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对外开放到全面开放: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秉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使中国从闭关自守的贫弱国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开放型大国.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开放条件下,中国从开放型大国发展为开放型强国的宏大目标,还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机制.为此,我们应当更加明确地把全面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应围绕国家战略、地区战略和全球战略的平衡协调展开,使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相似文献   

2.
大国的崛起必须要有一定的价值基础。纵观西方大国成长的历史,民族主义始终是西方大国成长的一面旗帜,西方民族主义借助权力、资本的巨大推动力把自己的民族主义推行到东方落后国家,从而形成一种以牺牲他国、他民族利益为前提的殖民主义体系。中国崛起不同于西方国家,但整个进程却是因西方对中国的殖民战争而开启的。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民族主义第一次觉醒,民族复兴、现代化的使命与中国崛起的历程始终相伴。然而,民族主义虽然使中国驱逐了西方列强,但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独特的"天命史观"和固有的大国情结。因此,中国崛起既不能以狭隘的民族主义为价值基础,也不能以扩张的殖民主义为价值依托,而是以天下主义与世界主义相结合创新的世界主义即新世界主义为价值基础。当今中国崛起进程的价值创新必须坚持传统性、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相统一的科学创新。这种新世界主义的价值创新才能为中国崛起提供持久不衰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大国小农”建设现代农业强国不仅在实践层面少有先例,在理论层面也缺乏逻辑自洽的共识。我国的基础制度、大国特征、小农农情和文化底蕴,决定现代农业强国建设具有明显不同的价值目标、实现路径和推进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国,既要克服小农模式固有的普遍性缺陷,还面临我国特殊国情农情的矛盾张力和不利因素制约。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强国道路,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国情农情的具体性和特定性,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作用,依托双层经营体制,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统筹国内建设和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农业产出能力、价值创造和分享能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贸易大国、贸易强国与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贸易分工、国际贸易范围、国际贸易主体、科技进步、外贸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必将成为贸易大国,进而日益成为贸易强国。目前,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我国与贸易强国间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我国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外贸战略,转变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5.
宗寒 《江汉论坛》2003,(6):46-48
从物资普遍短缺到大部分产品供求基本平衡,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我国现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产值大国,但我国还不是一个科技大国,更不是一个科技强国。我国的经济总量还低,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3.2%(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10.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发达国家的2.9%。加快发展,提高经济总量,是我们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6.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既是当代中国的强国战略,也是一种新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愿景。要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需要处理好工具性目标与终极性目标、教育公平与效率、体制与文化、就业与创业、分类与特色、基础与殿堂等六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大战略的角度,对“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战略机遇和条件,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台湾问题、中关关系和中日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文章认为,中国崛起关系到中国的基本走向和未来命运,中国在21世纪初期面临的基本战略机遇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允准性”条件,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和平崛重在历史性创新。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令中国提前进入崛起冲刺期.在崛起冲刺阶段,中国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对外战略,以支撑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后的国家利益格局.迄今为止,中国在大战略上的犹豫不决已经开始呈现出负面效应.如果不能尽快实现战略调整,最终将会伤及中国崛起的基本趋势.从战略界的讨论来看,围绕着中国战略调整存在着不同设想,所有这些设想都没有从全局上把握中国战略调整的方向.为此,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抓住时机,抓紧制定中国崛起的大战略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中国崛起,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出对美国的挑战力量。对于中美关系而言,中国崛起导致中美两国深度的相互依存,中国成为美国的"利益攸关者"而不是"威胁者",所谓"中国威胁论"是建立在谬误基础上的。中美关系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美国对台军售、双方政治制度分歧和战略互疑三大问题。美国是一个正在衰退的超级大国,中国则是一个实力不断增强但却有软肋的大国,两国内在的问题决定今后的中美关系是并存与合作。中美两国合则双赢,斗则双输。中国崛起应以美国为鉴,在全球事务中争当老大是有责任和成本的,而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盈满则亏。  相似文献   

10.
小说史家一般认为近代小说革命始于梁启超提倡的"小说界革命",但实际揭开近代小说革命序幕的是傅兰雅,他倡导祛弊救国的"新趣小说",得到了部分作家的认同和响应,产生了一些较好的作品,近代小说的变化和繁荣始于他发表征求"新趣小说"的光绪二十一年.改良派基于对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不满足于改变事,更注重改造人,希望造就具有现代国民素质的"新民",为此提倡"新小说",于1902年发起"小说界革命",并得到积极的响应,理论主张和创作均形成了气候.新小说所蕴含的民主、科学、自由思想,为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拥有 1 3亿多人的人口大国 ,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人口大国不等于人才资源强国。如何转变观念 ,创新机制 ,在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 ,培育吸引更多人才 ,发挥人才资源合力 ,逐步使我国由一个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 ,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的人口大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人口大国不等于人才资源强国.如何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在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培育吸引更多人才,发挥人才资源合力,逐步使我国由一个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大国成长是社会性成长与物质性成长的统一,因此有必要从大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研究中国崛起.迄今为止,中国崛起的进程可分为成长准备期(1911~1956)、成长探索期(1956~1979)、迅速成长期(1979~2009),并开始向平衡成长期(2009~)转入.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崛起有至少八个方面的意义:即实现了古老文明延续与现代文明对话,发现了开放性革命与开放性改良相连贯的复兴之途,树立了大国社会性成长规律的又一典范,探索了依托发展中大国群体共同崛起的新模式,推动了国际格局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以中庸、和谐、和平共处的思想丰富了国际政治文化,维护并缔造了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多维和平,开辟出东方发展中大国跨越式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等等.  相似文献   

14.
曾志兰 《江汉论坛》2003,(11):17-20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社会中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变得空前紧密,相互影响已渗透到主权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这种影响迫使各国不断地对本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进行创新和改革.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并运用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和总结以往对外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提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思路--发展开放型经济.十三年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对外开放新思路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而逐步清晰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崛起与国家统一的外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崛起为完全统一的现代化强国,可以分解为实现完全现代化和完成国家完全统一两大目标。我们面临着中国崛起与国家统一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中国国家统一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中国自己的发展状况及其结果。一方面我们应该把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放在首位,也应该将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放到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在实现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善处自己崛起的国际政治后果。从现在起,中国应该制定出适当的国家崛起战略和国家统一战略,并使二者具有良性的“必要的张力”和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贸易强国的现实差距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仅居美、德之后,成为名符其实的贸易大国,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世界公认的贸易强国相比,在贸易结构、出口产品竞争力、对外贸易主体、对外投资、国际贸易标准和规则的制定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实行大公司、大集团化战略,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标准和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辛梦园(以下简称辛):沈老师,您最初是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现在好像专注于中国外贸问题研究,这一转变是何种原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已变得日益复杂化,请问沈老师您目前关注的中国对外贸易有哪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大国关系是通过对抗性竞争冲突来确定国际权力体系座次表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深入推进,国际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不同文明间的交流融合,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突出,竞争冲突确立的树状国际权力体系弊端凸显,合作共享权力、积极分担责任成为符合时代发展新要求的国际权力分配新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入世的过程中,欧盟曾经是一支积极的推动力量,它所给予中国的一点“帮助”在今天看来,不仅反映了欧盟对于中国融入国际制度体系的期望,更是其对于自身“民事强权”的实践和对于中国经济崛起的判断。梳理欧盟在中国入世进程中不同于美国的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与对待今天的中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燕 《兰州学刊》2011,(9):77-81
文章在全面、系统比较日本、韩国的一般工业化模式与中国的特殊工业化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轻纺工业、重化工业、高加工工业及服务业齐头并进的工业化模式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所特有的,但其出现也并非偶然,而是由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背景决定的,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