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我党对法制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相结合的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五大又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确立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提出,开创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 建国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有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50年代初期,我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但是,从1957年以后陆续开展的群众运动偏离了法制的轨道,到“文革”期间,更是发展到无法无天,法制遭到前所未有的践踏与破坏。  相似文献   

2.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走依法治国之路是邓小平同志法制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治国方略,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的方针和奋斗目标,已经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它标志着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产生了不少失误。其中许多行为具有短、平、快的性质,甚至是一些急功近利的措施,比如“会期民主”、“严打法制”。如果将其作为长期治国方略,其危害则是不可避免的:必然会使民主的主体范围大大缩小,民主建设只能在低层面上徘徊;依靠快餐式的严打不仅无法根治犯罪行为,而且易于制造冤假错案;遏止科学的民主与法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短期行为其产生的原因是:认识上,违背了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科学认识方法;目标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割裂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要解决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尽快实现民主的法制化和法制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4.
民族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当前民族法制建设中仍然存在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和有“法”难依等问题。因此,必须加紧制定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加快民族立法的步伐和采取加强执法、完善监督机制的各种措施,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作好民族工作;才能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5.
关于依法治国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依法治国的治国模式:法治还是法制?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又指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杜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纲领性文件对依法治国的论述,给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国依法治国的治国模式究竟是法治还是法制?  相似文献   

6.
一、全面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坚持的基本方针。我们党总结了工作上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都有了深刻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同时也十分重视法制建设。他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①“这好象两只手,任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全党发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传大号召,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新时期。二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健全和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指针。邓小平法制思想,是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践性。深入学习和全面理解邓小平法制思想,掌握其精髓、基本内涵和实践原则,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实践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一、邓小平同志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一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看作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基本要求,作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首先要把握好这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我国理论界,尤其是我国法学界较为关注的议题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天我国所进行的一切“都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义主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此,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而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又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来予以保障。正是在这种建没和改革浪潮的宏观背景下,产生并提出了“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的战略思想。现在我们探讨社会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法制,社会主义的商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人民民主专政,在治国中民主与专政辩证统一,紧密结合.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强调民主与法制两手抓,相互促进.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适应时代要求,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1.
论依法治税     
民主与法制是当今治国安邦的主题,依法治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治国方略.税收法制建设和依法治税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法制建设,加快依法治税的步伐,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健康、持续、稳定增长,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是一个急迫解决的课题。本文试议管见。一、依法治税的重要意义当前,在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提…  相似文献   

12.
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1989年4月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正逐步走向成熟,标志着我国的民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这部“民告官”法律颁布以来,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行政管理机关中引起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3.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和关于法制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的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他反复强调,民主和法制密不可分,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党对依法治国之路的探索过程、各过程的特点以及建设法治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进行分析。一、党的探索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 )转型时期的法制创新 (新中国成立———1956年 )。新中国成立后 ,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摧毁旧法制 ;2 .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3.开始重视法律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4 .实行国家法制统一 ;5.进行了司法改革运动。 (二 )法制建设的停滞和破坏阶段 ( 1957年——— 1978年 )。在指导思想上 ,在制度方面 ,在国家事务的管理方面 ,在法律教育和法律普及方面出现了停顿和倒退。(三 )邓小平对民主和法制…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一科学概念。全会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其后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又指出:“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维护人民权利,保护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制裁犯罪行为,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活动的强大武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又再次重申:“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紧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应该说,这些精辟的论述是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它既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必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坚决摒弃“大民主” ,强调依法“专政”、依法“严打” ;二是坚持稳、准、狠 ,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强调用接二连三的战役形式 ,依法“从重从快” ;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针 ,强调狠抓政法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全民法制教育。邓小平法制思想为我国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律信仰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建国后 ,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整个过程只有 5 0多年 ,其中还包括 2 0年的停滞、甚至是倒退阶段。我国法制建设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即 1949— 1978年、1979— 1992年和 1992年—现在。本文试对这三阶段民众法律信仰状况进行剖析 ,提出这三个阶段的法律信仰状况是由“相信人治排斥法治”到“盲目崇拜法制到持怀疑态度” ,再演进为“信仰法理社会”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邓小平同志把抓现代化建设和抓法制建设并列提出,这样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战略思想,对于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建设与法制之间的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序幕。二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湘潭市也和全国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实施三个五年普法和依法治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广大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自觉性普遍提高,法制环境不断改善,依法治市工作正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重点抓好普法教育改革初期,百废待兴。由于十年“文革”的影响,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刑事犯罪活动猖獗。198…  相似文献   

20.
景朝阳 《兰州学刊》2008,(5):98-106,208
我国的国有制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发展历史,深入分析和回顾国家国有制的沿革对于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视角,运用大量史料系统地回溯了我国国家所有制发展的历史轨迹:1949—1956年,国有制初建;1957—1960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失误;1961—1966,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1966—1976。十年“文革”;1977—1984,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新路子;1984-1992,“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与两权分离;1993年至今,分税制与国家所有权分级行使产权;十六大以来的国家所有权分级行使产权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