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些年来,不少地方的饭店为招揽生意,打出了“公共食堂”的牌子,引起了当今年轻人的好奇。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农村公社的公共食堂就像现在城里的公共汽车一样普遍,频繁地出现在红头文件上,挂在农民的嘴边。时过境迁,历史把“公共食堂”演绎成了一个颇具讽刺性的名词———“大锅饭”。其实,公共食堂原本的定义绝非人们现在所说的“大锅饭”,它是在“大跃进”中产生并推广的新生事物,是想改变农村自古以来家家做饭、户户冒烟的习俗,实行全民供给制。农村“一风吹”办起公共食堂后,农民就与机关干部、部队战士一样…  相似文献   

2.
那时候他们都很穷,穷得只能在食堂吃饭,没法上馆子。而他们是那么厌恶在食堂吃饭,倒不是嫌饭菜不好,而是厌烦那些目光。“坏小子”与“淑女”相爱了,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他周围出现了许多挑衅行为,他知道那些哥们是吃醋了,他只是淡淡一笑,他有了她的爱情,变得安分。而她的身边突然出现了许多好心人,  相似文献   

3.
黄豆情     
黄豆是豆类的一种,极为平常。然而,我对它却有一种悠长的感情。1958年,全国开始“大跃进”,大炼钢铁轰轰烈烈,亩产万斤的口号响彻云霄,村村庄庄办公共食堂如火如荼。食堂的成立,仿佛进入了共产主义,家家户户停烟火,男女老少到食堂免费用餐。一个号令下来,每户只留一口锅烧水,多余的上交,  相似文献   

4.
张鸣 《中外书摘》2006,(12):40-41
大跃进是国人在20世纪继义和团之后.捣鼓出来的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就当时而言,的确是充分地发挥了国人敢想敢干的创造精神。人们说话做事的胆量,似乎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来就没这么大过。大跃进很热闹,内容也挺多,人们一般记得比较牢的是人民公社、大炼钢铁、亩产万斤乃至几十上百万斤、公共食堂和吃饭不要钱。人们回想起来,似乎也就是搭炉子炼钢,上街轰麻雀。其实,在那时,有关高等教育自身的跃进也是同样不让他人专美于前。跟土高炉炼钢铁一样,同样充满了刺激和荒诞。  相似文献   

5.
毒筷子     
施化果 《中外书摘》2014,(9):103-103
筷子是我们吃饭的工具,只要吃饭都离不开它。国人共用一双筷子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共识。尤其是在餐馆和单位食堂里,你先来先用,后来者后用,工作人员为图方便就把筷子往水里一扔一泡,捞出来就放进筷子筒内,不经任何消毒,接着后来者抓到筷子就用。一双筷子就这样轮回地使用。于是,有洁癖的人就催生了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14,(7)
正一荤两素6元,两荤两素8元,三荤两素10元。排队吃饭的人群里,不乏老年人与外来务工人员。这是当下云南昆明市委市政府机关食堂内的一个场景。"机关食堂向社会开放,是为了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和周围群众吃饭。"昆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如是说。早在2009年11月,国家民政部网站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意见》,鼓励社区内或周边单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先”。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吃饭问题一直是困难老人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宁波北仑区6万多老年人,其中有近一半是纯老年人家庭,有1万多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近2千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宁波北仑区办老人食堂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职业搜索     
新新职业公共营养师公共营养师不仅可以在社区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为企业员工、白领、高级管理人员、运动员、家庭提供教育,辅导等服务。正在制定中的《国民营养条例》规定, 100人以上的食堂、餐饮单位,菜肴不再仅由厨师直接配制.而需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300人以上的食堂、  相似文献   

9.
可惜那瓶油     
1961年冬天,我在燕山深处的兴隆县水厂公社卫生所工作。当时的条件极为艰苦,卫生所租用老乡的一间民房,既是诊室,又是药房,还兼作我和中医郭医生的宿舍。我俩就睡在靠窗的土炕上,室内没有电灯,没有电话。公社没有食堂,没有粮店。吃饭要自己做,吃粮要到45里以外的茅山去买,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中间还要翻越一座几百米高的芍药沟大梁,来来往往全靠人背畜驮。  相似文献   

10.
云心 《中外书摘》2011,(8):90-90
总体来说,我应该不算是一个喜欢“宅”的人,可以算得上“宅”的时间大概只有准备GRE考试的那几个月。那时候,研究生的课程差不多快上完,又还没有正式开始做实验,所以除了去食堂打饭和偶尔上上课,基本上可以“宅”在宿舍里背单词、做题。桌子前坐累了就躺在床上,床上躺累了就坐到桌子前。每天的人生乐趣只剩下吃饭——虽然大家都习惯于讽刺学校的食堂  相似文献   

11.
新新职业     
《现代交际》2006,(7):58-58
公共营养师不仅可以在社区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为企业员工、白领、高级管理人员、运动员、家庭提供教育、辅导等服务。正在制定中的《国民营养条例》规定,100人以上的食堂、餐饮单位,菜肴不再仅由厨师直接配制,而需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300人以上的食堂、餐饮单位必须配备专门的营养管理师。面对这一广阔前景,许多院校在一些相关专业中加设了营养课程。如预防医学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幼卫生专业开设“妇幼营养学”,护理专业开设“临床营养学”等。  相似文献   

12.
李刚 《现代妇女》2009,(2):45-45
工作让人发胖!一项专业机构的最新研究证明,参与调查的7700位白领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在最近一年里胖了至少5公斤。当然,最容易理解的诱因是参加工作以后坐的时间太长。但是,在员工食堂吃饭、吃同事过生日时分发的蛋糕等办公室里才有的饮食习惯,都会让想保持身材的人颇有压力。所以说,在办公室里吃东西,要时刻警剔肥胖的“陷阱”。抵挡住来自同事间的各种诱惑。  相似文献   

13.
VE故事:讨厌的妇女节福利在公司里,何玲一向不是很喜欢行政部的主管廖雪梅。何玲自己是做产品开发的,从念书到工作,一向很务实。她最受不了和她同年纪的廖雪梅,一天到晚关注打扮和品牌。平时在公司食堂吃饭的时候,何玲总是听到她在和部门同  相似文献   

14.
《女性天地》2007,(6):46-46
倾诉:高考失利后,我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决定边打工边读夜校,这样可以挣钱深造两不误。在单位,我认识了一个男孩,他来自外省,对我照顾得很周到,不知不觉中我们相好了。每天下午下班后,我们一起匆匆忙忙去食堂吃饭,然后他用单车送我上夜校。等我下了课,他又到学校接我。有一天晚上下课,他说带我去江边聊聊。那天我的心情很好,就随他去了江边。在朦胧的夜色中,他强行要跟我发生关系。我们才相恋一个月呀,我吓得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正>梦里,有一片鲜花,是那鲜花给了我们成长的力量。而那鲜花,便是母亲的微笑……我去消防部队看望朋友老胡,他当支队政委。中午上食堂吃饭,老胡指对面走来的一个军人说:"这是海山,你同胞,蒙古人,警务参谋。"这个人立定敬礼,身型较胖,一看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出了个笑话:单位里的几个人一起到食堂吃午饭,刚吃了没几口,主任忽然说:“小颜,你会不会吃饭啊?哪有像你这样饭离得远,菜离得近的。” 听了主任的话,我们哈哈大笑,这世上哪有不会吃饭的,如果连饭都不会吃,还会做什么?可我们看了看小颜的托盘,果然是盛菜的那端靠着她自己。我们用的是快餐托盘,可以一边盛饭,一边盛菜。一般情况下都是盛饭的一端靠近自己,虽不是什么规矩,却是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7.
“吃饭时不要说话!”自三岁孩童能够独立进餐时起,这一原则已深印小小脑海,并一直跟随他们成长。于是,吃饭时即使是平时谈笑风生的人都遵循这个规则——吃饭时少说话。原因有两条,一则,吃饭时说笑易将食物呛入气管,造成气管阻塞,轻者引起咳嗽,重者阻塞肺部气管,阻碍肺部氧气交换。二则,吃饭时说说笑笑,  相似文献   

18.
刘德醇 《老年人》2005,(11):40-40
1958年7月,周恩来到广东省新会县检查工作。南方天气炎热,周恩来忙起来却顾不上休息。新会县委书记党向民感到过意不去,想请总理及其随行人员吃一顿饭。吃饭定在县委机关食堂,周恩来离开新会的前一天。摆上桌的是当地的一些时鲜菜蔬,还有米饭。大家围席而坐,气氛融洽。快到吃完时,周恩来说话了。他问:“向民同志,你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接着又说: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我出钱,算我请客吧!”随即,周恩来叫秘书把300元钱交给了新会县委机关食堂的管理员。党向民深为不安,恳求道“:总理,这怎么行?说好了是我请客的啊!”周恩来坚持说“:什么…  相似文献   

19.
在我家的院子里,几棵果树中间,有一个近两米高的水泥平台,上面摆满了各式食槽——这便是老妈创办的“飞鸟食堂”.“食堂”为众多的鸟儿送去了欢乐。  相似文献   

20.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1,(6)
国人饮食三大误区一是多吃菜少吃饭。饭吃少,淀粉摄入少,提供能量的葡萄糖摄入就少,一定程度上影响脑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而且老百姓的米越吃越精,越吃越白,粮食经过层层加工,导致B族维生素丢失,人体获得维生素B1的主要渠道因此消失。二是把补药当饭吃。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人体必需营养没有了,光吃补药何济于事。三是讳疾忌“食”。一提到胆固醇,人们普遍存在惧怕心理。一位营养学家去过不少单位的食堂,无一例外地发现餐桌上遗弃着蛋黄。殊不知胆固醇是细胞核的基本原料,一个鸡蛋的蛋黄恰好够一个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