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各方面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矛盾学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科学体系中,贯串着一个基本的思想,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认识对象的立体存在和立体联系,是立体思维的客观基础;矛盾诸方面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群以及对象整体联系的思想是立体思维的理论基础;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立体反映功能,是立体思维的生理机制。立体思维是发展和完善化了的辩证思维,它在辩证思维的基础上,由线性矛盾、平面矛盾的研究进入了立体的内外矛盾的研究,由单一矛盾的研究进入了矛盾群以及矛盾群的相互立体交织的研究;由矛盾对立两极的研究进入了矛盾多极的研究;由把握一般性的联系的研究上升到了把握总体性或系统性亦即立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这一重要哲学著作中,对矛盾的特殊性作了系统的阐发。它概括了中国革命的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了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文中提到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说无事无物、无时无地不存在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特殊性则是说矛盾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个性,构成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注意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由此提出一系列哲学命题。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矛盾”渊源的考察,认为矛盾只可分为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并对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和逻辑学界对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认识进行分析,在澄清对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认识的基础上,阐述了逻辑学中的“不矛盾律”和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以及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相辅相成关系。  相似文献   

5.
矛盾问题始终是辩证哲学关注的中心。从古到今,关于矛盾理论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然而,自从列宁论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毛泽东阐发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以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对矛盾属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研究未曾涉足的领域,形成了辩证法理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缺环。现行哲学教科书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讲解,也是大体上按照《矛盾论》的体系,在依次分析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后,没有进而揭示出这两对矛盾属性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探讨矛盾属性之间的这种关系,既是唯物辩证法研究和教学的需要,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提出了一个哲学界认为十分重要的哲学命题。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就是著名的“矛盾精髓说”。那么,为什么说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呢?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没有明确地回答。而后来的哲学家们在解释这一命题时,却众说纷纭。如有的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普遍存在和特殊表现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变化和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了新目标,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内部矛盾主要是干群矛盾、劳资矛盾、贫富矛盾、城乡矛盾和区域矛盾,其实质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具有结构性、利益性、群体性、突发性、复杂性、反复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等方面的特点。工农两大阶级的社会地位与弱势群体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突出问题。要提高处理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能力,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发展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8.
逻辑矛盾是思维混乱的产物,辩证矛盾是对象的运动之观念中所必然包含着的矛盾。前者是同时既肯定又否定同一个n(n∈N且 n≥1)级命题而形成的矛盾,后者是同时既肯定又否定同一个0级命题而形成的矛盾。经典命题演算没有区别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 它拒斥逻辑矛盾,但不容纳辩证矛盾,因而不能合乎逻辑地表达对象的运动。命题演算系统PC6区别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具有拒斥逻辑矛盾并容纳辩证矛盾的特征,且具有可靠性和完全性,可以合乎逻辑地表达对象的运动。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现代的实践和科学认识的经验阐明了辩证法的矛盾学说的发展。他注意的中心是矛盾的结构,矛盾的作用,矛盾发展和矛盾解决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学说,是在唯物主义地改造黑格尔学说的基础上,对当时已达到的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释了两个问题;一是矛盾分析方法为什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法。从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入手,分析了矛盾分析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掌握了矛盾分析方法,才能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揭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规律。二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必须坚持两点论、重点论、转化论和条件论。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系统论和矛盾学说的关系中,既不能说前者和后者无关,也不能用前者取代后者。矛盾学说是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指南,两者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首先,一般系统论使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得到了充实与丰富,表现在:(1)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扩充了矛盾学说关于如何规定矛盾群体性质的思想;(2)一般系统论的有序性原则,丰富了矛盾学说关于怎样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思想;(3)一般系统论关于要素相互作用的原理,充实了矛盾学说关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的思想。其次,矛盾学说对一般系统论的指导意义表现在:(1)只有用矛盾观点分析系统,才能说明系  相似文献   

12.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之说,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离之说,不能同真;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与斗争性的绝对性之间的关系不是矛盾特殊与普遍性关系的表现。然而我国哲学界关于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之说却使辨证矛盾体系出现了逻辑矛盾,其原因在于将日常政治生活领域中所使用的某些概念直接等同于辨证矛盾理论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3.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标志着矛盾时时存在、处处存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两部分内容中都充满了矛盾关系,如同两条中心线索构成了这个哲学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之说,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离之说不能同真;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与斗争性的绝对性之间的关系不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的表现。然而我国哲学界关于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之说却使辩证矛盾体系出现了逻辑矛盾,其原因在于将日常政治生活领域中所使用的某些概念直接等同于辩证矛盾理论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5.
围绕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矛盾新论》作为研究转型期社会矛盾的一部重要力作,它肩负了解构和重构的双重责任担当,围绕社会矛盾问题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这部著作置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之中,立足于维护社会公正的价值取向、推进制度合理设置和优化社会结构的实践指向,以理论的反思和研究的深化为开展社会矛盾研究的逻辑起点,从研究的理论层次、成因分析、系统要素等方面对既有的社会矛盾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解构,在此基础上,它界定了社会矛盾的概念和确立了研究的理论工具,并试图揭示社会稳定的未来图示,从而构建起社会矛盾研究的中层理论。  相似文献   

16.
作为英国恐怖科幻小说的开创性作品,《弗兰肯斯坦》受到广大读者和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文章对小说中的矛盾进行了解读,揭示了隐藏在矛盾背后的必然性,总结了矛盾的总根源,即科学探索和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以期达到解读这部小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第一个从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了矛盾的同一性。马克思科学地阐述了矛盾同一性含义。恩格斯、列宁揭示了同一性含义诸方面之间的本质联系。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同一性思想,给矛盾同一性下了完整的定义,并科学阐述了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其互相联结之后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同志的这一结论是对对立统一规律学说的深化,是对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矛盾构成。这三对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它们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必然适应上层建筑(主要指文化上层建筑)状况的规律。这三对矛盾和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20.
我校出版社近期出版一批新书,其中有: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高齐云、刘景泉主编。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矛盾的性质、矛盾的体系、矛盾的运动和矛盾的处理,力求概括出其规律性,并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