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远 《学术研究》2001,(6):12-15
作者认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倡并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把对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识纳入了先进的社会系统工程框架."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系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建党治国的科学思维、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德法结合"、"德法并重"的治国方略则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延伸.  相似文献   

2.
系统思维方法就是主体根据事物系统的存在方式而相应进行思考的方法。在人类长期认识过程中,系统思维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整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演进性原则等,阐释这些原则对于我们提高系统思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系统本体论研究表明:世界是系统的世界;世界上的任何物体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着。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认识形式或思维方式——系统的认识形式或思维方式来认识系统的世界。这种在传统的认识形式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思维和系统认识,能否真正反映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等复杂的本体特征,达到对系统的系统认识呢?这是许多系统哲学和系统认识论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有些学者(如B·H·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系统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系统观是基于系统思维方式、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对教育进行研究、反思和再认识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它能使人们对教育的研究和认识系统化、深化和优化,从而克服孤立、片面地研究、认识、发展教育的传统做法,进而有效促进和大力推动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思维方式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整体观的综合思维、近现代还原论的分析思维和当代辩证的系统思维三个阶段;与此同步,法的发展也经历了古代诸法一体、近代一体诸法的解体及部门法分立发展以及近现代、当代经济法等社会法的产生和发展阶段。经济法是人们自觉不自觉运用系统思维的必然结果,经济法学的研究必须使用辩证系统观。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思维梁琳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思维来自系统论、协同学、耗散结构论、系统动力学和超循环论等各个视角的优化组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解释。一、有机整体性系统论是本世纪人类认识最伟大的成果之一,以它的观点来看,万物皆系统。社会是一个多领域...  相似文献   

7.
复杂性科学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这种新的思维范式就是以一种整体思维、关联思维、非线性思维来思考和把握复杂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复杂性思维范式为指导,使我国的和谐社会体现出整体协调性、开放性、人本性,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以及发展的有序调控性等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对主体思维认识发展史的文本研究和现代认知科学发展的新资料,论证知性和理性的矛盾是主体思维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一点从个体思维发生学、科学发展史以及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赵敏 《船山学刊》2005,(3):176-178
本文提出从农业系统和中国哲学的整体思维角度认识中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系统概括了三才、气化、阴阳五行和圜道等传统农业哲学思想。并结合现代西方农业的弊端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东亚智慧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的整体观同现代整体思维之间存在着否定之否定的逻辑相关性,可以为现代整体思维提供启示源泉。东亚智慧关于文明双重效应的认识以及克服文明悖论的设计,对现代人认识并疗治“现代文明病”具有参酌价值。东亚智慧的现代启示性还在于它蕴含着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因素。以“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兼内外”为特征的东亚智慧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