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我转到新的班级时,他是第一个和我说话的人,可是他被我杀死了,可想而知我给他家带来的恶果。亲人骨肉分离是多么惨烈啊!我现在每天都在监狱里忏悔……我无法原谅我自己,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悔过。”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原高三学生孟超在狱中含泪忏悔。  相似文献   

2.
日本小说家石川达三在小说《活着的士兵》中塑造战场上奇葩教师仓田这一形象。仓田本是日本乡镇中的小学教师,他参加了罪恶深重的战争,在战场上把自己从一个教书育人的高尚者演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战争狂魔,他的心路历程是异常扭曲的,他的形象也是令人异常痛恨的。  相似文献   

3.
有人将婚姻分成三重境界:和自己所爱的人结婚;和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和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她)的背景结婚。处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处在第二重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较稳固。处在第三重境界的夫妻,很少见到有离婚的。在这个世界上,那些白头偕老的人,一生基本上都结三次婚。第一次是在饭店里,在亲朋好友的恭喜和祝福中,与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次是在家里,两人经过几年磨合,互与对方的习惯结婚。第三次是在家族里,与对方  相似文献   

4.
婚姻三境界     
婚姻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她)的背景结婚。 处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处在第  相似文献   

5.
都说犹太人绝顶聪明,此言不虚。犹太人对生命的珍惜,就特剐值得称道。据说,在古希腊的的雅典城邦,每年在大街上都会看到一个奴隶被人牵着,人们把所有的罪过都加在他身上后,把他杀死。古代的犹太社会也有此类“个案”,不过人们牵着的不是奴隶,而是山羊。在“归罪”后,不把山羊杀死,而是把它放逐到沙漠里,此羊就叫“替罪羊”。把人更换为羊,说明犹太人对人的生命的珍惜与尊重。  相似文献   

6.
婚姻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她)的背景结婚。  相似文献   

7.
一位在伊拉克战争中受伤的老兵引领纽约巨人队获得超级碗橄榄球赛的冠军,而不曾涉足橄榄球场,他是一位真正的幕后英雄。格雷格·盖德森是勇上跃进旅(WTB)的一名陆军上校,更是一位在烽火硝烟的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天然  相似文献   

8.
“家是两个人的战场,我和老婆是因战斗而结交的朋友;家是一个发展的平台,老婆是领导,用尺子度量着每一个人的得失。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平台上为各自的梦想去打拼。”  相似文献   

9.
陈显庭 《老年人》2007,(11):26-26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部队战士的文化学习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一些战士以前能在战场上英勇奋战,却大字不识几个,而且一提起学文化,就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我就碰到过这样一个人,他是我的老班长——一位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战士。  相似文献   

10.
圆子信箱     
《现代妇女》2005,(9):58-59
婚姻战场结婚好几年了,越来越发现他原来那些令我欣赏甚至崇拜的优点荡然无存,反而生出了许多令我无法忍受的坏毛病,比如不思进取。他说是我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温柔不再脾气见长。真是气人。而且,他对我工作上的成就不屑一顾。我看他是嫉妒。我不明白,是我的标准变了,还是当初根本看错了人?河北喜果一些女人的毛病,是她们会为那个微不足道的家伙兴奋,然后嫁给他。当婚姻的杠杆开始向你倾斜,就是你对他的崇拜欣赏用完的时候——如果你在成长,而他停滞不前的话。婚姻其实是两个人对峙的战场,只要一方实力不足,就很容易被对方打败,成为对方的…  相似文献   

11.
陈兰 《当代老年》2014,(12):24-25
上世纪50年代,浙江大学的高材生陈轶伦毕业后分配到武汉市第33中学工作。1956年,在团市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24岁的他邂逅了兰毓云。那年,兰毓云21岁,是湖北省干部子弟学校的团委书记。她曾是文工团的舞蹈演员,一年前刚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荣立二等功回来。那天开完会后,陈轶伦请兰毓云吃晚饭,一碗热气腾腾的鸡丝面,在蒙蒙细雨中,温暖了两个人的心。  相似文献   

12.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乔治·巴顿在二战时叱咤风云,身经百战。作为一个狂热战争的军人,他没有献身在战场上,却死于战后的一次车祸  相似文献   

13.
梅子 《伴侣(A版)》2011,(11):1-1
正太爱一个人,你会太在乎他(她)会跟谁在一起,心里是否有你,你的眼球会因为老跟着他(她)而显得迷茫,会牵肠挂肚,患得患失;太爱一个人,你会在想要见到他(她)时神经兮兮地翘首以待,当他(她)离去时又怅然若失;太爱一个人,你会刚说再见却又心生思念;太爱一个人,你会因为他(她)的温柔而满怀甜蜜,更会因为他(她)的冷漠而郁郁寡欢;太爱一个人,会被他(她)牵着鼻子走,如被魔杖点中,完完全全不能自已。从此,你没有了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14.
一个23岁的华裔男孩,奔着美国梦而去,却奔到了伊拉克战场。在这地狱般的世界里.他目睹战友牺牲、逃跑和自杀。他将所经历的事记录在网络日记上,可是有一天,他的日记再也没更新过……  相似文献   

15.
我们疯了吗     
如果一个人将所有的垃圾都堆在家里,把污水随便地倒在自己家里的地板上,把家养的金鱼、宠物统统杀死,  相似文献   

16.
因为爱得自私你希望他(她)完全属于你,所以当情敌出现时你很可能束手无策地犯下错误,将对方推得更远。其实爱情就像一个战场,对手出现时你  相似文献   

17.
xiaoxixp 《现代交际》2007,(11):55-56
(1)1919年,罗素把他提出的集合论悖论通俗化如下的理发师悖论:萨魏尔村有一位理发师,他给自己订下一条规则:他只给村子里自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他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 (2)梵学者的预言:印度预言家的女儿,在纸上写了一件事(一句话),让他父亲预言这件事在下午三点钟以前是否发生,并在一个卡片上写"是"或"不"。  相似文献   

18.
上海有个陆幼青,因在网上发布了他的《死亡日记》而被人们谈论。一个人因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医生甚至还宣布了他大致的行期,这时候他想到要为自己的女儿留下一份礼物,于是就选择每天写点什么,这便是《死亡日记》的来历。敏感的湖南卫视没有放过这件事,也使我们得以在电视机前见到这位陆幼青,听听一个将死的人来谈谈死亡的话题。这个节目未免有点太残酷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春节过后不几天,黄明拿着父亲给的2000元钱离开了村庄,说是返校读书,其实是离家出走。他是南京气象学院的学生,却成了全年级唯一一个留级生。心灰意冷的他先去了广州,接着上了江西庐山。在山上,他遇到了一位同他一样想跳崖的男人,但两人都没有跳成。他又去了上海,随后上了安徽黄山。时近黄昏,黄明走到了悬崖峭壁处。正当他闭上双眼,想一了百了时,却下意识地掏出那本一直带在身上的杂志(《女性天地》1996年第5期)。他忽然想给杂志社的编辑打个电话。他找到电话亭,按杂志上的号码打过去。接电话的是吴国榕编辑,年轻的同事都叫她吴阿  相似文献   

20.
1.“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新约·约翰福音》第1章)这是我经常诵读的一段经文,也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核心。这里的“光”指的是耶稣基督,“生命”指的是永生——战胜死亡,获得真理。2.“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新约·马太福音》第7章)这是耶稣“登山宝训”中最短的一段,但却是整个新教精神的核心。对于清教徒而言,人生就意味着无尽艰险,就意味着走窄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