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土耳其泛突厥主义的发展轨迹与社会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和中亚国家独立后,沉寂多年的泛突厥主义思潮在土耳其和中亚地区重新抬头,跃跃欲试,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泛突厥主义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它的潜能如何?本文试图通过对它在土耳其的发展过程作一考察,并对它的社会基础作以分析和探讨,以便能较深入地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相似文献   

2.
对突厥族、突厥汗国、操突厥语族语言诸民族进行了历史考察 ,认为突厥族与突厥汗国、现代操突厥语族语言诸民族是几个有区别的概念 ,不应混用。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泛突厥主义”在 2 0世纪的恶行以及冷战后“泛突厥主义”对我国西部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受泛突厥主义的影响,导致我国新疆一些民族的少数知识精英认为维吾尔族与土耳其都是古代突厥人的后裔,甚至同属于一个民族——突厥族。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回顾历史,从维吾尔族的形成过程、人口与种族特征以及语言文字特征,古代突厥与当代突厥语族语言各民族的关系,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所谓维吾尔族与土耳其是一家完全是扭曲历史事实的谬说。  相似文献   

4.
泛突厥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与古代曾经存在而今又消失的突厥没有任何联系,但泛突厥主义又有些奇谈怪论,对此必须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半叶,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在新疆传播肆虐。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批判,揭露其反动实质,重在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6.
论中亚国家的去突厥化及其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耳其与哈萨克斯坦争夺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的主导权,都想做盟主。而在军事战略部署方面又与乌兹别克斯坦相互竞争激烈。与其说个别突厥语国家积极推动中亚突厥国家间的全面合作,倒不如说是更具有吸引力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了整个中亚突厥世界,乃至丝路沿线国家的积极性,使得"六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口号在经济利益的强大动力驱使下"倒逼着"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也因此从另一个维度折射出中亚国家"突厥化"的伪命题属性。  相似文献   

7.
突厥语民族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民族群体,他们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目前,全世界有土耳其、阿塞拜疆、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土库曼和哈卡斯等20多个突厥语民族,我国仅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7个突厥语族民族,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突厥民族的社会生活内容、民族性格、婚姻形态、政治制度等几个方面,分析论证了突厥汗国作为一个军事奴隶主政权所具有的种种特征,从而认定突厥汗国时期的突厥社会就是一个军事奴隶主阶级执掌政权的奴隶制社会。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中亚地缘政治的变化是中亚跨界民族问题产生的主要背景;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是中亚跨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中亚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西部安全和开发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随着中亚各国的独立,沉寂多年的中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和各种外部力量竞技的舞台.一个在地缘、安全、宗教、民族、文化和能源等方面相关性极强的地区兀然突出,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地区内层和外层战略力量的分布.土耳其凭借其特殊的种族、文化、历史渊源优势和作为北约成员国的身份在中亚积极构筑自己的势力范围,寻找着自己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1.
古代突厥碑铭文属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范畴,是中国古代突厥汗国时代第一批文学作品。古代突厥民族碑铭文具有醇朴尚实的体裁特征、强烈的情感特征以及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题材特征。  相似文献   

12.
突厥佛教始兴于6世纪下半叶佗钵可汗统治时期,曾受到中原、印度及中亚粟特佛教的交互影响。由于佛教戒杀生、戒争斗的教义与突厥游牧射猎、尚勇好武的习俗多有抵牾,故佛教在漠北未能扎根而不久便趋于衰亡,惟中亚西突厥人因受当地佛教的影响而流行的时间较长,延至8世纪中期,后随着伊斯兰教势力的东浸而衰亡。  相似文献   

13.
奥斯曼帝国晚期曾先后出现过三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即大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凯末尔抛弃了上述三种思潮。但在二战后,土耳其开始逐步背离凯末尔主义,其外交先后出现了三次重大转折:从中立转向加入西方联盟,从偏重西方转向向中亚拓展,从偏重中亚转向向阿拉伯邻国拓展。土耳其外交及内政的变化预示了"阿拉伯之春"后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论"东突"产生的根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终结后,一股源起于欧亚大陆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洪峰也蔓延到中国境内.近年来,随着中国延边地区的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扩大,在中国西部新疆存在着一些"东突"恐怖分子.他们的恐怖活动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组成部分.他们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恐怖活动,对整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文章从追溯"突厥"的历史入手,分析了"东突"产生的思想理论根源--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及其"双泛"对"东突"的影响.最后指出了针对"东突"恐怖活动所应采取的种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西部突厥到西突厥汗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突厥与西突厥汗国是两个不同概念。西部突厥乃突厥汗国下属西部地区的简称,自始就由木杆、室点密两大汗系组成,并非出自任何单一汗系。作为政权概念的西突厥汗国则是突厥汗国全面分裂、20年内战演变的最终结局。西突厥汗国的创始者并非出自室点密汗系的达头可汗或射匮可汗,木杆-阿波汗系的泥利可汗乃是西突厥汗国的创始者,仁寿三年(603)是西突厥建国的历史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吐蕃攻占河陇及西域的过程中,曾与活动于这一地区的突厥、回纥等西北民族密切交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吸取对方民族的文化精华,客观上有益于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和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粟特人在突厥与中原交往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粟特人与突厥通婚、杂居,在突厥汗国有较高的政治地位,粟特文化和突厥文化,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由此,粟特人的经商和移民促进了中原与突厥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突厥族曾以狼为图腾,崇拜太阳天地,崇信中亚的拜火教,后又信奉佛教.葬俗有坐葬和火葬;婚俗中尚存“收继婚”,外族嫁入者亦无例外.突厥汗国最高首领称“可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官爵依次分为二十八等.突厥的兵制与其游牧和射猎的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军队大体可分三种,侍卫之士,控弦之士,柘羯;军事编制与部落组织相结合,其酋长与部民的从属关系及父子宗法关关使军队组织稳固,战斗斗强.突厥早期刑法规定简单而严厉,说明当时已处于以男子为中心的私有制社会。突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有粘着现象,有固定语序。后置调由一定的格构成,无前量词,有大量的来自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俄语、蒙古语和藏语的借词;突厥文字大约创造和使用于公元六世纪,属音节文字,其重要文献大多是一些记载可汗或贵族的文治武功的碑铭。  相似文献   

19.
契丹的兴起与突厥的关系较为密切,突厥强大并称霸东亚时,契丹族则依附之.中原王朝强大而突厥衰落之时,契丹族就叛离突厥依附于中原王朝.契丹对突厥时而依附时而叛离,这种关系对于契丹的发展既有利也有弊,虽然契丹依附于突厥被迫接受其统治,但在客观上增强了契丹民族凝聚力,同时契丹主动与中原王朝接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20.
突厥可汗谱系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其旧著《突厥史》的基础上,对突厥可汗谱系再做新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