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从屠格涅夫看肖洛霍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是苏联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是继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之后苏联文学中最卓越的一位作家。他在苏联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在十九世纪下半期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能够与之相媲美。但是他也象列夫·托尔斯泰一样,既伟大又复杂。他在自己的创作中,既取得了卓越的、无与伦比的成就,又表现  相似文献   

2.
诞生于"五四"时期的鲁迅的白话小说,是作者在经历了多次政治革命失败后,怀着对"方生"的民族"新灵魂"的慎重抉择,开始对"未死"的国民"精神痼疾"的严肃剖析.1918年当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时,就产生过振聋发聩的效果.原因是,它陡然揭穿了素来敬为圣物的孔孟之道,讲究仁义道德的民族,是吃人的民族.不仅压迫者吃人,被压迫者也有意无意的在吃人或帮着吃人.作品透露出觉醒的民族自我观照意识.接着,他在小说创作中,把国人的卑怯、愚昧、麻木、冷漠、无聊、孤寂、颓唐的"灵魂",呈现在读者眼前.产生了对民族灵魂启蒙的巨大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这,简直就是"灵魂"对灵魂的惊醒,"灵魂"对灵魂的教育,"灵魂"对灵魂的暗示和启迪.鲁迅小说中显示"灵魂"之深的特点,已为学术界所公认.并从美学、社会学、历史  相似文献   

3.
丁玲小说的心理描写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女作家丁玲,自一九二七年步入文坛,迄今已创作了四十多个短篇小说、三个中篇小说和三个长篇小说。她的全部小说,突出地显示了作者大胆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对于艺术独创性的执着追求。特别是对于中国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对于一种女性自我意识的全力发掘,形成了她的小说最有价值的特色。而与其思想内容上的特点相适应,在艺术表现上她又擅长对人物内心世界作细腻深入的剖析,形成了她心理写实小说的独特样式。近年来,一些研究丁玲作品的文章,都对这方面有所称道。但是丁玲小说为什么特别注重心理描写,她在心理描写上的特色究竟是什么等等,却还研究得不够。本文拟就此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行家和同志们。一对人物心理状态的特别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描绘,是丁玲小说贯串始终的突出追求。任何一个小说作家,如果不想生产平庸  相似文献   

4.
张洁的小说注重对人物心理的刻画,这使张洁的小说一面指向生存的现实问题,一面指向精神世界的叩问.心理描写的恰当运用形成了张洁小说特有的心理化叙述风格,摇曳多姿的结构特点,水墨画和音乐抒情曲般的阅读效果,造就了张洁小说特有的人性内涵和精神深度.张洁的艺术选择与新时期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是受外国小说影响的结果,也是与她独特的精神个性相适应的.张洁以丰富的心理描写,让我们见证了生命书写的力量感.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道二教在我国古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渗透于民众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各领域之中,小说也不例外。对于小说中的宗教内容,梁启超曾有过尖锐的指责:“吾中国人妖巫狐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今我国民惑堪舆,惑命相,惑卜筮,惑祈祷,因风水而阻止铁路,阻止开矿,争坟墓而阖族械斗,杀人如草,因迎神赛会而岁耗百万金钱,废时生事,消耗国力者,曰椎小说之故。”(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这番话自有其合理之处:旧小说中的迷信故事对下层民众的心理确有毒害作用。但这种指责又有片面之处。且不说小说中的迷信内容本是生活中迷信活动之反映,即以小说中有关宗教的描写作全面的估量,也并非尽属迷信。相反,其中颇不乏优秀的篇章段落,表现出反宗教的人文主义精神,艺术处理也往往别具特色。分析、认识这一现象,对于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弘扬传统文化,无疑是很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6.
巴尔扎克深刻地剖析了贵族阶级逐步衰亡的不同形式,透视了它的特点和规律,表现出作家对阶级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社会发展本质的准确把握。他揭示了贵族衰亡的根由,他对贵族的讽刺批判远远超过了同情美化  相似文献   

7.
一部优秀的作品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和技巧,都是艺术家再现生活与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看法的有机统一,是艺术家自身思想观点的曲折反映。《父与子》同样也是如此,其中对高潮与结尾部分的描写与处理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这部作品中,主要人物截然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对立人物是平民知识分子巴扎洛夫与贵族自由主义者巴威尔。这两个人物的对立真实地反映了俄国五、六十年代两大政治集团的对立。对此,列宁曾有过论述,他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由主义者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两种历史倾向、两种历史力量的代表者,他们从那时起,并且直到我们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8.
周朝取代殷商后,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天下,统治者十分强调“德”的作用。特别是到了幽厉时代,天子失德,天下大乱,此时提倡“德”更为必要。《雅》、《颂》的作者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周人失“德”的事实,还从正反两方面来提倡“德”。从反面提倡“德”,即揭露和批判朝廷的腐败现象。正面则着眼于颂“德”,以确立道德原则。周人提倡“德”,除了时代的需要,还跟周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和周代的宗法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骆驼祥子》看汉语话语中的物象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象的描写是作品组成中的重要部分 ,而对多个物象的描写 ,由于多以话语的形式展开 ,因此就存在一个排布、组合的问题。如何布局这些物象 ,语序位置上体现什么样的特征 ,以及选择哪些物象进行组合 ,一定程度上都会体现出作者的某些倾向性原则和认知喜好。本文以《骆驼祥子》为例 ,系统研究了汉语话语中的物象描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语言艺术大师茅盾同志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他留下的极其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却象不朽的丰碑,高高耸立在人们的心头。长篇小说《子夜》堪称茅盾同志的力作,也是党领导下三十年代左翼文学的实迹。因此,在它刚刚发表时,秋白同志在《子夜和国货年》中曾经预言:“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后来的历史发展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子夜》不仅因为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这一民族资  相似文献   

11.
《风雨地带》是一部写法新颖、有力度、有深度的反腐长篇小说 ,它借鉴了近几年来取得成功的反腐小说创作的经验 ,也有新的突破。从《风雨地带》可以看到 :反腐小说的兴起与热销 ,说明了文学贴近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群众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从《百年孤独》看拉丁美洲的民族心理·史锦秀·本世纪中叶,拉丁美洲知识分子开始了“寻找民族特性”的思想运动,与此同时,出现了阿莱霍·卡彭铁尔的《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年)、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1949年)、胡安·鲁尔福的《彼德罗·巴拉莫》(1...  相似文献   

13.
孙犁是现当代文学史上那种不属于大红大紫但却有着独特的、持久魅力的作家。他的不大红大紫因着他始终对自己的作品的评价保持着一种低调 ,他的为人的矜持 ,也因着他的作品的基调与那个时代的主旋律稍稍有些不协调 ,难以赢得所有评论者的一致喝彩 ;他作品的持久魅力恰恰在于其独特的浪漫主义基调 ,抒情诗似的艺术气质以及对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人物、美的情感的充分展现。阅读孙犁的小说 ,我们会发现 ,在他作品的人物体系中极少有那种恶俗的人物。大都是在严酷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性格刚毅、情操高尚 ,满怀革命激情和乐观精神的人物。尤其是青…  相似文献   

14.
《变形记》是现当代文学的一块重要基石,篇幅不长而意味无穷。它通过人变为甲虫后种种荒诞不经的故事,主人公丧失说话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后内心的体验,表现了异化的主题。试从作家的经历、异化的主题、异化的表现手法几个方面探讨卡夫卡小说的异化主题,并分析其对现实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迎 《东岳论丛》2012,33(5):31-34
作为“以塑造男性角色、观照男性世界、思考男性本质而著称的男性作家”,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他对于女性的态度一直是评论界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以海明威的小说《伊甸园》为例,通过分析海明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旨在阐释海明威不是一个对女性世界麻木不仁的作家,也不是一个所谓的男权崇拜者,他是一个具有双性视角的作家,并在解决两性冲突问题上做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刘文良 《江淮论坛》2004,(3):130-133
《战国策》蕴含着丰富的小说基因,特别是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刻画手段,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借重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人物形象;借重典型环境,渲染烘托人物形象;欲扬而先抑,制造波澜升华人物;展示矛盾冲突,凸显性格立人物;对比映衬,设置“底色”彰显人物。  相似文献   

17.
千夫长的《城外》在2004年以18万元被电信公司的运营机构竞拍买走以后,其它的手机小说作品相继出现。对手机小说的文学生产机制进行考察有利于认识这种文学类型的文学意义。市场催生了手机小说,手机作为传播媒介为手机小说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机小说的阅读群体并不是从传统纸质小说的消费群体中分化而来,只是聚集了以年轻人为主体喜欢时尚消费的人群。在手机小说的流通过程中,官方的作协为手机小说颁发了“文化象征资本”,民间的文学评论家为手机小说颁发了“文学审美资本”,媒体为手机小说作了免费的广告,这些都转化为手机小说的经济价值。在经济原则和审美原则的双重挤压下,手机小说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澳门小说向来以写实为主流,近年来,在叙事风格上有新的拓展。小说集《一对一》收集了两位作家的作品,他们分别代表了澳门文学的两类迥然不同的叙事方式、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述者、叙述话语等。考察两位作家的叙事文本,以探讨澳门小说的叙述模式及其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9.
高亚亨 《中州学刊》2008,(3):227-229
根据沈从文的小说<丈夫>改编的电影<村妓>获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电影的成功让更多人了解了沈从文.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村妓>与小说<丈夫>在创作主旨、叙事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村妓>的改编很多地方体现了艺术性与娱乐性结合的特点,使用当代人的理念和思想来表达原著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些对于小说的电影改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