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基础理论研究推进政治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基础理论研究推进政治学的发展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沛霖中国的政治学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但社会的进步发展不断对政治学提出新的要求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也说明一个学科只有满足社会的需要才有生...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F0003-F0003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3月,是我国第一个政治学研究机构。建所之初,主要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当代中国的政治理论与实践、政治哲学、政治学新兴学科、中外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思想和当代政治思潮。现设行政管理学和政治制度两个研究室,分别研究行政学原理、人事管理、灾害管理、公务员制度、政治学原理、政治学新兴学科和当代中国政治理论与实践;另设资料研究室。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开始招生。现已招收19届,培养硕士研究生60多…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政治学,与这个国家一样,从十年的动乱中走出来,又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政治学在学科声望与严谨性方面都有快速的进步,并正准备争取它在世界学术舞台上的合理地位。那么,我们应期望中国产生何种政治学呢?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政治学是否应当模仿一种美式或西式研究路径?或者,它是否应该大胆地采用一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或许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有关中国政治学政策和学术内涵的探讨,中国政治学追求一种混合式的研究路径,它给予问题导向式研究和理论导向式研究给予同等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治学从1980年恢复以来,走过了15年的历程.15年间,政治学学科体系初步建立并日趋完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对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大批政治学和行政管理人才不断涌现.政治学学科日益为社会所承认并受到重视.今天,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新时期,回顾15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展望21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前景,对于政治学的繁荣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命运与改革开放的进程休戚相关。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政治学无论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人才培养,还是应用研究、政策咨询和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呈现出了七个明显的学术进步趋势。然而,在学科的专业化、知识化和学术化等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学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国政治学要无愧于时代赋予它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就要正确处理好事业与职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现实性与学术性、政治学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以及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阙天舒 《晋阳学刊》2011,(6):141-142
2011年6月11日至12日,"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隆重举行。这是国内第二届以比较政治学为主题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国内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比较政治学研究的逻辑与方法、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奇琦 《江淮论坛》2015,(2):55-62,74,193
对于政治学界而言,充分认识和理性激发中国制度自信的关键是构建中国自己的比较政治学体系。比较政治学可以对中国制度的自我有效性证明和他者有效性证明提供有益的帮助。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核心议题、基本价值和研究方法。中国的比较政治学既要发现被西方忽视的问题领域和概念,同时也要对一些重要的、带有西方印记的概念进行创新。在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应该坚持一种"包容互鉴"的基本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中国的比较政治学既要突出传统的多因解释和历史分析特征,还要整合西方比较方法中的一些优秀成果。中国的比较政治学发展可以为中国的制度自信提供更有力的论证,同时,制度自信的提出也给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被冷落了三十年。这几年,随着政治学的重新建立,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又提到日程上来。不少院校有关系科开设了这门课程,有一些研究者,陆续撰写论文和专著。但是关于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和方法问题,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亟须深入讨论。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浅见,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学自1978年恢复以来,经过初步建设、参与改革、总结反思和积极进取几个发展阶段,呈现出初步的学术繁荣景象。2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政治学研究也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政治学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继续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对邓小平政治思想的研究,加强对市场经济中的政治问题的研究,深入进行关于权力结构和权力制约机制问题、关于健全民主制度问题以及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中国政治学界致力于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这是学科发展处在当前环境下的一种应急性表现,它为中国政治学的生存拓展出一片空间。在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积极性普遍高涨之际,需要对之进行更深层次的学理审查与前提批判,才能保障这一新的政治学研究取向健康发展。据此,才会避免这样的努力成为叠床架屋的圈内话语、挣脱规范的自封创造与无法检证的脱缰野马。尤其是在当下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树立旗号风气较为流行的情况下,需要人们醒觉政治学研究的共同价值取向与全球研究共同体的基本规则,同时清醒意识到政治学研究的实践引导责任和规范思考需求。为此,我们在赞赏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的相关努力的同时,对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的现状进行反思,对其前路做出展望,以期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取得更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2004,(2)
政治学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使命  林尚立在《学术月刊》2 0 0 3年第1 2期撰文《政治学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使命》指出,从政治文明建设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中国政治学在政治文明建设时代应该承担起以下几方面的历史任务:第一,中国政治学应该系统、全面地研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内在规律,尤其要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产生及其本质特征。第二,中国政治学应该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与法理基础。第三,中国政治学应该系统、全面…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往往以西方现代政治学为标准,忽略了中国传统中具有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忽视了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学科建构。事实上,传统中国有其对"政治"的独特理解,应以传统中国自身的政治发展特点为基础,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中国传统政治学。  相似文献   

13.
吴汉全 《学术界》2024,(1):22-33
严复是中国政治学的重要开创者,其所著《政治讲义》系统地表达了严氏对于政治学的意见。该著承继西方政治学国家研究的学术传统,主张政治学着力于“国家权力”的研究,不仅就政治学本土化提出了学术分类、范畴研究、发明新知等具体要求,而且还阐发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建设性意见,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政治学文本之一。严氏研治政治学,体现了经世致用、以西学为根基、历史政治学等特点,为推进西方政治学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陈媛 《学术界》2012,(12):87-94,285
从2010年开始,中国比较政治学界共召开了四届"比较政治学论坛"。这四届论坛都展现着学者的世界眼光,贯穿着学者们对比较政治学的科学态度,体现出了比较政治学学者们的本土关怀。在中国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学科话语和方法论话语成为一种重要强化机制,关注国外经验成为一种主要路径。但对中国经验的反思性探索依然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5.
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两岸关系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海泽龙撰写的《青年政治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于2021年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凸显了青年政治学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视角”与“中国立场”,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青年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该书夯实了青年政治学的理论之基,开拓了青年政治学的实践之维,构建了青年政治学的系统逻辑体系,是关于“青年政治学”的原创性理论研究的尝试。该书的出版是青年政治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彭琪  刘伟 《文史哲》2022,(2):154-164+168
准确把握中国治理现实、真正超越西方主流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将历史维度根植于政治学研究之中,建立历史传统与当下情境的有效关联。政治学中的历史究竟意味着什么?历史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是如何呈现的?由中西比较视野观察可知,历史制度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历史政治学的西学理论源泉;作为本土化的政治学研究路径,历史政治学在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赋予历史感的同时,也拓展了主流政治学的考察范围。只有在理论自觉、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历史传统的认识,才能实现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政治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即学科恢复与理论引进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政治学理论具有浓厚的革命政治学或阶级政治学色彩。第二个阶段的政治学理论研究具有鲜明的西方化色彩 ,主要是对西方政治学理论的引进、介绍、诠释。当前 ,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已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 ,即政治学人开始有意识地创建具有本土特色的、体现时代面貌的政治学理论。从革命政治学到西方政治学 ,再到建设政治学 ,体现了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的总体趋势。当前在构建建设性的本土政治学的努力中 ,由于受前两个阶段形成的理论框架、思维…  相似文献   

18.
中美政治学研究方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政治学都是一个很大的学科,但是两国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却有着很大差别.作者以<美国政治学评论>为例,首先描述了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在20世纪的重大变化:由定性分析占绝对优势转为定量分析占主导地位.同时,作者简单回顾了定性分析从90年代中期以来的复兴以及试验方法逐渐被美国政治学者所接受的过程.接下来,作者以中国政治学的四本学术期刊为例,描述了当今中国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作者发现,与美国政治学相反,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文章最后分析了造成两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桑老师,您好!很高兴您接受我的采访。政治学在中国已经有了很大规模、很高层次的发展,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无论是知识界还是社会其他方面,似乎还有很多不了解甚至不认同的地方。首先想请您谈谈,您是如何走向政治学研究的学术之路的?●人生之路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从我的经历来看,走向政治学之学术之路还真有些偶然  相似文献   

20.
概念是一个学科的基础,它对于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治学若干重要概念的变迁表现出结构性特征,无论是研究文章的数量、峰值分布,还是重要概念的产生和更替,都与政治实践的历史进程紧密相关。从政治学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政治学在概念建构上应协调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在坚持学术自主性与服务政治实践之间寻得平衡,在加强政治学学科自身建设的同时注重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在总结、提炼中国经验的基础上推动中国政治学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