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风 《四川统计》2013,(8):39-40
作为一个仅有30年历史的市,德阳自设市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十分显著。1987至2012年的26年里,德阳GDP一直位居全省第三位。也是除成都之外,全省第一批GDP上千亿的市。自2000年以来,德阳工业增加值一直稳居全省第二位,成为四川名符其实的重要工业城市。2000~2012年,德阳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44.8%,仅次于成都和攀枝花。  相似文献   

2.
旌阳:30年GDP年均增长12.2%位居德阳之首 背景介绍 旌阳区隶属德阳市,东邻中江县,西连绵竹市和什邡市,北接罗江县,南靠广汉市.旌阳区是德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形象大大提升. 30年来,旌阳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县级经济综合实力极大增强.在四川省连续17年的"十强县"评比中,有11年跻身"十强县"行列,2011年位居全省"十强县"第6名.2012年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市第六.到2016年,旌阳区将在全省提前四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3.
一看发展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加 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德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53.5亿元,增长16.8%,高于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 工业总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2012年德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53.5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二,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5%,占德阳市GDP的51.1%. 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水平提高.2012年,德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9.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8.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83.2亿元,综合效益指数达286%,总资产贡献率27.7%.德阳市利润总额过亿元企业达到27户,实现利润总额103.2亿元,占德阳市利润总额的69.5%.  相似文献   

4.
发展现状:增长速度加快,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比重有所下降 四川省服务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1549.5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7964.8亿元,服务业总体规模扩大了5倍以上,居全国各省市第12位、西部省区第1位.其中,2011年、2012年分别达到11.2%、14.5%,比全国同期服务业增长速度分别高出2.3和6.4个百分点. 然而,相对于四川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速度,服务业的发展仍显滞后和缓慢,服务业比重呈下降趋势.2012年全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4%,比2005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不仅远低于同期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60%、75%,甚至低于西部省份陕西省.比全国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平均值44.1%低了10.7个百分点,差距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5.
王勇 《四川统计》2013,(7):64-64
进入“十二五”时期以后,四川各市州追赶跨越,竞相发展,竞争异常激烈。2012年,包括成都在内,全省GDP总量超过干亿元的市州达到9个。攀枝花GDP总量在全省排第15位,经济总量与兄弟市州相比还有差距,做大经济总量成为必然选择,而做大经济总量首先必须做大工业总量,那么,怎样才能做大工业总量呢?  相似文献   

6.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装备制造) 位置:四川省德阳市 创建时间:1992年 规划面积:34.0平方公里升级时间(国家级):2010年 园区特色和亮点: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国际级挂牌园区,四川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优秀园区和四川省重点培育的"51025工程"2000亿元产业园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坚持以"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着力创新驱动,加快实现"千亿产城"新区建设目标.2012年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企业达到429户,工业总产值490.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44.8亿元. 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 龙头企业:东汽、二重、东电、得阳特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GDP:16.6亿元→1280.2亿元 2012年德阳经济总量较1983年增长75.9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9%.经济总量从1983年的全省第7位跃升到第3位. 财政总收入:2亿元→257.5亿元 2012年财政总收入比1983年增长128倍,年均增长18.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5.5亿元,是1983年的37.8倍,年均增长13.3%. 人均GDP:497元→35945元 2012年人均GDP比1983年增长71.3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8%.按2012年美元平均汇率(6.3125)折算为人均5694美元,居全省全3位.  相似文献   

8.
廖进 《四川省情》2014,(12):59-60
绵阳、德阳同属成都经济区,经济总量分列四川第二、第三位,是四川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一直以来,绵阳、德阳茌竞争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了竞争,形成了相互追赶的经济发展格局。但由于两地行政区域构成、所处区位、人口数量和产业布局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结构、工业重心和经济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区可望实现生产总值(GDP)588亿元,比2000年增长158.0%,年均增长20.9%,超过计划下限8.9个百分点;人均GDP预计达到51300元,增长156.7%,年均增长20.7%,超过计划下限8.7个百分点.2001年全国县(市)综合发展指数测评,萧山列第7位,比2000年上升两位,2002-2004年继续保持全国第7位,全省第1位.  相似文献   

10.
据四川各市、州上报的GDP季报资料,今年1季度全省各地经济均呈增长态势,多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上年同期加快,但地区发展不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起伏大。 在全省21个市(州)中,GDP增速超过10%的有7个,分别是:成都、甘孜、广安、宜宾、德阳、乐山和雅安;其余增速超过全省平均速度(9.4%)的还有绵阳、内江  相似文献   

11.
从近年来,江苏服务业呈现出增长较快。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9%。到十二五末,全省服务业占GDP比重要达到48%。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统计上的一些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一、江苏服务业新型业态发展情况在传统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江苏近几年来出现了大量新型服务业态。风险投资、其他金融业、软件业、服务外包、物流业、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许多新型服务业态层出不穷,且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2021年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以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也是中西部唯一一个。《规划》明确,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2021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11.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6.4%。按照《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将突破3.3万亿元。从2020年7月27日四川省成德眉资同城化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到2021年末成都都市圈规划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乐山紧紧围绕"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发展目标,筑牢发展根基,强化产业支撑,努力建设四川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2007至2011五年间,乐山经济增速达到1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至2012年,乐山GDP总量达到1037.75亿元,成功迈入"千亿俱乐部". 工业"挑大梁" 2012年,乐山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60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高于GDP增速2.5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5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3%,拉动GDP增长9.8个百分点,成为乐山经济增长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14.
信息短波     
《四川省情》2006,(9):52-52
7月全省的平均气温创61年最高纪录从省气象局获悉,7月全省的平均气温为27.5℃,较常年偏高2.4℃,为6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有13个市(州)的月平均气温为61年以来最高值,其余市(州)位居61年以来第二高位。全省平均降水173.8毫米,较常年偏少15%。9川企跻身全国500强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日前公布2006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包括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在内的9家四川企业入围,入围数居全国第14位,长虹、新希望、五粮液等12家进入“200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另有4家企业上榜“2006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54亿元补助四川农村公路自6月底省政府…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走过,德阳发展辉煌;新的开始,德阳将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工业强市为主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实施传统产业技改、信息化改造和自主创新工程,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化工产业清洁化、食品工业品牌化发展,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西部新型化工基地和西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5+2"规划.力争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轨道交通、航空、页岩气开采装备等方面实现突破,建成国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情》2015,(1):34-36
适应新常态,服务业增速换挡回落保持总体平稳 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10486.2亿元,增长8.8%,增速高于全国,回升幅度快于全国,全年服务业增速呈现换挡回落保持平稳增长之势。从总体看: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从一季度增长7.4%之后逐渐稳步回升至全年增长8.8%,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自2009年以来再次快于GDP(8.5%)增长。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嘉兴市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9365美元,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但其发展中存在供给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需求动力亟待进一步协调等问题.建议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推进嘉兴市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1993年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总量指标由净产值改为增加值统计以来,工业增加值一直是工业统计重要的总量指标,也是GDP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基础指标.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余杭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7.7亿元,名列全省各县(市)的第11位.作为余杭国民经济支柱的工业经济,发展更是迅猛,2000年现价工业总产值291.6亿元,其增加值对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9.4%,纵向比较,令人乐观.但借鉴兄弟地区的先进经验,对增强自己的紧迫感加快把余杭建设成现代化都市新区的进程也是有益的,所以我们组织力量,对余杭和萧山两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作了一次粗浅的对比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四川统计》2013,(1):25-26
2012年服务业增速在全国十大经济总量省份中预计将继续保持第1位。 2012年:逆势而上2012年,全省服务业发展逆势而上,呈现持续加快发展,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国、领跑经济大省的良好发展态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服务业发展逆势而上。呈现持续加快发展态势。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疲软、全国经济增幅回落、全省经济增势放缓的严峻形势下,服务业逆势而上,一季度增加值增长9.1%,上半年增长10.5%,前三季度增长11.3%,全年增长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