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论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说戚其章孙中山一生献身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他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而尤以“心性文明”说特别值得珍视。本文拟就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说与知行统一观做些初步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曾成贵 《江汉论坛》2001,(10):29-32
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论,以三民主义为依据,以振兴中华为归宿,是进步的思想武器,是孙中山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虽然这个理论不是那么系统,不是那么缜密,但只要我们从今天时代的要求出发,汲取这个理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因素,并付诸行动,那么,对于实现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宏愿,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从一九一二年四月一日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后,即积极从事经济建设活动,到次年因宋教仁被刺,爆发二次革命为止,时间刚好一年左右。孙中山先生在这一年中给后人留下的从事经济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具有合理性的主张,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他关于实行开放主义、全面利用外资、开发生产力的主张,至令仍不失启发和借鉴作用。关于这一点,五十年代初,台湾的徐芸书就撰写了一篇文章加以阐述①,并呼吁台湾当局立即实施孙中山先生的这一政策。这篇文章在当时的台湾起了很大作用,以至在八十年代的今天,台湾有的学者还发表文章表示“服鹰徐氏言论”②。近年来,大陆学者也很重视这个课题的研究,写出了数篇论文。然而,我觉得仍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关于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少年和青年时期在夏威夷、香港就学。资产阶级文化知识的熏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启迪,使他很早就萌发了在贫弱、屈辱的旧中国实行民主改革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孙中山在成为民主革命家以后,在中国现代化问题上,首先正确地解决了政治同经济的关系问题。 孙中山认为,革命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他曾强调指出:“政治和经济两个问题,总是有连带关系的。”在这两个方面中,首先需要解决政治问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早在本世纪初就倡导借外债、用外资、聘外人,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提倡开放主义、主张利用外资的集大成者和先行者。当今,在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之际,我们重视和研究孙中山的“利用外资”思想,吸取其精华,以资借鉴,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拟就他的这一思想遗产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蒋懿菊“天下为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呈现出动态态势,每一时代的思想家都为其添砖加瓦,构铸着时代的新内容。《礼运篇》中,关于“天下为公”的思想,反映的是生产力极端低下时期原始民主制的一些内容。孙中山在...  相似文献   

7.
论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郭大烈孙逸仙思想与民族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登·编者按:1996年冬天,海峡两岸学者在昆明召开“孙逸仙思想与民族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海峡两岸学者提交的论文数十篇,为推进对孙逸仙思想的研究和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本刊将部分论文...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和中国历史前进的必由之路;现代化所蕴涵的科学性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历史的借鉴,需要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孙中山对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思想宝库和无穷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9.
温勇 《东岳论丛》2006,27(6):173-177
革命党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化的特殊表现形式,其使命是创建新型民族国家。孙中山的革命党思想就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其主要内容有四点:革命党必须有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符合社会发展主题要求的政治纲领,这就是三民主义纲领;革命党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既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又要以人民群众为力量源泉;革命党的中心任务和最高斗争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同时又要以宣传来感化人心;革命党应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掌握军队的、具有政权功能的政治团体。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铁 《理论界》2006,(10):170-171
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节制资本”的思想,主张发展中小资本,节制大垄断资本,发达国家资本。本文主要探讨孙中山这一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思想动机、主要内容和实施结果等,并指出这一思想末能实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主席早就这样教导我们把孙中山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当作珍贵的遗产来继承,并且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他(指孙中山——笔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怎样从作为孙中山政治思想的一部份的“五权宪法”思想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他留给我们哪些有益的东西,并指出其局限性,对于我们判别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值得我们在学习我国历史遗产时联系实际问题加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的演变朱德新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思想与实践无不围绕“民”来进行,“主权在民”便是他耗费了毕生精力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经历了抽象的“主权在民”到具体的“直接民权”、“地方自治”的思想变化过程,从而将民权主义推向中...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节制私人资本”思想是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学术界大都认为,民生主义即孙中山社会主义是“主观社会主义”,“主观上”或“名义上要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要发展资本主义。”因此,“从学理上说,是错误的和反动的”。它是一种“乌托邦”,是“反动分子的理论”。现在看来,这种评论是值得商榷的。为此,本文想谈谈孙中山关于“节制私人资本”的主张,这对于理解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性质是有帮助的。 “节制私人资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即孙中山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口号?他“社会主义”思想真实涵义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文章指出:孙中山早年考察欧洲时,正值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十分高涨之时,他为时势所趋,考察了欧洲的下层社会,发现了西欧社会贫富悬殊的弊病,为了使中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后避免出现西欧社会的这一弊端,遂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口号。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接受了美国亨利·乔治的“土地国有论”和单一税思想,实际是“平均地权”的又一提法,而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虽然如此,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当时仍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一是表达了他对工农群众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二是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奠定了他后来“三大政策”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研究孙中山生平与思想的论著都认为,孙中山提出的“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中的“政治革命”,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革命”,指的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也就是要把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合并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去完成,因此犯了“左倾”一次革命论的错误。但笔者以为,上述观点有待商榷。何谓“政治革命”,1906年孙中山在《民  相似文献   

16.
孙放 《东岳论丛》2000,21(3):83-85
在孙中山建国三时期的法制思想中,其“训政时期”的法制思想常为学术界人士所抨击,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其一,从“约法”到“训政”,其法制思想的某些变化或差异,只是属于具体操作方面的,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更不能视为倒退。其二,作为从“军政时期”到“宪政时期”之过渡阶段的“训政时期”,体现了孙中山法制思想正视社会现实的科学精神,不是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派轻视人民群众的表现。其三,“训政”的口号为其后国民党中的反民主势力所利用并达到了实现专制独裁统治的目的,这种批评实际上也是似是而非的,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确立决非是孙中山“训政”法制思想的必然产物,两者间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首要的是要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又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的历史发展说明,社会制度的演变往往从维护这种社会制度的思想道德的演变开始。因此,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理应从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又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腐朽思想将长期存在,放弃社会主义教育,诸如极端个人主义等…  相似文献   

18.
论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创建民国、实行议会政治失败后,提出了国民应享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的直接民权的具体方案,以实现主权在民的伟大目标。直接民权是对间接民权的必要补充,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更加完备的民主性,这在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理论。“以党治国”思想,就是这套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孙中山的治理国家理论,对于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有其重大影响。对我们今天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政治体制,仍然有借鉴作用。本文试就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谈些粗漏之见。 一 “以党治国”,按孙中山自己说,就是以党“握权”,“将党放在国之上”。他说:“现在尚有一事,可为我们模范,即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显然,孙中山把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程度,作为衡量“以党治国”实行程度的标准。在以党握权的命题之下,孙中山的“以党治国”  相似文献   

20.
五权分立是孙中山宪法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中华民国的宪法应当确认“五权分立”,即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另立中国固有的考试权和监察权,执掌对官吏的考选和监督弹劾,以克服三权分立的缺陷,补充代议政治之不足,矫正选举制度的弊病。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分立”的宪法思想,是他为了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体而提出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