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研究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如何理解和实施"请求"言语行为,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130名中美大学生通过语篇补全测试问卷法参与本次调查。从请求中心行为语策略、探询句式和缓和修饰语3方面,比较和分析中美请求语的异同;探讨语言水平、语用迁移等因素,对语际语表现形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美大学生选择请求策略时共性较多,但在具体探询句式和缓和修饰语使用上差异较大。语言水平对语际语表现形式影响不明显,但是中国大学生都无法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次英语作文中的中式英语做了一项实证考察,发现词汇层面的中式英语主要由汉语词汇意义及搭配习惯迁移造成;句式上,逗号连接句明显是套用汉语句式而产生的一种中式英语;语篇层面上的中式英语主要表现在结尾处的口号上。另外,受汉语表达习惯影响,大多数学生作文中用了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来指心目中的读者。本文分析探讨了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文化思维对语言的影响.并提出了避免中式英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英请求言语行为策略选择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参照Ervin-Tripp所总结出的英语中常用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对汉语中的请求言语行为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请求言语行为基本策略的运用具有相似性,且都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在汉语中更为突出;由于两种不同的礼貌文化观,这些策略在两种语言中的运用范围、频率以及具体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子邮件实施人际或机构间请求目前已非常普遍,但请求是威胁面子行为,实施请求对语言适宜性和礼貌策略的要求更高。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对关国教授的真实电子邮件为语料,从语篇层面探究跨文化实施请求的礼貌策略和语篇特色,并通过回顾性访谈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多数请求使用了前提条件询问等规约性间接策略;广泛使用前置的支持性话步;多数请求呈现了典型的归纳语篇组织模式。而情境、媒介、东西文化价值观、第一和第二语言语用知识和能力因素则影响了请求的话语风格和礼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请求策略的选择与社会距离变化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请求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请求策略的选择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是社会距离。社会距离越近,就越倾向于使用直接请求策略。以往的研究都只对社会距离影响请求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关注,其实此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映射的互动循环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日常交际应用中,请求言语行为使用频率很高,形式结构也复杂多变。本文分析了英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特征,运用Thomas语用失误理论深入探讨了大学生英语请求言语行为中出现的语用失误及其原因,并提出减少语用失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运用对比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请求策略的异同进行描述和解释.本研究表明中英两种语言的请求策略基本相同,这证实了用于实现言语行为和传递礼貌的策略具有普遍性的观点,然而在具体策略的选择上两种语言却存在很大差异.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在请求策略的选择上更直接,受权势的影响更大.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来揭示中英两种语言在请求策略上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请求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请求策略的选择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内,其中之一是社会距离。社会距离越近,就越倾向于使用直接请求策略。以往的研究都只对社会距离影响请求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关注,其实此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映射的互动循环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家霍尔提出的语境论认为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而西方大多数英语国家属于低语境文化。文章在语境论的框架下,阐述了英汉请求策略特点及其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英语请求语多样化的语句层面策略与汉语中语篇策略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低语境文化多用明码信息,高语境文化惯用暗码信息的特点。同时,与处于低语境的英美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对请求策略影响因素人际距离、社会权力和强加度的认识与感知呈现两极化。  相似文献   

10.
对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类型的分析表明 ,汉语中的间接请求策略不适用于CCSARP中的规约性间接策略 ,即不能进一步证明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使用的普遍性。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汉语中最常用的请求策略类型是直接请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培养本科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口译职业意识和双语表达能力,以《英语口译创新创业实践教程》的授课为例,制定英汉双语的译语表达训练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提前为职场上的口译输出做好准备,并为口译的技能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平的学生对小句的使用和复句的选择情况与英汉句式的语义差异和母语迁移程度有关.认知科学理论表明,英语写作由人的认知方式和手段所制约.加强目的语的输入及作文中句子的语体丰满程度和对比理论的研究,是提高中国学生英语跨文化写作水平有效的认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语境和意义建构的基本定义,指出英语阅读理解是一项综合能力,同时又是一个“意义重构”的过程,而意义建构离不开对语境的准确理解,语境理论对英语阅读有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运用语境,包括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常识及背景知识等对生疏词汇和复杂句式所形成的阅读障碍进行合理解读。提出一系列的方法与对策,建议把语言层面和语境含义紧密结合,建立语境化的参照框架,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 of Business English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bet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in business English. Therefore, the intercultutal communcation competence is one of the inevitable targets for cultivating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 After analyzing the refusal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67 targets in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 finds that in the four social situations their refusal strategies were more or less influenced by Chinese Culture so as to cause the pragmatic failure. Such phenomenon is called socio-pragmatic transfer. Therefore, this paper tends to discuss the reasons for such transfer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English teaching.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中母语语音负迁移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语音负迁移"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从探讨汉语拼音的发音方法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入手,揭示英汉语音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英汉语音相似性与差异性的认知能促使中国学生在说英语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纠音,因此笔者认为在语音教学实践中引入英汉语音对比的相关知识及其研究成果将能有效地降低中国学生母语语音对目的语的干扰作用,从而提高语音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英语口语历来是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道难关。作为高校英语教师,除了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必须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加强对学生口语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学习习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自学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口语能力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存在明显差异.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为此,在找到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之处后,提出了英语教学的策略,即运用人类思维同一性原则,掌握中英文的相同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入情境,培养创造性英语思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英语思维方式.这应是搞好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问卷,对新疆地区217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1)少数民族大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2)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机械的记忆方法;(3)汉语学习经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积极作用;(4)英语学习时间的长短没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产生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