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象学作为方法论资源和哲学基础多次为民俗学研究带来生机和活力.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出发,结合民俗意向性结构特征,将民俗意识、民俗场域、俗民个体、民俗事象作为民俗四要素进行现象学还原,以本质直观观照民俗四要素,以对民俗四要素进行先验还原为旨归,在此基础上对民俗四要素进行新的现象学界定,这对深入认识民俗的结构特征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曹萌 《理论界》2012,(12):128-130
东北少数民族民俗载体研究的框架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运用质性调查研究方法,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对当下东北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传统的、新创的民俗载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整理、归类和描述;二是研究东北各少数民族新创民俗载体产生的共性背景、共性动机、共性条件,以及共性的规模设计、共性功能,寻绎和揭示东北少数民族民俗载体创新的规律;三是设计一定的分析指标体系,对东北少数民族新创民俗载体进行指标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放置于数学模型中,进行测评,推测东北少数民族民俗载体创新发展趋势;四是利用研究成果针对东北某一少数民族或某一民族地区的民俗载体创新工作提出资政性建议与发展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3.
庙会民俗传承形态是庙会民俗表现形式及其功利性目标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庙会民俗事象及其内涵和功能的变化。仔细辨识、分析庙会民俗事象的变化,发现庙会民俗的传承形态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庙会民俗事象的"消失"、"消长"、"更替"和"泛化"等。对庙会民俗传承形态的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知、理解和把握庙会民俗的传承规律及庙会民俗的历史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土族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着自己浓厚的民俗特色,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土族人民历史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和习俗,土族民间音乐以其重要地位存在于民俗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从物质、社会、精神方面窥探土族的民俗活动及民俗音乐。  相似文献   

5.
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民俗符号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民俗文化的象征体系.民俗符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种各样的符号系统,是形成民俗文化传承的要素.因而,探索俗民生活中传送并接收民俗信息的基本规律,便成为当代民俗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民俗符号的构成入手,着眼于言语系统的民俗符号与非言语系统的民俗符号的两大视野,对民间口头文艺的民俗语言编码特征,神话语言的思维特征,做了民俗符号的阐释.对听觉的、视觉的和其它感觉系统的声响、标志、纹饰、图像、色彩及实物象征等等符号的指符,进行了结构性的解析.初步构筑了当代民俗符号学的底层框架.  相似文献   

6.
民俗与人相伴相生,不同的民俗文化在有形无形中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深沉的影响.<江西民俗>体例统一,结构完整,内容厚重,装潢精美,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江西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涵盖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以及精神民俗等诸多方面,把江西各地生动活泼的历史、地域民俗特色及其人文精神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这是中国民俗学界的一件盛事,是地域民俗文化研究的新发展,对民俗学的学术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济民俗特性与广州经济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民俗学从乡村民俗到都市民俗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出发 ,探讨作为物质民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经济民俗的基本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 ,从历史的客观规律和现状的演变形态分析了广州经济民俗的特点。本文认为 ,广州特有的经济活动与民俗的互为作用 ,形成了广州的民俗文化 ,其中 ,经济民俗是最具有广州地域特色的 ,是广州民俗文化的主体。原因在于两方面 :一是广州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港口城市 ,经济活动频繁 ,形成了重商轻仕的传统 ;二是广州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民俗传承悠久 ,富有强固的生命力 ,足以保存原有的传统意识。民俗文化与经济活动互动 ,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一体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二人转流行的东北地区也是满族的发祥地,因此,在二人转的传统剧目中,蕴含了丰富的东北地区满族民俗文化的内容。本文对二人转中的满族民俗文化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调查、描述、分析和研究,包括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婚姻民俗、称谓习俗等。这些民俗事象纷繁复杂,真实地再现"原滋原味"的满族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反映了东北二人转的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前 ,立法和法律实践的过程中对于民俗的尊重和尊崇我们做的并不好。许多法律、法规不能尊重民俗 ,反映和确认民俗 ,甚至与人民的传统习俗相悖。本文在对民俗和民俗权利进行语义分析,理论来源追溯的基础上,指出了其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当代民俗学一些问题的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俗学是多民族民俗学,我们研究的视野,既要重点研究传统民俗,也不能弃都市新民俗于不顾。民俗学者要深入发掘传统民俗资源,学习国外民俗理论,拓宽知识面,选择好的研究方法,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的构建,使之在民族精神,社会制度及物质增殖诸方百发挥功用。  相似文献   

11.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已经为社会普遍接受,随之而来的各地纷纷开拓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旅游似乎更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但是民俗旅游和旅游民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旅游,是指旅游主体通过对异域民俗文化的游览和探秘,来满足自己旅游审美意愿的一种文化休闲行为.而旅游民俗则是某一区域的一种具有旅游影响力的民俗活动.民俗只有保持原生态,才对旅游主体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风俗的形成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民俗,一是官俗。官俗与民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风俗大观。和民俗一样,官俗也有传承本能,一旦约定俗成,则轻易不能改变;其异变古今差别较大,且直接影响民俗的发展变化。在衣食住行用、婚嫁丧葬及礼节等方面,其复杂性不亚于民俗,且时代特性要比民俗鲜明。官与民自古以来就有严格区别,故民俗来自底层社会,而官俗则是上层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借鉴人类学反思民族志理论思潮和成果影响下,民俗学界对民俗志的书写范式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和探索,以摆脱民俗学的危机.但只有刘铁梁的"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理论与实践,彰显了与民族志的区别,具有特别的学理意义.民俗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民俗志需要作适当的层次划分.在民俗复兴的今天,我们应该让"一般民俗志"和"作为研究方式的民俗志"共生共荣,使民俗知识有更好的机会和渠道与社会契合,实现民俗学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重视和做好民俗的保护和研究,组织专家学者或研究人员调查访谈整理取证,论证分辨民俗,找出大庆标志性民俗事象.  相似文献   

15.
李浩 《东岳论丛》2003,(3):134-136
山东民俗是中国北方汉民族民俗的代表。山东民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东夷民俗时期、以齐鲁为主的列国殊俗时期、山东民俗的认同时期、山东民俗的凝变时期和西俗东渐时期等五个发展的自然段。  相似文献   

16.
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阁 《江汉论坛》2012,(10):119-125
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是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在民俗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传承人包括广泛的社会群体,民俗物质层面的传承和利用必须把握适当的度,而民俗精神则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核心。怎样在利用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民俗文化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民俗的核心要素。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部门、教育文化界、社区群众等齐心合力,才能把民俗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民间文艺学学科是由既是民俗学泰斗又是民间文艺界元老的钟敬文先生率先倡导的。在艺术民俗学的视野里 ,民间文艺起源于民俗生活 ,并在历史上长期作为民俗事象的附生物而存在 ;民间文艺中具有浓重的民俗成份 ,主要的民俗事象都在民间文艺中有所表现。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 ,民俗是民间文艺产生的土壤 ,民间文艺是对民俗生活包括民俗事象的审美观照或生活承袭。民间文艺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在于民俗事象 ,民俗为民间文艺创作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依据。而后起的诸多民间文艺现象的缘起 ,都能追溯到民俗生活本身。民间文艺是民俗最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 ,部分民间文艺可以视作古有民俗的遗存或变体。民间文艺是即时民俗社会的传神写照 ,重要民俗事象正是民间文艺的大显身手之地  相似文献   

18.
当下,农民工除有经济方面的需求外还存在人际关系重构、自身价值实现、乡土社会认同等方面的需求。对四川省中部地区BM镇的民俗“反哺”行为调查显示,农民工回乡后以积极参与民俗活动、支持民俗传承、构建民俗活动圈、认同乡土记忆这四个维度来重构该群体的乡土文化归属。民俗“反哺”是基于乡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外出的农民工对家乡民俗事象的支持。其方式通常有经济支持、文化支持、情感支持、自身劳动力支持、动产与不动产支持等,以此来实现他们的乡土认同和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民俗发生变异,并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优良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另一个是恶习陋俗的滋生和蔓延。民俗变异的两重性,决定了民俗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推进和延缓的双重作用。正确处理民俗变异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其良性循环,是移风易俗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民俗文物富含非物质文化的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民俗文物的承载,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展示、研究还是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每一步都不能没有民俗文物的参与.对民俗文物的保护,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民俗文物的消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致命的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