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福建税制存在涉及面过窄、部分国家级开发区没有享受应有的税收优惠、没有体现福建对台特色及产业、资源、经济特色。为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完善福建税制,更好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局。  相似文献   

2.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充分发挥福建省统战资源优势.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把立足点放在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上,要发挥对台区位优势,构建闽台经济文化交流圈;要发挥工商联、异地商会、海联会等作用,构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不仅有利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吸引台商投资,而且时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法治环境的构成要素、现状、建设法治环境的障碍及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法治环境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施晓丽 《兰州学刊》2010,(3):55-57,8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区域的城市竞争与合作日益深入。城市联盟作为城市竞合的新兴组织形态伴随着城市之间多方面的合作博弈而产生。文章在对城市联盟效应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联盟构建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城市联盟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亟待完善信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已经进入以知识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时代到来,经济竞争、技术竞争逐步增强了对信息情报的依赖。信息情报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无比重要的战略资源。福建是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能,已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福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从全国经济发展的布局看,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加速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定位。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是福建必须在对台工作中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7.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心城市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支撑,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各方,统筹发展,全面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发展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作为迄今为止城市化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共同的空间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是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三大中心城市,建立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市圈,从而形成海峡西岸城市群。构筑海峡西岸城市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腾飞的关键。考察海西,我们既看到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优势,也正视其面临的挑战,扬长避短,致力于通过完善城镇体系,发挥提高城市功能竞争力;促进产业一体化,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提升基础配套能力;加强与海峡东岸的经贸合作,提升整体合力;以及提升文化竞争力和根本创新体制来发展壮大海峡西岸城市群。  相似文献   

9.
福建区域协调发展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福建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在扩大,这一状况除了与资源禀赋、战略偏颇有关外,还与人们的观念、山区的发展定位有关。建设山海协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以“五个统筹”为抓手,调整发展思路、发展布局,发挥山区比较优势,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蓝海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竞争优势而战,为市场份额而战,受到珠三角、长三角的“南北夹击”压力和被“边缘化”的挑战越来越大,处在激烈竞争之中。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不能仅盯着珠三角、长三角,而应实施蓝海战略,要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开启潜在的需求,开创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对接两大"三角洲"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既是对“闽东南地区”、“海峡西岸繁荣带”概念的延伸,更凸显福建对台区位优势。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正视自身发展的差距、找准对接的着力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选择,本文提出与促进三大主导产业、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相呼应,开展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的总体思路,并从规划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培育扶持试点、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制定配套的法规政策、开展国际合作等6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峡西岸经济区生产力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产力布局应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分工,促进沿海经济密集区、内地经济发展区、周边经济协作区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以城市化为依托,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促进产业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角度出发,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定位,提出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泛海峡西岸经济区到环海峡经济区的梯度推进构想,同时要加大厦门湾经济区建设力度,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龙头。  相似文献   

15.
准确理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科学内涵,是正确处理建设"平安福建"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关系的重要前提.在两者关系上,一方面,建设"平安福建"既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又将有力推动"平安福建"建设上新台阶、上新水平.必须着力构建"平安支撑体系"、处理好三大关系,同时,必须打破旧有工作格局,创新平安思路.  相似文献   

16.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设施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迫切需要加快交通体系建设,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深水泊位、进出省公路通道建设为重点,构建“畅通、安全、高效、舒适”的综合交通运输支撑体系;迫切需要加快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建立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保障支撑体系;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和综合管理,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迫切需要加快强城市对外交通和内部道路建设,完善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电等基础设施;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旱防洪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7.
五缘文化力是建设海西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是一种包括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在内的独特的闽台之间的联系力,是文化经济力、和谐发展力、强大的整合力,可以有力地推进闽台关系的发展和海西建设.尤其是五缘文化力作为维系、凝聚闽台人民的精神纽带,可以促使闽台之间成为经济文化紧密联系的、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有力地促进相互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经济流、信息流,有力地促进海西建设以及环海峡经济圈的形成.闽台五缘还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对于形成具有个性的爱拼敢赢的闽台商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在海西建设中,大力发挥五缘文化力的作用,必将促使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促使环海峡经济圈经济与文化的双崛起.  相似文献   

18.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初,我省提出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随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兴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它为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论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晓荣 《东南学术》2007,(5):196-200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开展,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省势必肩负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输送人才的福建省高等教育而言,既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目前,福建省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对福建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办学水平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努力构建开放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在促进环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为祖国统一提供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福建,应该兼收并蓄,奋发自强,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项目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