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前进 《经理人》2005,(4):70-71
要随时把自己的耳朵贴近渠道伙伴的嘴边,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其交流2004年,优派董事会主席兼CEO朱家良亲自部署的优派渠道市场及相关活动增长了70%。凭着这一点,朱家良与思科总裁兼CEO钱伯斯、IBM董事会主席兼CEO彭明盛、微软总裁兼CEO鲍尔默等人,同登“2004年北美十大渠道巨擘”光荣榜。  相似文献   

2.
当初,“微软之父”比尔·盖茨辞去公司CEO职务时,除了几个最知心的合作者,其他人对他的这一抉择表示反对与猜疑,有些竞争对手甚至幸灾乐祸地断定,微软高层出现了裂痕。 但事情很快有了惊人的下文,不是微软人事上的,而是技术层面的:至迟到2005年,比尔·盖茨主持的软件开发班子,将向全世界强力推出一款功能  相似文献   

3.
周建华 《经理人》2009,(1):82-85
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曾无数次声称“做人要简单,做事要勤奋”。然而,仔细研究唐骏的求学和职业历程,实际上他做事的套路一点都不简单。  相似文献   

4.
董事长和CEO经营思路不一致,主观上,我认为多数时候CEO有正当理由和根据,否则就不需要CEO了。但有一点必须深信不疑:老板绝不会拿自己的财富开玩笑。因此,老板决策必然有他的理由——也许是因为他不愿急速的扩张,而寻求稳健发展;也许是他基于经验主义,想固守薄利多销的老市场,不愿冒险去开创自己不可预见的“蓝海”。CEO和董事长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并不代表一方“对”一方“错”,这时,CEO应该妥协。因为资本的意志最终决定一切。CEO反对老板,有些是怕老板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有些是怕错误发生,自己的职业形象和身价受损。要知…  相似文献   

5.
<正>CEO这个生气勃勃的“物种”正在快速变化,更像一个“濒于灭绝的物种”。三个CEO在同一天垮台,表明美国再也不会有“防弹CEO”。CEO这个生气勃勃的“物种”正在快速变化,更像一个“濒于灭绝的物种”。公司CEO日子难过对于美国CEO来说,10月11日是一个残酷的日子。这一天,三个在公众公司工作的CEO失去了工作。他们是安全软件制造商迈克菲公司的CEO乔治·萨梅纳克、科技网站集团CNET公司的CEO谢尔比·邦尼和银行控股公司Sovereign  相似文献   

6.
海艳娟 《领导文萃》2014,(13):62-64
正2014年2月4日,微软正式宣布,任命内部高管萨蒂亚·纳德拉为公司新任CEO。纳德拉因此成为继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之后,微软历史上第三位CEO,也是首位印度裔CEO。任命消息一公开,迅速地,超过20万条搜索结果指向同一个问题:谁是萨蒂亚·纳德拉?他戴黑框眼镜,光头,宽脑门,肤色接近深棕,身材瘦削修长,笑起来很腼腆,讲话时稍带印度南部口音。与比尔·盖茨的衬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07,(2)
论坛热帖剪辑一个总裁的成功宝典拥有企业的是老板,但掌管企业生死命脉的关键人物是企业的总裁CEO。并不是人人都能最终爬到CEO的位置,成为CEO是需要一些特质的。CEO的条件CEO应具备三个“力”,即魅力、能力和影响力。魅力包括外表、行为、习惯、礼仪及演讲能力;能力除了EQ、IQ、AQ外,还有学历和工作能力;影响力有社会  相似文献   

8.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对近年来国内外CEO(首席执行官)们频繁更替的真实写照。在整个企业界,CEO就像“夕阳”一样,好景不长。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仅在2005年头两个月,就有195名大企业的CEO离开公司,几乎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两倍。CEO的更替不仅在频率上呈现加快趋势,而且在数量上也有上升的势头。为什么有这么多CEO干不长呢?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CEO自身,二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就CEO自身而言,职业操守问题是众多CEO“下课”的导火线。CEO集公司内人、财、物使用权于一身本来就为其假公济私提供了便利,在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9.
周建华 《经理人》2007,(12):98-99
“到2010年,中国需要7500名有经验的、顶级的执行官,但现在只有700个。”全球动态竞争理论创建人、美国达顿商学院教授陈明哲在2007中国CEO年会上说。  相似文献   

10.
黎冲森 《经理人》2009,(6):78-79
以“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会顺利举行。《经理人》携手腾讯财经对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500强CEO进行了采访。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爱立信董事长泰斯库是如何看待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的?这些跨国公司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1.
王宪平 《经理人》2004,(2):90-90
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CEO一定要亲历亲为,不得有半点疏忽。而对一些冒似重要却未事关全局的“小事”,CEO又何妨睁一眼,闭一眼,放任其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12.
兰杰 《经理人》2004,(10):44-45
中国的CEO们专注于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而更多的国外CEO们开始在中国积极寻求同高附加值相关的增长。今年,3份专项调查先后发布,先是普华永道发布其全球CEO调查,接着是IBM发布其全球CEO 调查,和德勤发布其“北美科技Fast 500强”CEO调查。这些调查无一例外都是针对CEO而进行的,虽然调查的目的不同,调查的结果各有侧重,但对中国的CEO们仍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额奖金补助、激烈地董事会争论、戏剧性的辞职……2011年的管理类新闻头条随处可见的是举止失控的CEO们的报道。但是目前很少有人会为CEO们感到特别地可惜。CEO们有钱、有权、有威望又有影响力,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别人都按照他们的吩咐做事。所以我猜想,如果说CEO们其实都面临着系列问题的困扰,尤其是“CEO孤独症”时,读者们一定会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14.
《经理人》2000,(1):31-31
.中美WTO谈判达成协议 13年从黑发谈到白头,中国企业将直面“国际狼”。.《财富》论坛/:高交会论坛 “CEO Show”。一边是国际巨肇,一边是国内顶级人物。.“)’一信事件,, 一艘大船搁浅(沉没?),国企改革又多了一个活标本。.修宪提升私企民企地位 由“补充”到“部分”,私、民企的生存环境改善,空间拓展。.风险投资风行 国外风行多年,本年度为国内企业(大多为高科技和IT企业)所熟知。.“倪光南事件” 本年度中“事件”前冠以人名的,独此一家。.四通改制 制度决定四通的兴衰,四通的体制在同业中颇具代表性。 飞.挑战“微软霸权” 是出于民…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2007,(10):6-6
8月21日下午,“2007中国CEO年会”的主办方《经理人》杂志和大型电子周刊《CEO决策》,在北京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2007中国CEO年会”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削减CEO的一些未受到挑战的权力,美国的公司管理改革将对董事提出新的要求,他们有责任举行“执行会议”,这种会议将不让CEO参加。  相似文献   

17.
黎冲森 《经理人》2006,(8):50-52
不少人对CEO们的“明痛”津津乐道,你可知道他的“隐痛”?“民营企业是野生的,要生存下来很辛苦……”一著名家电企业的主席曾对媒体表示。由此看来,做民企的CEO很难。民营企业中,一类是企业老板自任CEO;另一类则是职业经理人。在  相似文献   

18.
国企拒绝CEO     
<正>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始于80年代的美国,90年代传入中国,称为“首席执行官”或“首席营运官”。CEO最早风行于网络企业中,后扩展到其他各类企业中,形成了一股CEO热,我国国有企业,如长虹、海尔等也都开始执行CEO制。CEO及其出现的背景 CEO主要职能是监督落实董事会通过的各项经营决策,它是企业新制度安排、权利再分配的结果,有董事长兼任CEO和总经理兼任CEO两种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全球业务的拓展,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换日渐繁忙。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存在信息传递阻滞和沟通障碍,一些企业开始对传统的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革,设置了统揽企业经营决策大权的CEO,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原董事会手中的一些权力过度到原有经营层手中,CEO的经  相似文献   

19.
沈伟民 《经理人》2007,(2):118-121
什么物品离一个职业CEO最近:手机,电话,还是笔、笔记本电脑?全都是。 但如果有一件“装备”是最能够彰显CEO们的地位和气派的话,那一定是皮包。  相似文献   

20.
8月1日,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作为特邀 ISV(独立软件提供商)出席了2003年“FY04微软(中国)合作伙伴大会”。在这一次规模空前的精英盛会上,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先生向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授予”微软 ISV 最佳合作伙伴”,再一次强调“金蝶是微软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是国内最有实力的 ISV。”微软与金蝶的合作由来已久,并具有特殊的市场意义。1996年金蝶推出中国第一套 Windows 版财务软件,将中国企业带入了 Windows 财务软件时代;1999年又是金蝶第一个基于微软 DNA 架构推出采用三层结构技术的企业管理软件 K/3系统,不仅推动中国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普及,更使微软DNA 平台相关产品进入中国千家万户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