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主义是理性精神的一种世俗反映,它力图逃避着主体性的人文情愫,而不断追求世界的外在性研究可能。迪尔凯姆创立的实证主义无非是这种思想在社会学领域的具体运用。他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根本论题,以唯实主义的本体论、功能主义的类型论和整体主义的解释论构建起纯粹的科学社会学方法论体系,从而使得社会学真正迈入了科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研究方法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定量研究方法,还是定性研究方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对这些最新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3.
张乐  张翼 《社会》2008,28(1):42-42
本文以社会分层研究为例,指出面向现实是社会学研究科学性的根本保证,研究结论就是对现实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真实程度又是由研究方法所决定的,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则是由研究范式所指导的。范式、方法和结论最终统一在研究的现实性维度之上。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认同力量的彰显,使得网络社会认同的研究方法成为“显问题”.就目前学界对于网络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看,主要是采用量化的方法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而质性研究方法中的叙事分析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差异、网络认同与现实认同的不同导致网络叙事与现实叙事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在进行网络叙事分析时,需要注意改造原有的叙事分析,采用多维叙事、螺旋阐释等叙事分析以更有效度地研究网络叙事.  相似文献   

5.
张旅平 《社会理论》2006,(2):254-263
作为20世纪上半叶韦伯之后西方最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之一,卡尔·曼海姆(1893—1947)首先是以他在认识论和知识社会学方面的成就享誉国际学术界的。如果没有灾难性的社会剧变的话,他很可能会在这种“纯理论”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学者们对日本的政治史、外交史、经济史、文化史、中日关系史均给予了较多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近现代日本社会史的研究略显不足。《日本近现代社会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一书的出版则改变了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研究的一部力作———简评《社会与市场———社会主体论》常延廷社会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各种探索。赵瑞政同志的专著《社会与市场———社会主体论》是一部从宏观层次研究社会的力作。这部专著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社会整体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11):148-150
环境及要素、制度、文化,三重动力的不同组合,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或社会短期或长期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另外,虽然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环究及要素、制度、文体三重动力的合力作用,但环境及要素、制度、文化三重力并不是孤立作用于社会发展的,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三重力简单的相加,而是三重力互动耦合,最终形成一种新合力作用于社会发展。另外,对一个国家发展而言,历史越悠久,文化的积淀越深,文化的力量就越大,妄想改变发展轨迹,越要重视文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9.
魏文一 《社会》2012,32(6):220-240
对于涂尔干的社会思想,人们往往将其归为"实证社会学"和"社会实在论"的范畴,是谓社会学三大传统之一。比如,作为实证社会学代表作的《自杀论》,虽然其对数据的处理技术不如当下,但作品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还提出了自杀的免疫力系数这样的统计指标,已经颇似  相似文献   

10.
“企业办社会”是我国建国以来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曾经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今天,它的弊端正日益显露出来,严重地干扰着国民经济的运行,并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成不利影响。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改变“企业办社会”状况,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途径与策略已刻不容缓,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由曹志勃等同志所著的《中国企业办社会问题研究》一书,已由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企业办社会”现象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措施。在该书出版以前,尽管“企业办社会”问题已愈来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形成一部著作尚未见到,因此,该书的出版的确是一种大胆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与社会(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简称STS,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到20世纪末成为显学,影响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巨型活动系统,活动的性质也越来越STS化.与此同时,开展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学术研究,也发现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新现象和新规律.世纪之交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规范,这一状况也在更新的意义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及其哲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在1980年代开始集中引进,到新世纪形成规模.现在则成为所有相关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在新世纪的前10个年头,全球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也获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许多重要的专业期刊都不同程度地编发了STS的文章,并对一些STS活动给予了报道.  相似文献   

12.
刘百顺 《唐都学刊》2005,21(3):18-20
唐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光辉灿烂的一部分,也是唐代蕴藏俗语词最多的文献。自20世纪50年代初张相先生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以下简称《汇释》)问世以来,研究唐诗语词的专著不断涌现,继《汇释》之后,王先生的《诗词曲语辞例释》(以下简称《例释》)、蒋绍愚先生的《唐诗语言研究》都是颇具影响的著作。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单篇论文。单从语词考释的角度看,应该说,经过上述研究,这一丰富宝藏的相当部分已被开采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一步研究,在某些方面超越时贤,就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具有更韧的耐心。魏耕原《全唐诗语词通释》(以下简…  相似文献   

13.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了解与认识社会的手段,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它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导向作用;有助于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促进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有助于重视发展社会工作行政能力;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曲英杰先生所著《先秦都城复原研究》一书最近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5万余字,另附古城址勘测复原示意图20余幅。此书旨在对《史记》所载先秦时期王及诸侯国都城的复原等问题予以全面系统的考述,立意新颖,史料详实,考辨精当,许多见解发前人之所未发,而皆有理有据,求准求实,不做空疏之论,堪称是古城复原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古城复原是一项极的意义的研究课题。著者在此书的序言中写道:“面临着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趋势,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起历史上城市的起源及其最初的发展,以寻求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的联系;并且已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从总体上进行概括研究,而是希望尽可能地使历史上  相似文献   

15.
祝福恩教授又出了一本新书———《改革学论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36万字 )。我与作者相识 2 0多年 ,熟知他善思、勤奋、博学 ,著述甚丰。他写了 2 0多本书 ,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 670多篇文章 ,涉猎的学科有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科社、党史党建等。他是一位学哲学的杂家 ,如若不杂也难成此书。粗读 ,有三个印象 :一是填补了改革理论研究上的空白。据我所知 ,专门研究改革问题并建构一个“学”字的著作鲜见。最近 ,读到山东一家出版社推出的一本研究改革的书 ,但体例、结构都与此书不同。当前 ,改革是世界大趋势 ,是我国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北京社科院李贺林研究员,经过多年的探寻思索和潜心著述,如今终于把<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概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一书奉献给读者,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作为国内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在有关政治发展理论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学术见解,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堪称一部有分量、有价值的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17.
霍有明 《唐都学刊》2013,29(2):127-128
立足地域视角开展地域文学研究,乃是近年来学界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就中国古典文学史言,至明清时代,随着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过去以某一文学思潮和时代风尚为主导的局面,转变为以地域性为主的文坛格局,文坛上形成了诸多创作实力强劲、地域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学群体和流派,地域文学传统意识日益凸显.因此,近十多年,从地域角度切入,探讨文学家族、文学流派、作家群体、文学社团,成为明清文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且已取得了许多丰硕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8.
尽管当代迅速的“全球化”观点几乎已表现在了社会与经济的方方面面,但语言界限仍然是思想传播的故障和缺陷,因此我的某些社会学观点能被译成中文,我感到极为荣幸。  相似文献   

19.
朱玲 《社科纵横》2014,(3):177-178
由甘肃政法学院马进教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热点问题研究》一书,研究了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热点问题,体现了以下特点:体系结构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学术观点创新。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当代中国道德问题的创新性佳作。  相似文献   

20.
廖雄军 《探求》2012,(3):78-83
欠发达地区部分领导干部领导科学素质的欠缺与发展实践上的盲干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和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观原因。广东改革开放后的崛起有其天时与地利的因素,但广东的领导干部谋划推动科学发展的良好素质是关键的因素。欠发达地区领导干部发展理念与发展实践创新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敢想敢说敢干,二是创意创说创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