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友信箱     
《老友》2003,(10)
《老友》有四个过得硬我自2000年退休后就结识了《老友》。每期一到,立即认真阅读。我觉得她不但是我的良师益友,而且自身就有几个"过得硬"。一是《老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办刊宗旨,有与时俱进的大家风范,政治上过得硬。二是《老友》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实实在在为老年人服务。开设  相似文献   

2.
李年发来信     
李年发 《老友》2012,(10):53
尊敬的彭总编:您好!我是《老友》的一名忠实读者。在九江浔阳区老年活动中心活动时,我经常向老同志推荐《老友》这本好读物。《老友》已成为与我们老同志们朝夕相伴的良师益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友》似春风化雨,滋润了全省及全国各地老同志的心田。我认为《老友》的最大特色是短、精、活、多。短,《老友》上  相似文献   

3.
我退休后订了一份《老友》杂志,老伴看到我读《老友》读得那么津津有味,总是说:"老头子,也念给我听听啰。"这时我就不得不给她念。经我一念,老伴学习《老友》也感兴趣了。她认为《老友》有学头。每期《老友》一到,老伴总要催  相似文献   

4.
回音壁     
《老友》2014,(3):53-53
正《老友》编辑部:我是《老友》的一名忠实读者,订阅《老友》已有12年了。我喜欢《老友》的众多栏目,尤其喜欢《养生保健》栏目。这个栏目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养生保健知识,使我摆脱了疾病的困扰,拥有了健康的身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光满足于"吃饱",更加要求"吃好",但是许多人在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很欠缺,我建议《养生保健》栏目适当增加一些食品营养方面的稿件,为读者提供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4,(10)
正我喜欢《老友》,一有空就认真阅读,因为《老友》办得好。她是全省唯一一份老同志自己的刊物,学习她使我增长见识,受益匪浅。1996年,单位退管办为每位离退休干部订了一份《老干部之友》(《老友》曾用名)。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老友》。我每月拿到《老友》时,首先浏览一下目录,然后就开始一篇一篇地认真阅读。《老友》是一本好读物,对我的思想与日常生活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国龙来信     
吴作兴 《老友》2013,(7):70-70
尊敬的编辑同志:我的工作是在县委老干局值班室值班并负责收发《老友》杂志。我发现许多老同志对《老友》杂志情有独钟,他们每月都翘首期待《老友》的到来,往往是这一期《老友》刚刚被领走,就有许多老同志跑过来问我:"新一期《老友》到了没有?""《老友》怎  相似文献   

7.
廖仕成 《老友》2011,(7):60-60
《老友》是我们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精神食粮。回忆起来,我和《老友》相识已有近20年了。 我1992年退休。一次,我在一位老同事家见到《老友》(《老干部之友》),她朴实、清新的文风一下子吸引了我,使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8.
廖勇 《老友》2010,(1):64-64
我是《老友》的忠实读者,也是《老友》的受益者。自2003年退休后,我就订了《老友》,至今已和她共同度过了6年多的美好时光。6年来,《老友》使我身心受益。现在  相似文献   

9.
老友信箱     
《老友》2003,(11)
《老友》是"三个代表"的实践者我订《老友》杂志多年,从《老干部之友》到《老友》篇篇必读。我深深感到,《老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已成为读者学习知识,强身健体的良师益友。《老友》与时俱进,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内容不断上了新台阶。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人们企盼健康长寿,但由于缺乏保健知  相似文献   

10.
雷雨田 《老友》2010,(1):64-64
我与《老友》结缘整整13个年头。读了13年《老友》,也陆续向《老友》写了一些稿子。13年中,《老友》共刊登了我39篇文章。13年来,我心目中《老友》的编辑们,是一个团结协作,热心为作者、读者服务的团队。  相似文献   

11.
吴作兴 《老友》2013,(7):70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和《老友》的交往只有半年,在这短暂的半年中,我对《老友》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去年10月,我们学校"老协"小组推选我当宣传员,任务是向有关报刊投稿,展示我们的晚年生活。当时我很想推脱这项苦差事,可是实在推脱不了,因为同事们大多知道,我在十几年前,曾在《人民日报》《中国  相似文献   

12.
《老友》缘     
《老友》2014,(12)
正我是退居二线时与《老友》牵手的。当时我在单位老协读报时发现了《老友》,翻开目录一看,觉得内容很丰富,阅读了几篇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从此我经常去老协找《老友》读。退休后,老协给我订了一份《老友》。10多年来,我只要一有空,手里拿的就是《老友》。我爱《老友》,因为她让我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感悟人生、养生保健。我把《老友》当做教科书、工具书,每每清  相似文献   

13.
老友信箱     
《老友》2006,(1)
《老友》是学习的老师我离休后就订阅《老友》。每期《老友》我从《感悟》起,一直读到最后一页广告为止。我感到有了《老友》学习就有老师,人生就有导向,健康就有保障。《老友》每期的《时事纵横》栏目,刊出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的学习资料。例如,2005年《老友》第一期,便刊出了《展望中国经济新走势》。学习这篇文  相似文献   

14.
老友信箱     
《老友》2006,(12)
《老友》一年一个新模样《老友》杂志创刊15周年了。我把90年代的《老干部之友》与现在的《老友》对照,觉得《老友》在原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真是一年一个新模样。首先是刊名改得好。1991年是《江西老干部》,1992年是《老干部之友》,这些刊名都局限于江西省,局  相似文献   

15.
徐金源 《老友》2011,(11):60-60
岁月匆匆,一晃就过去了20年,今天迎来了《老友》20岁生日。在此,我作为《老友》的忠实读者,感慨良多。1998年10月,我第一次参加乐平市公安局退休干部党支部会议,无意中见到一本《老干部之友》(即《老友》),随手翻翻,觉得这是一本知识性较强的刊物,颇有可读性。会后,我便向当时党支部的负责人要了一本。从此,我和《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刘向前 《老友》2014,(8):69-69
正最近,我认真阅读了2014年《老友》第2、3、4、5期《读者信箱》的《回音壁》。细细品味后,我深深感觉到《回音壁》是《老友》杂志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是进一步办好《老友》的新举措。《回音壁》把编辑、作者、读者拧成了一股绳。几十年来,我读过不少报刊,但从来没有读到过这样精彩的《回音壁》,编辑们在自己的刊物上给读者回音。不少刊物的《编读往来》只有往没有来,偶尔见到《编者的话》那也多半是"开场白",唯有《回音壁》具体而又直  相似文献   

17.
宋桂林 《老友》2008,(11):52-52
在为读不到精彩文章而苦恼时,老友向我推荐订一份《老友》杂志,说它会告诉你一切。从此,我与《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年来,我从未间断阅读《老友》,这已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偶尔没有看到  相似文献   

18.
老友信箱     
《老友》2003,(9)
我爱《老友》自有因每次收到《老友》,我都很"横"——第一个读者非我莫属。我为什么会爱上《老友》呢?想来有这样几点:第一,《老友》可读的文章多,内容很实在。第二,《老友》能够紧扣时代主旋律,很富于现代感。第三,《老友》报道面广,从这里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9.
蒋显经 《老友》2012,(4):68-68
我与《老友》有过一段文字情缘。2009年.我的一首小诗《种茶小吟》在《老友》刊登,给了我很大鼓舞;不久,我写的《奋蹄夕阳乐奉献》又有幸被发表;后来,我的一篇征文《从赤脚老师到公办老师》又被采用,实是人生写作路上的大喜事。从此,我一有空就给《老友》写稿、投稿。《老友》真是我退休以后的相知伴侣和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0.
彭江 《老友》2012,(2):68-68
我与《老友》相识近20年,现在我已古稀有五,每当读到《老友》倍感亲切,我和《老友》相知、相爱。《老友》使我受益匪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现写几句,以表心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