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声音艺术是以音乐和语言来抒发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为了充分表达声乐艺术,除了嗓音和演唱技巧外,还受心理的支配和影响.因此,要学习好声乐就要认真研究心理学,充分认识歌唱心理在学习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声乐是一门高尚的、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听觉艺术,也是一种音乐实践活动,它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实践性和特殊性,是以人声演绎出来的音乐,也是社会中人的审美艺术外化的产物。随着音乐的发展与普及,声乐学习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声乐学科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怎样科学地唱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是很多声乐爱好者极为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声音学习历程和近几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学习声乐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从声乐学习者的歌唱概念、文化修养、健康的歌唱心理三个方面入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歌唱是语言与音乐相融合的艺术 ,是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作为优秀歌手 ,对歌词和乐律要有深刻了解。怎样将绚丽的语言艺术表现力充分发挥在声乐艺术之中 ,使声乐艺术具有更感人的艺术魅力 ,是每个音乐人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析民族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吴小舟(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合肥230039)关键词民族声乐歌唱语言音调咬字歌唱是通过语言艺术地咬字发音,塑造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使歌唱语言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从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乐与器乐不同,它是音...  相似文献   

5.
歌唱审美是演唱者对声乐艺术之美的一种感受.演唱者既是审美者,也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歌唱审美的主要因素包括声音要素、情感因素、形象元素、人为因素等.  相似文献   

6.
联觉效应在声乐艺术实践中普遍存在,是声乐学习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联觉的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形象的语言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借助于肌体外部感觉辅助对歌唱内感的理解,能有效解决声乐学习中的一些难题。歌唱技巧的发展、声音情感的表现、艺术形象的塑造、作品画面的构建都离不开联觉的帮助。联觉增强了声乐学习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挖掘了声乐艺术的隐喻性,延展了声乐艺术的空间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歌唱作为一门艺术,它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以形成、发展一种自觉掌握歌唱规律的能力。只有通过这种专门训练,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满足专业歌唱在表达思想感情和自如地运用声音技巧的各种需要。如果没有这种训练,是造就不出高水平的歌唱家的。由此可见,声乐教学在歌唱艺术园地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西欧歌唱艺术长远的历史进程中,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歌唱艺术中,歌唱情感和声乐技巧是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情感的表达是歌唱的目的,占主导地位;而歌唱的技巧是情感表达的手段,是从属地位,二者不可偏废。在歌唱中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歌唱中,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每一首歌曲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声乐艺术与歌唱艺术是否是一码事,长期以来被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所忽视。作者认为有将二者严格地区分开来的必要,否则将有认知方面的误传、误导之嫌。文章较详尽地从中外声乐艺术的概念及分类,歌唱艺术的概念及分类等角度分析,总结出声乐艺术不能等同于歌唱艺术、且歌唱艺术是声乐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歌唱艺术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它使音乐和语言有机的、完美的统一起来。语言是歌唱的灵魂,声音是歌唱的神韵。歌唱是语言化的音乐艺术,也是音乐话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1.
声乐艺术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大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能直接、准确地传递词曲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感受,这是其它任何音乐形式都不能与之比拟的。该文从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声乐艺术;文学与舞台的双重锤炼——声乐语言;字正与腔圆的辨证统一——声乐理论三方面对声乐与语言关系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声乐演唱时的过分紧张,不仅会严重影响演唱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引起不健康的演唱心理,歌唱艺术是人声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艺术,歌唱的最大目的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那么,要想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就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声乐演唱方法。在声乐学习中,心理因素就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意念引导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舞台实践。本文对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明了良好的歌唱心理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歌唱者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是声乐艺术创造的核心.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应,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诗情--曲情--声情"是声乐情感创造的承递关系.对于演唱者来说既要体验诗情,又要把握曲情;既要具有语感又要富有乐感.在以声传情的歌唱表现中,只有深入情感体验,即准确地把握基调;又细致地丰富基调,才能使形象丰满完整,主题深刻感人.  相似文献   

14.
从民族声乐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交融的视角,以歌唱发声的科学原理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声乐学习与歌唱实践,探讨了唱法女声在音色调节方面的借鉴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声乐是由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语言与音乐的紧密结合、综合运用、便构成了“声乐语言”。能否正确而娴熟地运用“声乐语言”,是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能否充分展现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关键所在。由于旋律音高与语言音调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所以,专业的声乐教师首先要在深刻理解作品语言内涵的基础上,将两者相通之处发掘出来,同时整理出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使学生通过对“声乐语言”的揣摩、体会,能够灵活地将语言和旋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音乐浸化着语言,语言溶解着音乐”,使演唱获得更好的效果,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16.
混声唱法是声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及其重要的科学发声方法,它是表现整个歌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声乐学习者只有掌握混声唱法,认真的分析混声唱法的特点和优越性,领会真假声的发声要领,才能轻松自如的演绎每首不同的歌曲.混声唱法对声乐学习者演唱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演唱者在演唱和表演的过程中,会出现感觉、思维、记忆、想像等一系列心理现象,其中想像直接关系着演唱者演唱水平,同时也是演唱者能力和才华的体现,它还能够帮助演唱者获得新的演唱技巧和高度的声乐技术,使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得到不断突破和创新。另外,在声乐艺术创作中也离不开声乐艺术想像,它是决定声乐艺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我国演唱事业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族声乐是在继承并发扬传统民歌、说唱和戏曲的演唱艺术精华和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欧美声唱法而形成的新民族歌唱艺术。本文对原生态音乐的特点和对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意义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在保护并传承不同地区与不同民族的传统原生态音乐的基础上,引进并借鉴新的歌唱方法和歌唱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传统的原生态音乐进行融合并加以创新,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19.
颤音即颤动的声音。它作为一种普通的常规的声乐技巧渗透于歌唱发声的全过程中。歌唱发音过程中的正常的发音颤动,是一种"半意识性"的动作,是使所唱的音象波浪似的摇动,使音高随着唱的音的强弱时刻改变。应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教学中出现摇晃、发抖、痉挛病等不正常的颤动。  相似文献   

20.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掌握良好的发声方法的同时,还应注重歌唱的呼吸、共鸣、语言、情感四大要素。正确的发声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呼吸基础,歌唱呼吸方法是实现歌唱机能调节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歌唱表演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共鸣是声、字和感情的窗口,良好的共鸣会使吐字、声音和感情表现富有特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语言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声乐确切的文字语言,是任何其它音乐形式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在歌唱的艺术表现中,每个演唱者还必须积极投入。歌唱中的投入,主要是情感的投入,这种情感不是单纯的,应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通过运用全方位的知识,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并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而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