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对是否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进行申请确认。仲裁和司法实践中,摆在裁判者面前的是劳动关系确认是否适用仲裁时效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不同裁判者的裁判理由和结果也大相径庭。因此,有必要对劳动关系确认是否适用仲裁时效作一系统探讨,以求得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让案件裁判体现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第2期.第5期刊登文章分别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无权直接确认劳动关系进行了法理论述。笔者对两篇文章反复阅读.细细斟酌.倾向同意第2期作者的观点.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无权直接确认劳动关系。劳动争议仲裁委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职能不同的两个机构。在我国各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一般都设立在劳动保障局.这种机构设置从本身讲是不正确的.因为劳动争议仲裁委是准司法机构.而劳动保障局是行政部门.给人一种  相似文献   

3.
建筑业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由于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条件艰苦,一般被视为低端劳动者,其权益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自1995年《劳动法》实施至今,中央和地方劳动政策一直在加强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但建筑业农民工保护仍存在法律不到位、保护不利的状况,欠薪问题、工伤保险赔偿问题始终是该领域的老大难。建筑行业普遍采用发承包形式,层层转包、分包、挂靠等经营模式,农民工成为这一经营链条的最末一环,但劳动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却处于悬空状态。本文梳理了现行法律对建筑业农民工劳动关系确认与否的有关历史认为,使劳动关系落地是解决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推动其向标准劳动关系回归,明确用工主体的劳动法律责任,而非像有些司法实践做法放任为劳务关系。本文不涉及其他行业的发承包经营模式中劳动关系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刊今年第2期刊登了林岩峰先生题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无权直接确认劳动关系》的文章。笔者认为作者的观点值得商榷,且有厘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劳动世界》2016,(19):30-33
26.什么是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职工个人无法提交怎么办? 答: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主要是指劳动合同.无法提交劳动合同的,应根据《关于确认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提交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及其他劳动者证言等证据,以确认事实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确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仲裁时效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确认劳动关系案件不适用仲裁时效.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系确认之诉,不适用仲裁时效限制.如果劳动关系确认适用仲裁时效规定则会造成当事人部分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救济.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确认劳动关系应当适用仲裁时效,如果确认劳动关系的主张已超过仲裁时效期间,则不应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7.
一、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从现有的规定看,工伤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一种,劳动关系是处理工伤争议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没有劳动关系就谈不上工伤争议。为此,在处理工伤争议时,必须首先确定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存在劳动关系,同时符合工伤的其他要件,则属于工伤争议。反之,  相似文献   

8.
本刊今年第2期刊登了林岩峰先生题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无权直接确认劳动关系>的文章.笔者认为作者的观点值得商榷,且有厘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许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阶段,当事人申请撤诉并得到法院允许的,原仲裁裁决在裁定送达之日起生效,当事人不得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提起诉讼。但是对于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后,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依法按撤诉处理,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否受理,司法实务中对此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徐亚龙 《中国劳动》2001,(10):34-35
职工档案转移争议是指管理档案的原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未按规定将劳动者档案转交新单位或交由可保管该档案的部门接收,因而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争议.由于转档争议发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处于已经或正在解除状态,其仲裁申诉时效涉及的情况更为复杂,认定难度也更大.在此,笔者就转档争议及与之相关的仲裁申诉时效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对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规定是抽象的,造成实践中人们对申诉时效的起算存在不同理解。本文作者认为,不同的劳动争议,其具体的申诉时效起算点是不一样的,本文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玉栋 《中国劳动》2003,(11):43-45
时效制度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是直接关系到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能否得到法律有效救济的制度,因而特别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来讲,显得更为重要.《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对仲裁申诉时效规定的甚为简略,难以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实中,许多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其申诉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占尽了道理,却赢不了官司,为什么?只因时间的流失,其维权请求超出了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而使自己得不到法律救济.此种现象与《劳动法》立法宗旨相矛盾,仲裁申诉时效制度反而成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羁绊.为此,笔者针对劳动仲裁申诉时效的起算点、中止、中断、延长制度等立法不足及完善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刊上期刊登的(出阝)江煤矿女职工雷春玉起诉成都市劳动保障局,要求确认其1992年7月以前长达21年的"临时工工龄"为连续工龄并认定为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一案,成都市青羊区法院日前已作出判决:驳回原告雷春玉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由雷春玉负担。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工业化经济向全球化经济发展是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非标准劳动关系呈现出规模的现象也是必然的。由于非标准劳动关系相比标准劳动关系存在许多不同的特征,形式也多种多样,给劳动关系的确认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而在当前我国的立法体系中,关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立法还不够完善,司法实践中对非标准劳动关系的认定也不够统一。劳动关系的确认是劳动实体法和程序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决定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也是一切劳动争议案件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几个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仲裁中争议问题最大的莫过于申诉时效了.劳动争议申诉时效属消灭时效.消灭时效的性质决定了起算时间的确定直接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而劳动法律规范的不同规定和实务中人们对此的不同理解进一步引起了歧义,因此在以后的立法中有必要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6.
<正>问:2011年2月23日,钱某在工作中受重伤,因用人单位某建筑公司未与钱某签订劳动合同,钱某于2012年2月17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与某建筑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在做出裁决之前,钱某于2012年3月16日申请撤诉。2013年3月15日,钱某又以确认劳动关系为由申请劳动仲裁。某建筑公司辩称钱?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业外包行业由于其特殊历史原因,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占据了很大比例。究竟以何种标准作为确认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不同的看法。通过梳理我国劳动关系立法及司法实践的相关沿革和规定,笔者认为,应当以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作为主要标准进行劳动关系的认定,不应当过分强调组织从属性。并建议明确个人雇用中表见代理的认定原则,加强建筑业外包用工的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18.
蒋天成 《中国劳动》2006,(12):22-23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在实践中各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职权.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存在着界限,彼此之间又互有交叉.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申诉或举报的事项在受案范围上有交叉时当事人应如何选择,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案例]: 2007年7月.陈某到一家建筑公司承建的工地做木工.同年11月.陈某在工作中受伤.同年12月,陈某与建筑公司达成协议.公司赔偿陈某3.5万元.2008年7月.陈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其与建筑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同年9月.仲裁部门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2008年11月,陈某被认定为工伤,后被认定为6级伤残.  相似文献   

20.
丁晓华 《中国劳动》2006,(10):30-31
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用工不规范的情况,劳动者特别是外来务工者,在工作中没有与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伤亡事故,由于涉及到法律责任的承担,双方便会围绕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发生争执。上期“以案论法”中的案例正是这一典型现象的反映,究竟谁是用工单位成了工伤认定过程中的争议焦点。那么,工伤认定机构在进行工伤认定时,是否有权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确认?对于这一问题,在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施行以后,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观点一:工伤认定中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权应由工伤认定机构行使。持这种观点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