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是元朝在藏区设立的三大宣慰司都元帅府之一,治所在河州。对于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学术界至今尚待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实际上是由这样几部分组成:一是"掌军民之务"的宣慰司系统,如总管府以及总管府下辖的各州、县,这一系统是以行政管理为主。二是都元帅府所属的军事系统,如元帅府等;三是吐蕃等处宣慰司兼管的万户府等。四是招讨使司系统。二、三、四系统均以军事管理为主。五是管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宗教机构,但这一系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中。一些论著中之所以未能理清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管理体系,其原因就在于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与都元帅府两大系统都兼有一定的军政管理职能,也都管辖着相应的行政与军事机构,只是吐蕃等处宣慰司更侧重于行政管理,而都元帅府则偏重于军事防务。  相似文献   

2.
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史地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藏汉文史料,对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的建立年代、治所、辖区范围、历任长使等问题一一探讨,提出己见。同时,对宣慰司辖下的各个军政机构次第考证,有助于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有关元代乌思藏宣慰司的几个问题张云乌思藏宣慰司即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省称,是传统中的吐蕃三大地理区域之一。这三大地理区划先后有变化。较早是指上部纳里三围(Stodmngah-risskor-gsum)、中部乌思藏四茹(Bardb...  相似文献   

4.
元代脱思麻宣慰司吐蕃社会状况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脱思麻宣慰司,汉文史书亦作吐着等处宣慰司,是吐表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简称。脱思麻宣慰司所辖的地区,基本上是宋代甘肃、青海、四川缘边州军吐蕃部族的散居地带。本文拟就脱思麻宣慰司吐蕃部族在元代划分的四个民族等级中所属等级和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反抗民族压迫等系列问题,略作考辩,以期引起汉藏学术界对元代内地缘边吐若问题研究上的薄弱环节有所重视。脱思麻(MaoSmad),一作朵思麻、秃思马,是藏文中的地理概念,意为“下朵”,①它是与“上朵”相对应的,后者在元代称“朵甘思”(MaoKhams),前者来变。②自…  相似文献   

5.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对吐蕃聚居的陇南地区加强镇戍,设置了诸多吐蕃机构,皆系属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由于元朝重视发展生产,陇南吐蕃地区农、牧、商、手工业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且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宣政院是由总制院改名而来的。《元史》卷二○五桑哥传记:“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道出了改名的缘由。宣政院是元代十分重要的中央机构,对吐蕃事务有总管权力。学术界对此已有专文讨论。我们在前人基础上做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藏族     
藏族藏族人口约460万,主要分布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名山大川纵横排列,长江,黄河发源于此。藏族自称“博巴”。历史上人们曾对藏族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唐宋称“吐蕃”,元代称“吐蕃”,“西蕃”,明代称“西蕃”,清初称“图伯特”、“唐古特”等。...  相似文献   

8.
洲塔、乔高才让著《甘肃藏族通史》,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12月出版。该书约55万字,共分八编、二十五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甘肃藏区概况、吐蕃渊源、崛起在雪域高原的吐蕃、五代宋代的甘肃吐蕃、元代的甘肃藏族、明代的甘肃藏族、清代的甘肃藏族、民国时期的甘肃藏族等,是一部资料丰富,内容全面的通史。该书的出版填补了甘肃藏族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藏汉文史料,对元代西藏地方势力的内部政教组织结构作了探讨。认为,元代西藏地方的行政组织,在用人方面具有僧俗并用的性质,理事亦皆军民通摄,独具特色。虽然政教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却并非含混不清。就表面言,萨斯迦是政教合一,其余各势力则为政教结合,政教两者各有其主、各司其职,自为系统。就内涵言,萨斯迦教主受皇帝任命,得以参与地方事务的决策,地位特殊;其余各派教主要参政,需兼任行政长官─万户长,成为喇本(bladpon),否则无权决定本地方势力之军政大事。在元代西藏地方,真正发挥行政职能的行政系统只有一个,这就是归宣政院辖下、乌思藏宣慰司直接管理的万户,及其下设的千户、百户和什户等各级组织。  相似文献   

10.
元朝起自朔漠,灭金并夏,统一南宋,结束了祖国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新的大一统。尤其是元朝将青藏高原各地统一纳入中央政府统治之下,对青海地区的施政有重大影响。本文就元代对青海地区的管理方略作一概述,望专家指正。元朝统一全国前,青海广大地区基本上归三方管辖:(1)湟中一带为西夏占有,设西宁州、乐州(乐都)、廓州(化险)。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草原,由西夏的沙州路管辖。(2)黄河以南的今循化、同仁、尖扎、贵德一带,为金国占有,属临洮府路积石州管辖。(3)广大牧业区为吐着族活动地区,称吐蕃地面。其中…  相似文献   

11.
略论杨琏真加和杨暗普父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琏真加和杨暗普父子,是元代佛教界显赫一时的人物。杨琏真加的活动,尤为人们所注目。本文拟对其父子生平活动略加考述,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 杨琏真加,琏又作辇,加又作伽、佳,都是一音异译。在元代文献中,他被称为“西僧”、“番僧”或“胡僧”,他的族属因而也就引起人们的讨论。福兰克教授(HerbentFranke)在《元代吐蕃人》(《Ti befans in Yuan China》,《China under Mongolrule》Pp.296—328,1981)一文中说:“杨氏为吐蕃人抑或唐兀人,仍是不很清楚的问  相似文献   

12.
墀松德赞时期的唐蕃关系是曲折多变的,其间发生的重要事件有蕃军占领唐朝河陇、剑南等地和攻掠长安,唐蕃清水会盟和吐蕃平凉劫盟等。这一时期使吐蕃的军事扩张达到最高峰,从而使唐朝的河陇地区长期陷入吐蕃奴隶主级阶的残酷统治之下。但是,这一时期的后期也是吐蕃奴隶制统治和军事扩张走向衰落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3.
吐蕃从唐初起不断向西北地区扩张 ,伴随着军事的扩张而开始了其迁徙活动。甘、青地区是吐蕃的重要迁入区 ,吐蕃的迁徙一方面促使吐蕃生产方式发生了变迁 ,另一方面使迁入地出现了吐蕃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吐蕃求《五台山图》史事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籍所载吐蕃遣使求《五台山图)之事,是古代汉藏民族间文化交往关系的生动记录。本文运用多种汉藏文史料对求图之事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证,认为:一,唐代以文殊信仰为核心的五台山崇拜的日益兴盛,使佛教圣物《五台山图》应运而生,并广为流传;二,唐蕃间频繁的佛教文化交流,使五台山崇拜传入吐蕃:三,吐蕃占据敦煌和唐蕃“长庆会盟”,使蕃使取道灵武求取《五台山图》成为可能,而敦煌壁画中所存的四幅吐蕃时期的《五台山图》,在形式、内容、风格上与《古清凉传》中所载的“小帐”渊源相联;四,作为汉藏两地共同信仰的五台山佛教,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多方考证,力图阐明求图一事的前因后果,以促进唐蕃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部落使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敦煌文书及蕃汉传统史籍,对吐蕃敦煌(沙州)部落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吐蕃沙州部落是吐蕃占领敦煌后,将其本部的军事部落建制和民部落建制与唐代敦煌乡、里制相结合,在敦煌设置的部落、将组织,是吐蕃统治敦煌的社会基层组织。吐蕃敦煌部落分为军事部落、民部落、准军事部落三种类型,其长官均称为部落使、部落大使。部落使是吐蕃沙州军政机构的重要长官,其职略同于唐代乡官,负责部落一级政务。部落使之诸僚属负责部落内部事务。吐蕃部落组织还影响到了沙州归义军政权时期的部落组织的设置  相似文献   

16.
陆离 《中国藏学》2012,(2):90-98
敦煌文书P.3885号中的《前大斗军使将军康太和书与□□赞普》和《前河西陇右两节度使盖嘉运制[开元]二十九年燕支贼下事》记载了开元二十九年(741)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率军进攻唐朝河西陇右地区的进军路线、吐蕃在今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黄河上游地区磨环川等地的军政设置、佛教对吐蕃的影响、吐蕃军队与唐军交战地点以及唐朝河西陇右节度使辖区的军事布防、节度使盖嘉运上任后面对吐蕃进攻采取的军事行动等方面史实,弥补了传世史籍中有关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吐蕃从唐初起不断向西北地区扩张,伴随着军事的扩张而开始了其迁徙活动.甘、青地区是吐蕃的重要迁入区,吐蕃的迁徙一方面促使吐蕃生产方式发生了变迁,另一方面使迁入地出现了吐蕃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苏利国 《西藏研究》2023,(5):88-96+162
学界目前对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馆驿“吐蕃别馆”之地理位置基本确定,但对其确切名称尚未深入探究。通过对比解读吕温不同版本出使吐蕃期间的诗文,辨析唐蕃古道赤岭西南道诸驿词汇之特点、考察唐使入蕃事件中关于“列驿”之记载,以及探讨吕温诗作之内在思理等,可以确定“吐蕃别馆”本名为“吐蕃列馆”,即唐蕃古道之“列驿”,而吕温诗文中的“吐蕃别馆”实为“吐蕃列馆”之讹误。  相似文献   

19.
阿贵 《西藏研究》2023,(3):43-52+160
有关吐蕃历史方面的史料,主要有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吐蕃石刻碑文、简牍以及后期的历史典籍等,鲜有其他。近来西藏西部阿里一带发现民间传抄之《吐蕃铁券文书》一份,内容涉及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为其家臣结辛·赤旺觉布支拉珂家族授予的敕文,以及该敕文后期在其家族的传承情况。敕文虽提及吐蕃赞普达日聂斯、囊日松赞、松赞干布及赤松德赞时期,该家族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事迹,然此等事件未见于其他史料,不便随意揣测。  相似文献   

20.
吐蕃经略西北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唐代吐蕃经略西北地区的历史过程及其作用作出了全面的考证和客观评价。作者指出:吐蕃经略西北地区的政治作用在于:它维系了唐朝退却后西北地区的地域完整性;客观上起到了抵御大食东进的作用;密切了同西北各族的关系,如吐谷浑、突厥、回鹘、沙陀、勃律等。在吐蕃经略西北的进程中,西北各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吐蕃社会以较大的影响,其中以部落制度、军队编制、刑法治罪等较为典型。吐蕃对西北地区的经略,密切了吐蕃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交往和联系。吐蕃统治时期,蕃、汉、浑、羌各族军民在一起耕作、生息、相为婚姻,形成了各民族杂居互处,语言、文化、艺术互相交融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