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显著特点,也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国际背景和首先考虑的因素。由于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格局的发展所具有的双重效应,于是就出现了对世界格局未来走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市场经济的一统天下,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全面主导与主宰,甚至是资本力量彻底摧毁国家堡垒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多极化曾呈加速之势。世界多极化是由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决定的。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也有利于我国的周边安全。但是 ,冷战后期产生的多极化趋势 ,由于受到美国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遏制 ,也由于其催生成长的特殊性和力量对比的悬殊性 ,必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必将充满激烈、复杂而又艰巨的斗争。多极化趋势的复杂性、曲折性、艰巨性势必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影响。一、多极化面临的严重障碍2 0世纪 90年代初 ,雅尔塔体制崩溃 ,…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客观进程和趋势,而是客观进程和主观价值的融合。以东盟范式的建构为借鉴,为了与西方的多极化思想(均势论)以及历史上的多极体系相区别,必须赋予当今多极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反对霸权、推动民主与和平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的经济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格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这次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一超多强"的世界经济格局。因此,正确分析和认识世界经济目前的格局,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顺应我国经济长久、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在地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取得的成果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十分突出的世界格局。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我国生态文明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性生态文明,也是贯穿于“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中的整体性生态文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格局集中体现为,它是倡导并践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生态文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当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既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在动力,又是全方位推进“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是多极化的发展。全球化萌芽于多极化之中,并且是多极化发展的归宿;而多极化则是全球化的基础,是全球化进程中局部的体现。多极化就其实质来说,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只有国际格局形成了多极化,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才会建构起国际新秩序。从一定意义上讲,单极化是多极化与全球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张法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7(1):23-29
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来谈中国文学理论的演化历程,是一个新的问题视域.从中国文学理论的命名,到大量出现的中国文学理论著作,都可以看出全球文化演进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因此,在比较的语境中呈现中国文学理论的特点,或许是思考中国文学理论未来可能的走向的一个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世界多极化趋势与国际政治多极格局不是一回事。应当从国际关系体系的高度来把握世界多极化趋势。当代国际关系体系制约着主权国家形成的民族国家体系 ,因而也决定着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两极格局的终结实际上是多极化趋势推动的结果。“一超多强”是向多极格局过渡的力量结构 ,是暂时的现象。“多强”力量增长与“一超”力量增长的相互依赖关系决定了“单极”世界不可能建立。  相似文献   

9.
卞秀瑜 《理论界》2012,(11):158-160
二战确立的雅尔塔格局,尽管存在某些弊病和不足,但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世界格局,其为战后世界和平局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框架性和机制性基础。雅尔塔格局不仅维护了冷战时期的世界和平,而且在冷战结束后仍然发挥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某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有深刻影响。第一,它影响到冷战后大国权力斗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第二,它推动着冷战后大国关系从对抗走向协调;第三,它推动了国际政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深入探讨经济全球化和冷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之所以能够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重要因素就在于它总揽世界全局对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有深刻的了解。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战略格局,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郑震 《社会科学》2021,(1):54-65
差序格局概念揭示了中国人行为方式中那种以家庭关系为核心、在一个水平面上由亲至疏层层外推的模式,而地位格局则刻画了中国人围绕垂直的社会地位等级所形成的关系模式。这两种格局对于理解传统和现代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以亲亲和尊尊为线索则能够使我们把握这两种格局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和相互矛盾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去美国化”既是中国新华社提出的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又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美国在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霸权主义引起世人反感的必然结果。但是“去美国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不是中国等国家想称霸世界,而是要通过努力让关国走到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处的境地中来。为此,世界各国必须抓住发展机遇,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发展道路,发展好自己,实现大联合、大合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形势的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标志,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大出乎各方预料,增加了全球不稳定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想要在普遍联系的国际社会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剖析当前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都是由多种力量共同推动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总体上看,符合社会进行的潮流,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置身其外,必须积极应对,两种趋势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当代文学的空间格局指的是当代大陆文学、当代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三块。在50年代到70年代“全球化”的缓慢进程中 ,大陆文学居于“全球化”边缘却居于民族文学的中心 ,而台、港、澳在现代文明与“全球化”格局中位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过渡地带 ,文学呈现了“全球化”语境下变动的特点 ,它们是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中介点。中国当代文学的这三块空间 ,在世纪之交走向一体化 ,出现了构建“全球化”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家园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入手,着重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政治多极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前提,经济全球化对政治多极化又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受主要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等综合因素影响,2011年世界各国经济出现集体减速的征兆,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加,总体形势十分严峻,但世界经济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速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和发展路径出现新的变革,亟需构建一个新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