发起,辽宁国民外交协会、辽宁省拒毒联合会、学生联合会、青年同志会等反日爱国群众团体相继成立或恢复工作。这些组织不断扩大,并做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国民政府及社会各界都以不同形式纪念孙中山,但他们有意或无意忽略孙中山的基督徒身份。而一部分教会人士则恰好相反,刻意强化了孙中山的基督徒身份,强调其基督教信仰与中国革命的紧密关系。部分教会人士把孙中山的形象建构成革命的耶稣,其目的是以此来调适基督教与中国政治、文化的紧张关系,回应当时激烈的非基督教运动。然而,神化孙中山的做法当时不仅得不到教会之外的认同,即使在教会之内也有不少人反对。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叶,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同时,十分关心东方革命,特别是中国的革命运动。1908年,列宁指出:“在中国,反对中世纪制度的革命运动近几个月来也表现得非常强烈。的确,对这个运动还不能作出明确的估计,因为关于这个运动的消息很少,而关于中国各地造反的消息却很多,但是,‘新精神’和‘欧洲思潮’中国的强有力的发展,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以后,是用不着怀疑的,所以中国的旧式的骚动必然会转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列宁在消息很少的情况下,已明确指出当时的中国革命运动与世界革命的联系,及其民主性质。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宁以满腔热情  相似文献   

11.
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东北移民肇始于1914年,这一年日本在辽东半岛的金州建立了第一个移民村──爱川村。此后经多次小规模的试验,在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经验后,于1936年把它定为日本的“七大国策”之一,将小规模的“试验移民”变为有计划的大规模移民。并且制定了《二十年百万户送出计划》,分阶段实施。据统计,至1944年末,移入中国东北的日本人约8万户,加上“开拓青年义勇队”和“勤劳奉仕队”,总人数约33万①。这个数字虽然与原规划的相距甚远,但仍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但掠去了大量的财富,还给…  相似文献   

12.
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交流的特点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里,中国通过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积极开展了对外音乐文化交流。中国音乐文化的对外交流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但对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扩大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了有利的和平环境;同时也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对于培养、锻炼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的人才和队伍也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一些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音乐作品和艺术曲目包括器乐演奏也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催生和发展起来的。通过中国音乐文化的对外交流,对如何加强文化管理工作和创新文化管理体制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1919年到1999年,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过去整整80个春秋了,这80年,真可谓“四海翻腾,五洲震荡”,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不屈不挠,经过了28年的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反动...  相似文献   

14.
过去研究五四运动,一般是讲,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由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知识分子发起,后来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加入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条件。这是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体系的模式。这当然无可厚非,也是历史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渊。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国家坏到了极点,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人民痛苦到了极点。“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伟大的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中国的独立和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找救国的道路,在黑暗中进行了艰难、痛苦的摸索。为了“为症下药”,他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北京大学知识分子在中国20世纪初的非基督教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视北京大学学者中的“非主流”观点。虽然北京大学大部分知识分子的观点和反基督教的主流舆论相吻合,但是也有许多学者表现出了高度的理智和宽容,警醒“用宗教式的狂热来进行反宗教运动”属于过激行为。这种众口一声中的少数派声音的存在,反映了一个文化的成熟、城府和健康。在今天中华民族力图重振文化大国形象的努力中,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不但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扫除封建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不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青年运动的开端。五四青年为什么舍生忘死,敢于站起来同帝国主义、军阀政府和旧的传统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呢?如果分析思考一下五四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是不无启迪的。一、五四青年人生价值观的特征分析人生价值观问题是人生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普遍关心和经常议论的一个问题。人生价值观的选择不可能是任意的、随心所欲的,而必然要受到历…  相似文献   

18.
十五年前,当1968年的青年和学生运动席卷西欧之时,H.马尔库塞的名字及其学说曾风行一时,被西方青年视为批判传统制度的武器。但是,H.马尔库塞虽然在某种意义上点燃了青年一代抗议的火花,却未能为他们勾画出未来的蓝图。因此,为时不久,这股浪潮就成为历史的陈迹,尽管其影  相似文献   

19.
由刘云久、徐殿斌两同志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青年运动史》(下称《青运史》)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著作。近现代中国的青年运动,实际上就是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运动(主要成分是学生运动)。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成分”,在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但是,知识青年运动并不是自然正确的,如果他们脱离工农群众,脱离共产党的领导,就会失掉正确的方向,“一事无成”。全部中国革命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个真理。《青运史》一书,运用近现代中国历史正反两方面大量的事实材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条真理,是对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进行思想性政治工作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理论界比较传统的观点是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应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标志。笔者不同意上述观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应当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为标志。一“五四”运动不能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原因有三: 第一,“五四”运动不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进行的。“五四”运动时期以及之前,中国工人阶级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曾多次举行过罢工斗争,但这些斗争的目的无外乎“减少工时、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工资和福利待遇”等,此时的工人运动显然还处于唯经济主义的低级阶段。这些斗爭不但不能看成是对民主革命的领导,而且由于缺少由无产阶级政党阐明的革命理论的指导,根本就不具备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