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读了刘良军同志发表在《办公室业务》2011年第10期上的《“有时间”与“没时间”》,感到是篇针砭时弊的佳作.文章写了2件事:一天,作者与某镇长闲聊,手机响了,有位农民要求当面反映问题,镇长说:“我正接待领导,没时间.”作者忙告辞,镇长又说:“这种情况多了去,你们不在这儿,我也会说没时间.”又一天,作者与某局长吃饭,手机响了,局长也是一句“没时间”将对方打发了.  相似文献   

2.
《科学咨询》2010,(12):18-19
“我没选错地方,也没报错地方,我为当初的选择而庆幸。”就读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杨慧勋如是说。他原来就读于北京一所中专院校,自主招生考试让他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2008年春天,经过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笔试、面试等环节,在综合考察文化课成绩和个人专长的基础上,杨慧勋被工程测量专业录取。这一年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有1414人,其中160名同学被录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3.
史生荣 《决策》2006,(7):56-57
陈嫱说,市里要来检查中小学校舍危房,我把教育局长王奋山叫来,让他说个解决办法,他说没办法。我提了几个办法,但我提一条,他反对一条。我当时气坏了,差点没被他气哭。  相似文献   

4.
王磊 《科学咨询》2007,(18):16-16
教育家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写到:“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我刚接手高中班主任时,心想,不就是管理一个班级,有什么难的。开学伊始,对所管的班级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在短暂的时间里也没出现问题,可时间一久,班上一些同学固有的坏习惯开始出现,这给我的热情无疑是当头一棒,于是我开始反思,阅读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结合我班职高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朱占强 《领导文萃》2009,(19):144-145
我在单位兢兢业业干了十多年,几乎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可谓劳苦功高。行政机构精简裁员之初.曾有同事私下里和我开玩笑,说如果像我这样的优秀人才也下岗的话,除非骡子产仔公鸡下蛋。一语成谶,骡子没产仔,公鸡也没下蛋.而我的名字却被列入下岗人员的名单。  相似文献   

6.
思与想     
《领导文萃》2008,(11):76-77
我曾经到一个工科大学去讲课,一男生问,我对文学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王先生你看怎么办?我说,没兴趣就没兴趣吧,毕竟你学的不是文学。但我怕你以后情书写不好,影响你爱情上的成功。 ——作家王蒙  相似文献   

7.
休息的艺术     
王溢嘉 《领导文萃》2007,(5):160-161
心理学家欧森曾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锯木工人面对堆积如山的木材,他埋头不停地锯,紧张得不敢休息。好心人士劝他:“我看你的锯子都有点钝了,你应该休息一下,磨磨你的锯子吧!”锯木工人却不耐烦地说:“你没看到我有这么多木材要锯吗?哪有时间去磨锯子!”  相似文献   

8.
替局长抽奖     
<正>这天,顾局长打来电话叫我立即去他的办公室,我不敢怠慢,忙放下手头还没整理好的材料,匆匆地赶到了顾局长的办公室。看到我来了,顾局长忙从松软的皮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我面前,亲热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高老板的舞厅今天开张了,他们请我去捧场,我实在没时间,就麻烦你替我去一趟吧!”我一听,顿时受宠若惊,但  相似文献   

9.
在校园里,我随时都能听见“书法老师好”的问候,甚至还不时有孩子停下脚步与我搭话:星期几第几节课是书法课等等。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看来,我这一年来的心血没白费,心思没白花。  相似文献   

10.
乡梦不曾休     
夜里读《黄永玉和他的湘西》一书,感触很深。之前也看过《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但没这本书触动我,也许是时间延续了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到更多故乡的物是人非,对故乡、对乡愁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在过去10年,中国共有大约90万个自然村消失。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80至100个村庄在地球上被抹去。”“中国用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等等数据不一枚举,没有喜悦,只有痛心。城市化无可厚非,但没有根基和文化的城市化会把五千年中华文化引领到哪里?而中国如果丢弃经过几千年发展积淀下来的文化,绝对是人类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苏龙飞 《经理人》2012,(2):24-35
“由于大裁员,现在整个美的都是人心惶惶,担心干了今天没明天。留下来的工资降低,年终奖也没着落。刚才看到一同事在电脑里折腾他的简历。我也用公司的复印机一口气复印了30份简历,要开始寻找下家了。再见了,Midea!”  相似文献   

12.
黎冲森 《经理人》2007,(9):100-104
没有人会喜欢痛苦,但又有谁能拒绝痛苦?遭受痛苦的企业CEO们常常没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所遭受的痛苦,更没时间去有意识地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减压。但现实又告诫他们:不能再视而不见自己存在或面临的各种痛苦了!  相似文献   

13.
俞敏洪 《经理人》2010,(6):74-74
6年前,新东方一个分校的校长,犯了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事儿发生在现在,我肯定会把他送进监狱。当年我没那么做,因为那时候我还没有摆脱“哥儿们意气”,只要求他清退了所占用的款项。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11,(3):90-91
岁数大的说岁数小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饱经沧桑的说没见过世面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粒多,跨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等等。可见岁数、资历、经验的重要性。今天不说这个,说城府。  相似文献   

15.
记得20多年前,作为主管领导的我,由于对一个关键环节的技术工作没有到现场验收,结果该项目开工投产时,便发生了电弧崩烧事故。而原因却十分简单,只是一个螺帽没拧紧。由此,除了延误正常开工生产之外,还增加了额外的抢修成本。这对当时刚走上领导岗位不久的我,可谓教训深刻。我至今记忆犹新。作为一个领导,一般来说不要事必躬亲,因为那样便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去谋大计、抓大事。事必躬亲,时下往往被视为只知抓绿豆芝麻小事,不知统揽大局。但有些领导往往因此而容易走向另一个导往往因此而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忽略那…  相似文献   

16.
“刚刚得知,大学同寝室的女生,工资3000多元!!!她的工作没我的正规、没我的体面。”网友“若是风清”在得知同学的薪资比自己高很多后,在微博上大倒苦水。下面有人回复道:“你都说啦,咱又正规又体面,这算是‘软待遇’吧。”随着年前年后职场人在网上晒奖金、晒假期等各种福利,职场“软待遇”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有过美好向上的追求,如果纪委、检察院能够定期不定期地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进行预防腐败、廉政警示谈话,我就可能不会犯罪,即使犯了也会有所收敛,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严重程度。”甘肃厅官受贿千万受审,抱怨纪检监察没防腐。  相似文献   

18.
苏龙飞 《经理人》2011,(8):98-100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相似文献   

19.
巧说“不”     
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任新泽西州州长时,曾接到一个电话,报告他的一位担任议员的朋友去世的噩耗。威尔逊沉浸在悲痛之中。几分钟后,他又接到那人的电话:“州长,我希望顶替那位议员的位置。”威尔逊蜕:“我完全赞成。”说着停顿了一下,还没等对方来得及高兴,他接着蜕:“如果殡仪馆同意的话。”威尔逊装作没所瞳对方的意思,巧换“顶替”的概念,使其碰了一个软钉子。  相似文献   

20.
张敏 《秘书之友》2008,(11):21-21
1948年3月的一天,胡乔木(时任毛泽东秘书、新华通讯社社长和新闻部署署长)来到机要室,说要查找一份电报,是中央工委发来的有关土改内容的。叶子龙说主席已经看过了,可胡乔木说“我也记得主席看过这份电报,但他说没看到,还跟我发脾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