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对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并寻求对策。了解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以探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高校提供经济援助的同时,应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多种途径及方式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对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并寻求对策.了解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以探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高校提供经济援助的同时,应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多种途径及方式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对高校贫困生的来源和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应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全方位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帮困和育人相结合,使他们能积极乐观地在高校这个育人的环境中和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文化转向理论为基础,以高校贫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机制,从心理定势、心理强化和从众心理等方面,探讨了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贫困生在大学生活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出结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9%的阳性检出率提醒我们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要解决贫困生问题,要从社会、学校和个体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在对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并寻求对策 ,其中部分物质和精神的“双贫困生”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试就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入手 ,通过调查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探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更是问题群体。他们因经济贫困而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学生问题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心、学校担心、家长忧心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容易产生的心理困扰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进行调研、实验和研究,探索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心理援助、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帮助贫困大学生认识自我,接纳他人,改变认知,提升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素质,顺利成材。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贫困生数量的增多,贫困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日益凸现,教师应该对贫困生开展情感渗透教育、自我意识教育、激励自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做好贫困生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问题成为高校乃至社会都必须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确保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就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助困促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诸如自卑心理严重、自尊心极强;因经济贫困引发"精神贫困"或"心理贫困";心理承受能力偏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就业观念陈旧等。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就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着力推动其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解决其学习工作的后顾之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合理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矫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各方普遍关注,据调查得出,贫困生存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以及自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希望通过经济资助、精神关怀、心理问题防御、自我调适等矫正机制使他们能消除自卑、增强自信,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3.
师范院校学生主流思想积极向上,但理想信念与困惑并存;对社会发展存在深层次疑虑,就业隐忧心态有所增加;农村生源和女生居多,经济困难和心理问题突出。师范院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加强团队意识,焕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青春热情。  相似文献   

14.
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此项工作经常、有序、健康、高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其核心内容是建立目标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实现该项工作的持续性和实效性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自卑、抑郁、焦虑及人际交往困难等消极心理已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强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中如何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是学校教育长期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健康心理,分析原因和特点,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从现实与未来,个人与社会,角色与责任以及生理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认识、提高心理素质,关心学生的全面素质,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体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7.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特征的负面效应 ,以及医学模式的先天不足等不同视角 ,分析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固有的缺陷 ,直接原因在于社会刺激源的不断增强 ,而决定大学生个人应激能力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弱。根据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多年的实践经验 ,提出了高校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人化的关注与教育 ,促进学生整体上积极的改变与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法,通过对八所广州地区的高等学校体育在塑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以及心理现状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延缓心理衰老,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调节消极情绪、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增进心理健康。因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应该加快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研究,在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建设效率社会与和谐社会培养健康竞争人才。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显突出,需引起高校教育的密切关注。提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由思想认识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各高校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逐渐对心理健康教育加以重视。不论从学科结构、教育层次上,还是从本质上进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存在契合的可行性。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存在的不足,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地位和作用,通过心理疏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这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