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积极落实《上海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的有关工作部署,加快集聚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四个中心”建设紧缺急需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近日,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启动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该计划每年将投入4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创业的政府专项资助。据悉,浦江计划主要资助新近回国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团队,主要资助对象为:应聘来上海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留学人员及团队;在上海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及团队;来上海讲学或进行咨询的留学人…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16,(3):51-51
近日,笔者从上海市政府召开的“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获悉:通过实施前两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民整体创业活动率已从2009年的7.5%提高到2014年的10.4%,平均每个创业者带动就业岗位数从2009年的5.4个提高到2014年的8个,创业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创业活动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3.
2001年,上海在国内率先提出“构筑国际人才高地”的战略构想,这是上海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迫切需要,是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上海建设国际“四个中心”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就以其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恢宏气度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召唤着海内外各类人才来这里成就理想,开拓创业。上海的人才高地建设成就斐然。目前,来  相似文献   

4.
《人才开发》2011,(3):4-4
2月13日,由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杨浦区政府、中国驻美国洛杉矶领馆和美国南加州华裔教授学者协会共同举办的“海星英才创新创业——美国南加州华裔教授学者协会与上海杨浦海外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视频会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事科学院办公室人才望编辑部2002年9月1日联办上海在日建“绿色通道”招纳留学生回国创业作为上海加快构筑新世纪高层次人才资源高地的第一个海外窗口———上海市经营者人才服务中心东京事务所4月24日在东京正式挂牌营运,其目的在于建立起一条能够长期稳定,方便高层次留日技术或管理人才快速进入上海的“绿色通道”。东京事务所将为学业有成并有志于在上海创业发展的高层次留日学人以及国际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全过程的人事代理服务,即通过双向信息快速传递和需求配置,承担人才流动过程中的资格认定、双边谈判、户…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自2003年8月31日开始,上海市人事局启动实施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集聚万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2003年8月3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本市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新闻发布会以来,截止今年6月20日,上海市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办公室累计动态发布岗位数3301个,网页点击率达72174人次,收到电邮5685件,已成功集聚2700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从去年9~12月和今年一二季度三个阶段的集聚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05,(7):43-43
据悉,截止2004年底,在上海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达到了5.4万人,占全国的1/3;“九五”以来,上海累计聘请各类海外专家25万人次,常驻上海工作、学习、商贸的境外人士达7万人左右。这些海外人才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引领上海科技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加大海外人才集聚的力度,进一步推进“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香港专才引进工程的实施,拓展境外培训渠道,提升境外培训质量,上海市不久前召开了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海外联络处主任工作会议。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出席会议并发…  相似文献   

8.
《国际人才交流》2016,(6):40-43
2016年4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球才智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举行.论坛以“合作共享·创新创业”为主题,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双创”等热点,分为“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互联网+与创新创业”两大板块,邀请来自中、韩、英、美、德、澳六国,共十位嘉宾集中探讨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国内外人才是如何通过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展,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论坛由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许戈辉主持.现将论坛第一场“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现场互动内容摘编刊发.  相似文献   

9.
云才 《人才开发》2006,(9):38-38
依托政府各相关部门向海外人才、尤其是回国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提供各式系列化配套服务,精心打造海外人才“一门式”服务平台,上海国际“引才港”服务平台雏形初现。至2005年底,全市共引进留学人员10200多名,其中通过平台完成6500多名。提前完成上海市“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各项指数均创出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21世纪,全球迎来了创新创业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新理念席卷中国大地,推动着国民创业走向全面化、改革化、创新化进程。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打造“双创”的新引擎。而大学生正是“双创”的生力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时代赋予中国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人才瞭望》2005,(11):108-111
人事部部署实施“653工程”;上海强力构筑领军人才梯队;吉林公布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广西三项政策促人才流动与创业;广州拟拨款百万奖励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杨秀丽 《人才瞭望》2017,(14):61-62
自2014年9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提出以来,合肥市出台了诸如《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平台、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合肥市创新创业活力,无论是“双创”平台还是“双创”主体,抑或是产业结构在质或量上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合肥市近3年来主要“双创”工作和成效,以期为其下一步“双创”工作提供可操作性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丽莉 《人才开发》2011,(11):49-51
吉林省的创业理念是在东北创业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东北创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闯关东精神”和“大庆精神”。东北创业文化受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建国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吉林省形成了“小农意识”、“等、靠、要作风”、“小富即满思想”、“重工轻商观念”、“追求铁饭碗、官本位价值观”等特征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吉林省的个人创业热情不高,创业活动偏少。  相似文献   

14.
上海广安工程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董事长程志华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经验丰富、出类拔萃的高级工程师和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广安”牌电热锅炉是中国的名牌产品,打破了外国产品独占市场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五项国家专利,受到国务院、国家科委、国家劳动部等单位多次奖励,广安电热锅炉成为’97上海科技博览会的指定产品。“广安”一时成了新闻传媒追逐的热点。 怀着职业的敏感,我匆匆地赶到了“广安”。“广安”座落在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内,拥有1200平方米的新厂房和办公搂,员工近30,其中有3名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和十几名技术员(另在浦东还设有广安电热锅炉厂)。从创业到现在,“广安”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九年,“广安”所创造的高科技时代的奇迹。可以说是程志华用他的心血铸成的。  相似文献   

15.
陈俊奇 《人才瞭望》2017,(16):69-72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压力之下以及“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政策支持下,大学生创业进行地如火如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选择什么样的创业模式将对创业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笔者在前人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对郑州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公司的实地调研,归纳了目前“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教育的措施,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使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上海市2003年以来成功实施“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已经有8万多名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近8万名外国专家在沪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2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里面明确提到“职业院校要注重职业荣誉感和工匠精神的培育,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双创”教育和劳动教育已经成为职业院校育人的新引擎。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赋予了全新的使命,也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上海科学亚特兰大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生产有线电视设备的合资公司。是由世界著名有线电视设备制造商……美国科学亚特兰大公司与上海市光纤通信工程公司、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和上海久事公司联合投资近亿元人民币组建的国内第一家专门生产光纤、电缆CATV设备的大型高科技合资企业。公司座落在上海市漕河泾高技术开发区内,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全套美国科学亚特兰大公司的有线电视产品,包括:前端设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各大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迭代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已经基本明确。如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构建“高校主导、企业协同、合作共赢”的良性校企合作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三力三融合”高校创新创业模型,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校企合作方式上,打造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走在大街上,从来没人认为我不是上海人。”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45岁的傅国华对于上海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感。留学加拿大的傅国华是加拿大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出国多年之后,1998年,他辞掉加拿大B+H建筑师事务所的副总裁一职,重回上海创业,担任斯旦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国华希望在从小生活的上海留下自己的印记。他的设计风格既有加拿大建筑的简约、清新,又与上海人的居住习惯结合起来,很快就得到了上海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