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创造生活方式,无印良品作为极简,虚无代名词,在现代社会中倡导着回归本源,取出浮华的价值观和哲学内涵。本文对无印良品的起源发展,设计理念,生活方式,哲学内涵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寻求启发,给当代设计带来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2.
3.
4.
该文阐述了美和科学美的涵义,提出了"科普美"的内涵和审美形式。该文认为:大自然之美是第一性的;科技工作者对自然进行美感审视,感受到的"科学美"是理性的、意象的美,是第二性的;科普创作者对"科学技术"进行审美,通过创造性劳动,将"科学美"整合、演绎为感性的、具象的"科普美",是第三性美学作品的审美形式。科普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运用文学艺术的心灵与笔触去释读与演绎科学技术",让受众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历程中起到了积极推动中化传统文化弘扬的作用。笔者就中医药教育中的美学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当前中医药教育的现状以及中医药教育的美学观念提出了自己重要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图书馆美学视角为切入点,对其各方面环境加以分析,比较各地图书馆的环境架构,综合考量选址布局特点,阐述图书馆美学的价值理念,以打造舒适的体验环境,充分地保障读者的需求.通过对环境的解读,更好地谋划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把艺术气息与人文风貌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张学军 《科学咨询》2007,(13):60-61
在五大学术分期中,除“两汉经学”与“乾嘉汉学”以外,其余三个时期的美学理论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基本的框架。两汉经学中也有一部分有关美学思想的论述,但由于汉代经学中的“古文经”与“今文经学派”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诸如“成人伦,助教化”、“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天人合一”等等带有强烈的伦理观念色彩的问题,因此冲淡了在纯美学观念上的意义。所以我认为,汉代经学不能构成古典美学的主干。但是,必须注意到,这种强调伦理色彩的理论,实际上成了各期学派以及整个中国学术的最终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梁山灯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山灯戏就此引起了不少人们的关注,梁山灯戏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将本地的民间文学、歌舞、音乐、美术、杂耍的精华溶为一体,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强,容纳度高的文化瑰宝。它作为人们精神的一个浓缩,在丰富民间老百姓生活的同时,也为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力量。梁山灯戏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来到民间这个大舞台,其独特性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与传承的。梁山灯戏自身所蕴含的美学价值更是我们研究的源泉。从灯戏的造型、舞美、编剧、台词到唱腔无不充盈着美学原理。艺术的美是博大的,美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共鸣、民族文化的显现。因此,在梁山灯戏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梁平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大放异彩的时候,我们对梁山灯戏美学价值的探讨也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双基”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美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美学鉴赏培养谈了自己的看法。旨在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把握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相似文献   

10.
黎伟 《经营管理者》2013,(6X):355-356
中华美学是中华民族在长达四五千年的历史行程中逐步创立并完善起来的,她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有自己的一套范畴。她与西方美学大相径庭。中国古典美学中,处于审美本体地位的是象。境以及它们构成的意象意境境界等。这才是中华民族的审美对象,意境是中华美学的最高范畴。  相似文献   

11.
和静钧 《领导文萃》2011,(23):77-79
波罗的海东岸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城,城不大,人不众,人口密度不及伦敦的四分之一,却也一样患上了“城市拥堵症”,起因大多是拥有豪车的富人们喜欢乱停乱放,结果宽广的街道变成窄道,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自行车专用道。  相似文献   

12.
13.
双汇的启示     
无论什么样的知名企业,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轰然倒塌却是须臾之间的事情,所以,企业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把别人的失败当做最好的教材,善于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4.
自有人类以来,艺术之美就与人类朝夕相处、传承光大。而中华民族,更为推崇艺术、热爱艺术,并把艺术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在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形成了具有独特东方韵味的中国古典美学。  相似文献   

15.
祁景明 《科学咨询》2009,(20):120-1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建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的建筑总量已达全世界建筑总量的40%以上,各种流派、各类风格的建筑应运而生.如何创造一个优美的建筑,或者说一个优美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赏析呢? 其创作规律如何遵循呢?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造成了山川的巨大变化,形成了很多的自然灾变景观。美学史上的崇高理论,为建设地震遗址旅游区提供美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羽露 《科学咨询》2010,(7):91-91
从近代美学发展的角度谈服装的发展,以服装史学研究为依托,用发展视角动态看待文化产业中服装与生活,服装与潮流的关系,说明美学的发展由朴素到现代、由一元到多元影响着服饰文化的发展。寻找发现,服装的角色转换不能单单理解为单一的趋势性问题,而是加入各种时代因素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从近代美学发展的角度谈服装的发展,以服装史学研究为依托,用发展视角动态看待文化产业中服装与生活,服装与潮流的关系,说明美学的发展由朴素到现代、由一元到多元影响着服饰文化的发展。寻找发现,服装的角色转换不能单单理解为单一的趋势性问题,而是加入各种时代因素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的声乐美学思想与现代声乐处理字与腔的关系,来分析中国传统声乐与意大利传统声乐审美的不同,探寻现代声乐审美观对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来源于整体参与人群感受的非常态化,美学强调对感官的感受的研究,减少群体性事件甚至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和谐社会就是追求一个感受美的社会。在美学内涵中,所有美的事物都必须具备和谐的属性,都强调中和之美。中性美学中的和谐处于秩序(制度、规范、公利、简单)与无序(混乱、自由、自利、复杂)之间。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制度缺陷暴露、公平规范缺失、私利牺牲、矛盾升级。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是用有序的制度公利规范自由的无序自利的过程,强调在审美观念上注重预警与应急的统一,两者约以中和;美感体验上注重道德修养,理性调解;审美趣味上注重功用、人工与现实。利用中性美学倡导的中庸之道探索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