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和眼动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航工业集团的中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压力进行了研究,在评估管理者消极倾向的基础上,构建了管理者情绪与压力应对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管理者的情绪与年龄、工作年限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关系,即年龄介于41到45周岁的管理者具有最高的消极倾向,工作年限在7到10年的管理者消极倾向的均值最高,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管理者也将采用不同的压力应对方式.通过调研和实验得出的压力分析结果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理解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掌握不同情绪类型的管理者在压力来源和压力应对方面的差异,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早期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压力过度现象分析及压力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和高教改革全面推进的当今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都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文章在介绍压力的内涵、形成原因和两极性特点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的压力过度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了造成高校教师压力的六方面因素,并从学校和教师自身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压力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心理契约的人才流失预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已变成人才的竞争,人才流失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威胁。在分析人才流失预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契约的内涵提出将心理契约的变动引入人才流失预警模型。同时根据心理契约违背的相关征兆,在人才流失预警指标框架下,构建了由8项指标组成的心理因素指标族。最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给出了相应的预控措施,从而体现了预警管理"防范于未然"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危机及其预警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仅是当前知识资源的体现者,而且是企业学习能力最主要的决定者,因而备受企业的重视。然而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人才高流失现象却令管理者困惑不已,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现状已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因此,从环境和企业两个因素分析了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建立了相应的人才流失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了人才流失预警管理系统及人才流失预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工作压力的相关研究:压力及工作压力的涵义、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对个体的影响及个体应对方式研究、工作压力管理、工作压力的相关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本文从企业人才流失及人才流失特点及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入手,着重从薪酬、激励、职业生涯三个角度探讨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利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企业应对人才流失的四种对策,即:为人才搭建竞争性和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运用多种激励机制、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培养企业文化核心凝聚力。力图为企业有效地利用好人才资源,避免企业人才流失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具有参考价值举措。  相似文献   

7.
压力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过度、持续的压力会导致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同时也对工作造成诸多消极影响,而时间管理的不够科学也是工作效率效果不佳,认人倍感压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时间管理和压力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具体解决的办法,从而达到科学管理时间和减轻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不仅影响其队伍的稳定性,而且会影响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采用元分析法探讨我国 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现状,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纳入文献47 篇。结果表明,我国幼儿园教师整体工作压力感受程度偏低; 从幼儿园教师各层面工作压力来看,主要源于“社会地位与工资待遇”“工作负荷”“幼儿园管理”的影响,而“人际关系”与“幼儿 因素”并未给幼儿园教师压力造成影响。研究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学前教育法》;幼儿园应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教师应提高 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从压力的基本定义入手,探讨了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概念及其发展。高校教师压力的普遍性表现在最初的30%左右教师感受到压力,快速上升到当前约90%的教师处于压力过大的亚健康状态。过重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专业缺陷、工作负荷、职业发展、同事关系、家庭生活等几个方面,给教师的心理、行为和生理上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已有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对此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并总结出了从教师自身、校方组织、政府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减轻教师压力的策略。最后指出了当前高校教师压力研究的不足:教师压力正向作用鲜有所见、本土化的实证研究不足、从心理契约层面研究教师压力较少、规范教师压力源的研究缺失。并且指出了将来高校教师压力研究的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教师压力的正向作用研究;规范高校教师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心理契约的层面来研究高校教师的压力;不同类型高校教师压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员工援助计划(EAP)在矿工压力管理中的应用,概述了EAP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从矿工的特殊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说明矿工压力管理的迫切性,并分析了目前中国矿工压力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EAP在煤矿企业压力管理中的工作流程,并根据EAP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压力管理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1.
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安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安全管理和提高安全技术水平两方面阐述了保证高校网络安全的策略,从而确保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是一次全面的经济转型,其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目共睹,而低碳经济转型势必需要政策力量的推动才可能实现,因此,研究政策对低碳发展的不同影响就成了政策制定的必经之路。对于低碳发展的研究目前有很多,文章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政策影响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中国历年统计年鉴数据相比对,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两种情景进行了预测,并对政策的制定、研究和分析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爱的理论是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弗洛姆认为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爱是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种能力 ;爱的本质是“给予” ;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 ,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综合” ,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 ,但仍然是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和"变革"的概念入手,从中国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国际巨头IBM公司为例,详细阐述了文化变革下的价值观再造、战略再造以及组织流程再造。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作者阐明了业务方面选择、摆脱路径依赖、强势CEO在文化变革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奢侈品作为一种高档或顶级商品,无疑是那些富足有余的人们经常关注或消费的对象。课征奢侈品税,其实就是征富人们的税,不会因此损害中低收入的普通消费者的利益。相反,通过课征奢侈品税,然后再把这部分税款通过社会公共福利等形式提升低收入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就在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上给那些社会上的"最不利者"带来了补偿利益。如此通过税收立法的手段,一方面削减了高收入者的财富,另一方面又形成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达到了相对的平衡,从而更加有利于分配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对物上请求权的种类、性质以及物上请求权是否适用消灭时效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我国物权法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FPGA的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导致嵌入式系统设计变革的原因及优势,分析了基于FPGA的可编程片上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嵌入IP核的SOPC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匹配,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可以将there-构式分为存在性there-构式和呈现性there-构式。本文对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中关于there-构式的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检索、词条对比和数据分析后,总结出了各类there-构式的使用特征、肯定与否定的使用频率、各个时态的使用情况以及there-构式的使用规律,即there be使用最多,肯定形式和一般时使用频率更高,而部分there-构式即使符合语法结构,实际使用中却很罕见,进一步验证了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匹配,整体大于部分意义之和。  相似文献   

19.
执政安全是关系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从掌权安全、控权安全、用权安全等角度出发,分析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从而揭示俄国共产党在确保执政安全方面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0.
自由是现代性的核心观念之一。辛亥革命的理论先导章太炎在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话中阐释其自由观,以"无待"来理解形上自由,在"一字千金"的《齐物论释》中,通过"我"之成立及其可破,在确立形上平等的同时也确立了形上自由;在认识论领域,通过和《荀子》、《庄子》、佛学等的对话,章太炎对认识上的自由的获得机制本身、人的认识能力、真理、科学规律等问题,都提出了独到的看法,然而其佛学的立场又有将真实的认识论问题的讨论归结为虚幻的心灵构造的嫌疑;在伦理学领域,章氏讨论了自由人格的培养问题,其核心就在于通过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思想,从中挖掘出"依自不依他"的原则,并试图复活传统道德条目以应对现代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