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企盼     
闫岩 《快乐青春》2011,(5):41-42
他生下来就是一个瞎子。医生说治好他的双眼起码要五万元,而且没有把握治好。父母彻底失望了,于是在他六岁那年冬天,父母把他丢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虽然母亲已经给他穿上了最厚的棉衣,可他还是觉得很冷。他开始“哇哇哇”地大哭,这一哭惊动了许多人。他一个劲儿地喊:“我要妈妈!”可是妈妈没有来,爸爸也没有来,他知道爸爸妈妈嫌他是个瞎子,不要他了。  相似文献   

2.
一、气度恢宏的个性美 毛泽东雄视千古,胸罗万壑。他的光辉的诗篇,是他半个多世纪追求、奋斗、革命实践的产物,是他博大、精深思想的艺术表现。在他的诗中溶入了他的整个的生命。因此,他的诗篇真正地表现着他鲜明的个性,不同凡俗的气质,他的人即诗,他的诗亦即其人。 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性格即是美”,让我们通过他的诗词,去认识这位无产阶级伟大领袖的个性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伟大的。在他生前,人们这样评价他;在他逝世后,人们仍然这样评价他。一个领袖人物,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歌颂他的伟大这是寻常之事;在他去世之后,人们仍然公认他是伟大的,这就不是寻常之事了;尤其是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  相似文献   

4.
在他者的问题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没有摆脱"先验唯我论"的模式。胡塞尔将自我作为先验的构造主体,将他者看作自我的影子,取消了他者的独立性。相比于胡塞尔,萨特突出了他者的地位。他认为自我和他者是比肩而立的,他者是对自我的限制,二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者就是自我的地狱。列维纳斯则认为他者是邻人和脸孔,自我必须对他者负责,主张"绝对他者伦理学"。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没有他者的独立地位,他者只是自我的意识相关项和"阴影"。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具有一种吞噬"他者"的强力,他的现象学是"不道德"和非伦理的现象学。胡塞尔现象学缺乏伦理和他者的维度,这种缺陷被萨特和列维纳斯抓住,发展出了"面向他者本身"的现象学,突出了现象学研究的伦理维度和实践维度。但这种现象学已经超出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纯粹理论哲学和意识哲学范式。在此意义上,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应该"面向他者本身",突破先验自我的藩篱。胡塞尔应该在实践和伦理生活中真正尊重他者,而不是在纯粹自我的理论世界中先验地、纯思辨地"构造"他者。  相似文献   

5.
芮锋 《快乐青春》2014,(12):12-14
他出生于法国的鲁昂市,自幼便表现出独具一格的政治天赋,他在校时曾参加过无数次演讲,教过他的老师都说他天生一副好口才,加上聪明机灵,他始终担任班长职务。中学时,他已经是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了,学校里组织的所有比赛,他都会欣然前往,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6.
追逐梦想     
阿珍 《快乐青春》2020,(1):53-54
他从小就立志做记者,梦想着拿到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12岁那年,他加入学校的记者团,然后到处采访名人。这期间,很多听说他梦想的人嗤之以鼻,有的甚至还嘲笑他是疯子。只有母亲开导他,劝慰他,并且义无反顾地支持他。母亲经常对他说:“青春短暂,有梦想怎么能不去追逐?等老了,生命到头了,再后悔已没有任何意义了。”就是这句话,让气馁、退缩的他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前。他甚至牺牲了一切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叙事结构的还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结构的动词性及其原理 一个作家动笔写他的叙事作品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如果他胸有成竹的话,他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他的作品写成之后的“模样”,他所要创造的审美世界的风光和体制。惟有如此,他的写作行为和他的写作目标之间,才能形成投入心血和爆发灵感的张力,他的写作  相似文献   

8.
名人     
魏俊 《快乐青春》2014,(3):54-54
从前,有个人出了名,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每天家里都挤满了人,使他无法正常生活。于是,他和家人都躲了起来,搬到别的地方居住。名人躲藏起来后,人们还是不断地到他家去,参观他的房子以及他用过的东西,搜集他曾经说过的话和他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怪奇,峭险,气概阔大,是王令诗风最突出之处,也是他别于唐人又异于宋人之处,这使他在宋代诗坛上独领风骚,彪炳千古。他的狂放不羁的气质和昂头天外的气派是他诗风的一个重要成因。他所具有的一种性喜“幽僻”,自我封闭,自我压抑,经常苦闷、忧伤的古怪个性,也是形成他诗风怪奇的一个因素。“寒饥”的生活,“穷悲”的境遇,又激发了他的不平之气。他的诗学韩愈、孟郊,这种诗学承传与其诗风也有关系。他的诗风还与他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他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泥瓦工,直到30多岁,才经人撮合,娶了他母亲。一年后,他出生了,白白胖胖的,像一轮满月。日子因他的  相似文献   

11.
深藏的父爱     
正一父亲是个硬汉,他15岁时爷爷就去世了,剩下他和奶奶孤儿寡母。虽然他顶了爷爷的职去厂里当了工人,但家里家外大事小情都落在他单薄的肩上。他变得沉默寡言,一张脸总是冷冰冰的,但他很能干,从最基层的车间员工做起,一步步往上升当了厂长,后来又调到经贸局当了副局长。他给人的印象总是很冷峻,几乎不近人情。我不知道他在官场、在单位对人如何,但他对我,冷得就像我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尤其是他当了厂长后,架子端得可大了,好  相似文献   

12.
一锅黄骨鱼     
正他和她说分手时,她正在厨房里做他最爱吃的黄骨鱼,她随口"嗯"了一声后,才惊觉他说的是要离婚,而不是"六点钟可以开饭吧?"他说他爱上了单位新来的大学毕业生,那女孩年轻漂亮,浪漫多情,即使是上班时间也会偷偷给他小惊喜。他觉得他的情再一次被点燃,他乞求她  相似文献   

13.
淡味苏东坡     
蒋醺 《快乐青春》2010,(6):60-61
苏轼是个才子。才子是很得意的,受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他从没想过,他会让很多人受伤。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上幼儿园时,很受老师喜爱,他也很喜欢幼儿园的环境。上小学一年级后,他觉得很不适应,老师非常严厉,时常处罚他,作业也多,每天都要考试,这让他很不快乐。更让他不爽的是,尽管他的身高仅是中等,老师却安排他坐在最后,他找了几次老师要求换到前排,老师都没给换。他跟我说了这事,我给老师发了短信,老师随即把他的座位安排在了中间。可没过两个星期,又把他换到了后面,并说,以后不要让家长来管,我排座位是公正的。  相似文献   

15.
走在你后头     
正他比她大8岁,没什么钱,但她不介意。她看中他的成熟稳重和诚实善良。她自信地以为,只要有他一口吃的,他就绝不会让她饿着。为着这份感觉,她不惜一切嫁给了他。婚后3个月,因为强烈的妊娠反应,他坚持让她辞去了工作。孩子出生后,他又借口家里琐事太多,不让她出去工作。她知道,他是好意。她文凭不高,做的事情都很辛苦,他不想让她吃苦。一晃,20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上了大学,她仍然没有找工作。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的范畴学说,在他的辩证逻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他的辩证逻辑不是别的,就是关于认识的学说,即认识的理论和方法,而认识是离不开范畴的。同样,离开他的范畴学说,也就无法理解他的逻辑体系。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的(即辩证唯心主义),他的范畴学说自然也是思辨的。他的哲学具有双重性(既是唯心的,又是辩证的),他的范畴学说同样也具有这种双重性。了解一下他关于范畴的思辨性质的论述,对了解他的辩证逻辑以及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有意义,同时,对研究和发展我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学说,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我儿子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最近,他特别怕迟到,每天晚上九点之前睡觉,让我早晨六点半一定要喊他起床。偶尔动作慢了,十点多睡觉,他就哼哼唧唧地说:"这么晚才睡,我明天起不来了,一定会迟到的。你明天一定要五点就叫我。"我为了安慰他,只好答应他的要求。可第二天,他五点不到就已经穿好衣服,站在我的床边大叫:"妈妈,快点起床烧饭,不然我就来不及了!"我看他起这么早,让他再睡一会,可他就是不肯。有时,我答应到时间叫他,可是,时间到了,我看他睡得正香,就有意让他多睡一会儿。他醒后不高兴了,埋怨我不早叫他。一会儿说:"妈妈,我的裤子缩进去了,你快给我拉着棉毛裤!"吃饭时又说:"哎呀,这饭烫死了,我不吃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一个焦虑的妈妈  相似文献   

18.
作为研究方法的知识考古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福柯的研究者都承认 :谈论福柯并不难 ,难的是理解他。他的传记作者米勒甚至沮丧地说 ,“你自以为掌握了他 ,他却在背后嘲笑你的肤浅和无知”① 。但这并没有阻碍人们对他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事实上 ,崇拜和迷恋他的人正与日俱增。正如德勒兹在福柯的葬礼上说的那样 ,我们可能曲解他、误解他 ,但是 ,为了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为了让我们的大脑跟上大师的步伐 ,我们必须去靠近他、倾听他、把握他 ,惟其如此 ,我们才能对得起这位思想大师 ,才能进入我们眼前这颗智慧的灵魂。基于上述理由 ,笔者仅就个人的目力、才力所及 ,不揣浅陋 ,从研究方…  相似文献   

19.
鲁瓜 《快乐青春》2009,(9):44-46
临行前他去医院看望4岁的女儿。女儿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说比赛结束后,就坐飞机回来。女儿问,爸爸能得第一名吗?妻子说他能,他肯定能。女儿说要爸爸亲口答应才算数。他想了想,说,当然能,肯定会得第一名。  相似文献   

20.
花开的时候     
正有一位禅师,收了一个年幼的徒弟。这小徒弟很聪明,特别喜欢别人赞扬他,夸他聪明。不管他有什么好的想法,或是做了什么好事,他都会去告诉所有人,也得到许多人的赞扬。有一天,师父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对他说:今天晚上,你仔细观察这盆里的荷花,看它们是怎样开放的。小和尚很高兴,心想,一定是师父看他最聪明,才让他观察荷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