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女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揭示20年来女书研究中存在的假女书、伪女字以及讹伪女书注释资料等严重影响女书文化研究的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2.
女书是湖南省永州市发现的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女性文字.它不单单为江永地带乃至湖湘文化增添了一抹色彩,也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对于研究语言学、考古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都拥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商业时代的到来,女书传人的离世,都使女书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女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关注点,在剖析女书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有益方式,提出适合女书发展现状并能促进女书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女书叙事诗占女书作品的80%,而关于它的研究却相当薄弱。女书叙事诗的叙事特点是题材的广泛性、叙事角度的多样性与女性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并存。  相似文献   

4.
再谈南楚奇字──女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书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奇观。作者对女书的起源、使用区域、与汉字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这种奇特的文字符号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点,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对女书的探索与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女书是世界上惟一还在使用的女性文字,自1983年被介绍到学术界至今即将三十年。三十年来,女书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女书研究蔚然成风,在语言文字学、民间文学、女性主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结这三十年来女书研究的成果,反思其中的不足,对今后的女书研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女书的人类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女书体现着特有的女性文化特质,将女书置于人类学中来考察,挖掘女书的人类学价值,已成为人类学尤其是女性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人类学角度出发,我们发现女书不仅是女性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的反映,更是对女性生命文化、情感文化、个体性文化的反映,体现了女性文化的多样性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合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保护现状,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提出五种可供具体操作的保护模式,即原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参与式保护、自组织保护、"二Z"聚焦式保护和产业开发式保护模式,对当下和今后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健康发展和产业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全国人大常委、瑶族领导干部奉恒高同志在2001年武汉“中国女书文化抢救工程座谈会暨全国女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作者指出,女书的抢救与研究必须同步进行。同时强调,还要把女书文化研究和开发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女书”起源与流传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女书”的创造体现了人类的初始思维;本文从江永的民俗风情的考察入手,分析了“女书”的起源、流传与当地女性社会的关系,认为“女书”是传统社会里被限制了的女性社会的产物。文章在充分肯定“女书”的创造者、流传者的聪明灵巧的同时,又揭示了“女书”所透露出来的传统社会里女性社会遭受压抑的文化内涵及其与“女书”创造、流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其中包含许多口语成分,是研究东汉时期语言的珍贵语料。近年来,有关《太平经》的注本、译本不断出现,但各注本对于《太平经》某些语词的解释仍存在一些分歧。选取该经“观古”、“过觉”、“赤子”、“儿”、“颇”、“克志”、“愉愉”、“开心”、“仓皇”、“大神”等词语,利用传统训诂学手段,针对现有注本关于这些语词的不同注释予以分析辨正,可正前人之误读。  相似文献   

12.
北碑和南帖作为中国书法的两大体系,自“永嘉之乱”后分庭抗礼一千六百余年,而今分头递进的空间日趋狭小,融合势在必行。本文尝试在书法史的背景下,对碑帖的分疆进行宏观地梳理,进而从书法的社会性及其发展规律入手,揭示碑帖融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敦煌文献中的《庐山远公话》和《叶净能诗》,是两篇宗教文学话本.它们都是佛教徒或道教徒利用民间说话艺术形式进行宗教宣传、神话宗教人物的宣传作品.《庐山远公话》叙东晋名僧惠远的故事,但除了惠远家住雁门、庐山出家的基本框架外,其他绝大部分情节、特别是其主干情节如白庄劫寺、远公为奴、远公与道安论议等都是作者虚构的.这种虚构在正统僧人看来是"诳",但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却是非常必要的,是文学的自觉.《叶净能诗》则把初唐至盛唐百余年间的明崇俨、申天师、叶法善、罗公远等著名道士的奇闻轶事都"捏合"在道士叶净能的身上,集中表现他的奇术异能.该话本有些情节写得饶有风趣,宣传教化及娱心两相兼顾.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划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否是一种职业,该不该划分专业,划分专业的标准是什么,具体由哪些专业构成,这些问题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讨论中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理论界已有所探讨,但存在较大分歧,有的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此谈谈我们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纳西东巴文假借字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假借是不少文字系统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我国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虽然其形态原始,但其中的假借现象已相当普遍,且假借字数量大,情况复杂,假借形式比较灵活。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东巴文中的假借情况,并做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使我们对东巴文假借字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文对这些学者关于东巴文假借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口头到书面,从提纲戏到剧本戏,是民间戏剧的重要演进之途。提纲戏与剧本戏之间存在几种过渡形态,它们是口述剧本定本化、书面化的关键环节;其定型书写具有多种渠道,有的属于戏剧演进的自然现象,有的是人为干预的结果,现代科技也在推波助澜。1949年后,在政府文化部门的主导下,广泛开展传统剧目的发掘,大量的口述本被记录整理为文学本,客观来看,这一文化工程既取得了可观的历史功绩,也有一些值得检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试论合同履行原则的唯一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同履行原则是合同履行制度中的重要问题,但理论上分歧很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确立合同履行的原则,应当依照严格的法理进行。实际履行和协作履行都可以内化于全面履行原则之中,而诚实信用、情事变更、同时履行、经济合理、亲自履行等都不符合合同履行原则的标准,因而,合同履行原则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18.
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民间与官方"等关系成为近年来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争的三大焦点。其论争的结果是,分别产生了"本质主义倾向与时代主义"、"我族中心主义倾向与文化相对主义"、"民间中心论倾向与合力论"三对二元分歧。然而这些看似对立的二元分歧其实有许多"假想"或"被放大"的成分。找出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这些"假想的分歧",能够使我们更快更多地形成对如何建设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共识,从而有利于我们早日找到具体措施,并加快落实,这一点,对于当前建设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尤为重要,因为时间不能在"假想的分歧"中被耽误。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正方兴未艾。但理论探讨中一些主要概念,如"大众文化"、"大众的文化"以及对 大众文化的定性定位,都存在着重大分歧。这是亟须厘清和辨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英汉民族之间存在者方方面面的文化差别,深入探讨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同,通过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促进各种语言的相互影响,从而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