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意型传媒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急需的人才。山西高校应积极探索以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为体系构建的创意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改变传媒专业设置较为落后、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差异化不够、学生实习实效性不强和市场需求拉动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核心的命题之一是如何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面对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校作为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必须立足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和高校办学实际,树立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首要任务、以优化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关键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高校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面临着商业化和实用主义的严重冲击,尤其是本科教育日趋空洞化,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等突出问题。结合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为本科教育正本清源,提出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根本途径。而选任具有前瞻眼光和全球视野的大学校长、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以及建设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大师队伍是中国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4,(5):253-256
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提高,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这种现状,地方高校通过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强调课程设置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优化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建立科学灵活的学生评价体制等四个方面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许多高校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都开始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笔者认为,山西高校一般可以选择法学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而理工科院校应选择法学双学位的"3+2"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适应并推动本省高校法学人才培养向更专业更适应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梅臻 《理论界》2008,(7):174-176
理工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理工院校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理工院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因而如何不辱使命,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真正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型人才可分为研究应用型、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应用型等类型和规格。目前中国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已经形成分层次的招生格局,这种分层次的招生格局意味着已经步入大众化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需要和学生的需求。由此也就决定了培养不同规格的应用型人才应当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下,对旅游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是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旅游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研究我国现行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反思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将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高校应积极消除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正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主要原因,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和加强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受到主客观、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大致有观念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应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要求,在教学和科研的指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中,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高校自身应该完善激励机制,健全各项保障工作,完善学生创新平台体系。  相似文献   

12.
袁盾 《学术探索》2004,(1):79-81
在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和总结了这几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经验,并结合云南省高校的实际情况,对云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针对一些工科高校培养目标模糊、专业设置无特色、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地方院校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必须有特色;在新形式下,通过更新理念,改革教学体系,改变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方法等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办高校的发展方兴未艾,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从分析民办高校较之公办高校的特点入手,针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提出建立以复合型与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其在运转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西在开发人才资源 ,建设人才高地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才总量不足 ,人才结构不合理。这就要求山西需要尽快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 ,按照“以政策吸引人才 ,用项目聚集人才 ,多渠道培养人才 ,靠环境留住人才”的思路 ,超常规培养和引进人才。在增加人才数量、提升人才素质的同时 ,尽快缓解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人才培养处于高校工作的核心地位。人才培养需要在国家政策保障下开拓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的联动、合作机制。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主要应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联动,行业、地域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联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联动,人才培养计划与用人单位联动。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主要应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以及高校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山西高校带动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高等学校是山西重要的文化阵地。应通过打造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引领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导向、为山西的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大力强化文化高新技术研究等方面,带动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