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董事会治理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定性的方法从理论上说明上市公司绩效与董事会治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定量的方法,将董事会治理特征量化为3个指标,收集上市公司3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提出合理的假设,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采集的数据样本对假设和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品种群竞争模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辉勇  刘伟 《管理科学》2007,20(3):16-22
简单介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借助组织生态学理论提出产品种群的概念,对生物种群和产品种群进行了详细对比,表明利用生态种群理论研究产品种群是可行的;研究两个存在相互竞争关系的产品在线定制服务提供商的产品种群竞争演化过程,对双方存在的竞争环境进行合理的假设和定义,然后利用两个种群互相竞争关系的数学模型模拟产品种群的竞争过程,讨论双方提供的产品种群规模达到均衡时的稳定条件及其经济解释,并对各种情况下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识别和总结;认为产品创新能力是在线定制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源于产品种群获取顾客资源的能力、目标细分市场动态识别以及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产品生态系统为制造业企业由产品智能向产品生态转移提供了新范式。本文通过对海尔公司和小米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探索了智能产品生态系统协同运行的特征,构建了产品层面的智能生态系统结构,提出了智能产品生态系统的升级路径。研究表明:(1)基于智能化协同价值获取的生态系统是制造业企业产品智能升级的目标;(2)智能产品生态系统呈现出各参与主体之间独立、寄生、偏利、偏害、互惠等关系的共生演化运行结构;(3)系统各参与方通过“产品创新、产品协同、平台协同和网络协同”逐层升级的协同方式实现智能产品生态系统协同演化;(4)智能产品生态系统演进历经生态物种、生态种群、生态群落和生态系统,有逐步升级和跨越升级两种类型和四条路径。本研究为企业构建智能产品生态系统提供概念模型和结构框架,揭示企业智能产品生态系统发展的作用机制和有效路径,并对企业产品智能化转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供应商关系识别以定性为主的现状,结合汽车零部件供应特征,建立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关系二维定量甄别模型,从关系的类型和生命周期2个维度上对供应商关系进行定量甄别。在类型维度上将供应商关系分为合作伙伴、一般供应和临时采购3种关系类型,分类量化指标是价值比例、数量比例、到货及时率和潜在供应商数量,并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判别。生命周期维度上将供应商关系分为考察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将交易发展指数作为其量化指标。实证分析表明,所提出的供应商关系定量甄别指标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供应商关系的状态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5.
将企业成长问题与资源依赖理论、社会关系理论相联系,认为社会关系可以为企业成长提供一定的社会资源基础.在理论界已有的"弱关系的力量"和"强关系的力量"假设基础上,提出了强弱关系均是企业成长可以依赖的重要社会关系类型,以及强弱关系重要性受限于企业的结构约束因素和组织因素的影响的假设.基于250个企业样本的实证统计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些假设.  相似文献   

6.
强关系与弱关系: 企业成长的社会关系依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企业成长问题与资源依赖理论、社会关系理论相联系,认为社会关系可以为企业成长提供一定的社会资源基础.在理论界已有的"弱关系的力量"和"强关系的力量"假设基础上,提出了强弱关系均是企业成长可以依赖的重要社会关系类型,以及强弱关系重要性受限于企业的结构约束因素和组织因素的影响的假设.基于250个企业样本的实证统计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些假设.  相似文献   

7.
赵喜洋  石磊  余谦 《管理学报》2021,(3):402-409
将企业创新系统界定为由技术创新子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子系统构成,基于B-Z反应模型,建立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协同演化的序变协同模型;同时,基于演化方程组的仿真分析,描述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关系,以及二者序变协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创新系统之间存在协同演化,协同演化的结果取决于演化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慢弛豫参量;技术创新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随着商业模式创新水平提升,也会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同时二者会使得企业绩效不断提升;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发展,企业应做到多层次实施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保障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有动态能力理论将消费者视为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环境因素之一,主要从企业内部视角来探讨企业如何应对外部市场的变化,缺乏从企业与消费者相互影响视角对动态能力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B2C电商企业梦芭莎的案例研究发现,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形成的协同演化动态能力构成电商企业动态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由此提出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概念模型,认为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由捕捉消费者变化、适应消费者变化和引导消费者变化3种能力,及被动型和主动型协同演化两个阶段构成。其中,市场环境动荡形成的压力筛选构成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构建前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构建逻辑,信息技术应用构成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构建基础,组织学习和消费者学习构成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构建机制。这一研究将外部环境与动态能力的关系从单向因果关系扩展为双向互为因果关系,丰富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内涵,对中国B2C电商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物种群理论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生物种群之间的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和理论,将其扩展到用于多种群之间的竞争分析,对不同厂家的创新产品在市场扩散时的竞争演化关系进行研究.采用2001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针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中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化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引入中国联通对中国移动形成的竞争效应在2005年发展到高潮后逐步减弱;在此基础上,根据电信重组的划分原则和演化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对重组后中国移动、新联通和新电信3家通信运营商之间竞争关系的可能演变进行预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用于分析寡头垄断市场中决定性竞争关系的来源和演变,帮助企业制定和调整其战略营销的方向,也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预算软约束理论为基础,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的外部政策性负担对杠杆治理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债务融资和经理人腐败之间存在协同关系,而对于外部政策性负担重的企业,这种协同关系要大于政策性负担轻的企业,即使控制产权性质的差异,政策性负担对杠杆治理效应的影响也仍然显著。这一结果支持本文的理论假设,即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杠杆治理失效的预算软约束来源并不单一,除了产权性质外,企业的外部政策性负担也会软化其债务约束,导致杠杆治理失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假设共生作用和环境作用对种群环境容量存在非线性影响,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共生模型,探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共生的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加制度供给,而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资源、能源、环保和产品市场的硬约束。  相似文献   

12.
论文在产业动态理论的两大研究框架产业动态的动力源和产业演化动态内对产业动态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着重对创新和产业动态的数量研究、产业动态的马尔可夫完美模型及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演化模型等几个前沿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与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产权、市场与我国银行业市场绩效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证分析1996-2002年间银行生产效率和市场结构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绩效的效应,发现资产份额和资本份额的变化都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绩效有正的效应;尽管国有银行生产效率提高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绩效有正的效应,但国有银行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救助。基于实证分析,本文关于产权、市场与银行业绩效关系的讨论表明: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渐进式变化诱致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且约束股权分散程度,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又促进银行业市场竞争,交互关系不断深化两种结构的调整,将使银行业的市场绩效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产品竞争的产业演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以NW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产品竞争的产业演化模型,分析由不同企业组成并有新企业持续随机进入的产业的竞争动态,分析产业内各个企业的投资决策、R&D策略、技术变化、产品创新以及产业特征的其他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再现了生产异质产品的产业的演化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典型事实。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a sample of mutual fund companies in a large Euro fund industry, i.e. Spain. Our novel network model links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re activities (portfolio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distribution) of a mutual fund company to the efficiency of its operational management function.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networking effects at the marketing stage and question the prime role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skills in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a mutual fund company. The evaluation of robust efficiency clusters indicates that the efficiency rankings obtained with our network model persist significantly along our sample period.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BM (Slacks-Based Measure) Variation III to our network model allows us to identify a large number of globally inefficient but locally efficient companies with reference to competitors with similar management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6.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Dynamics of an Industry Networ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aper moves a step forward in the direction of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knowledge bases and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forms in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 a science-intensive industry. The paper has an explicit focus on the dynamics of the network of collaborative agreements in R&D in the pharma/biotech industry after the “molecular biology revolution”. Using a comprehensive dataset, built by the authors integrating several sources in the industry, the dynamics of the network over time is extensively analyzed. With regards to network structure, it is found that, while the size of the network increases over time due to net flows of entry, its topological properties remain relatively unchanged. The evolution of the network has occurred without relevant deformations in the core-periphery profile. With regards to age-dependent propensity to collaborate,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extent of inter-generational collaboration is much more significant than intra-gener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addition, the propensity of firms of a given generation to enter into collaboration with firms of a different gener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while the total number of intra-generational collaborations decreases over time and, moreover, tends to decrease for most recent generations. In the paper a unitary and coherent explanation of the evidence is developed, coming to reveal the existence of a striking isomorphism between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and of the evolution of network structur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演进是指在一定驱动力下产业集群从某个具有阶段特征的整体结构与态势向另一个具有阶段特征的结构与态势转变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管理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在前人关于大型复杂产品和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基础上,以组织要素、产品复杂性要素、产业关联度要素为影响变量,构建了供应链管理对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演进的影响机理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SCM对于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演进的影响机理是一个全方位的作用模式,这为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中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群共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企业集群的共生演化主要受集群企业个体适应度、所处市场环境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三个因素影响。企业集群的演化实质是区域经济系统和区域生态系统藕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发展受利益驱动机制和生态平衡机制的双重制约。在复合机制的支配下,企业集群的演化态势呈现出复杂的行为和轨迹。利用模型相关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类企业集群1985-2004年的整体演化轨迹进行了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除普通机械制造类企业已经进入集群演化周期的衰退期以外,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和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类企业集群目前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企业集聚弹性能够反映出不同集群水平变化对区域工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为评价和发展企业集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群是指行业内技术创新主体的集合.分析技术创新种群行为主要是研究行业内技术创新种群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行业内不同技术创新种群之间的演化关系.本文应用生态学的种群理论与分析方法,探讨了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0.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创新持续吸引了政府、学者与媒体的关注.尽管研究表明创新会提升企业长期业绩,然而,在基金绩效评估中,针对基金经理对创新企业的偏好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依然较少.本文利用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组合数据,考察基金偏好投资于创新型公司是否能提升基金业绩,并进一步基于基金特征与基金经理交易能力,深入探讨前述发现的横截面差异.研究发现:偏好投资于创新型公司的基金在长期能够创造更高的超额收益;基金的行业偏好、团队基金经理以及投资组合集中程度对基金投资于创新型公司存在正面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于投资者、基金公司以及监管部门在投资实践中如何评估创新型公司的影响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