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乔丽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51-153
分裂句是一种特殊的主谓结构,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分裂句与假型分裂句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同倾向,分析了分裂句所具有的四个基本话语方面的特征:唯一性、预设性、单独的信息结构及状态化。分裂句与假型分裂句由于与预设机制密切相关,成为促进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及信息顺畅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当代英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被动句研究通常局限于句法平面,而忽视了其语篇层面。试以语用为视角,在语篇层面上探讨被动句的语篇功能。被动句属于有标志句,并可分为强制性被动和非强制性被动。作为信息重组的一种语用手段,非强制性被动在语篇建构中具有如下语篇功能:促使信息均匀分布、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保持句式结构平衡、信息焦点凸显、信息焦点对比、话题导入、语势层进。这些语篇功能共同作用于语篇建构,从而确保语篇上下衔接、前后连贯,成为统一连贯的语义整体,以便恰当地传达交际者的语用意图。因而,对句式进行符合语用意图的安排可以被看成是形成句子、选择句式的重要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3.
朱轶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基于以往的文学语用研究,揭示文学语篇的深层语用功能,即认知图式更新。受到元语用意识的驱动,作家通过构建独特的语言、语篇结构及世界图式以更新读者的认知图式,并对其今后的阅读产生长久影响。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法把直接转述(直接引语)和间接转述(间接引语)看成是等量齐观的两种转述方式,规约性地总结了从直接转述向间接转述变换时人称、地点状语、时间状语以及时态等的变化规则。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语篇、功能、认知等不同层面对转述法作了探讨,这些研究对转述句自身在功能和语用层面的剖析还不够深入,没有从语用层面解释直接转述向间接转述转换的理据。从功能和语用两个层面进一步探讨直接转述和间接转述在信息传递上的特征与差异,并从语用层面探索直接转述向间接转述转换的理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曾倩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128-130
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中,转喻由一种普通的修辞格提升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由此引发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转喻的关注,转喻功能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从宏观层面来看,文章认为转喻不仅具有较强的修辞功能和语言学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语用功能和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6.
冯玉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99-201
[摘要]假拟分裂句作为分裂句中的一种,在语言学领域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元语言功能是韩礼德定义的一组高度字符化并且抽象的功能,包括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本文选取假拟分裂句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元语言功能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包括从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机制、认知语言学的数量象似性原则等角度对其进行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7.
于晓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344-346
基于对大量歧义语料的统计分析及歧义句与相关句式的横向比较,文章详细考察了歧义句的语用功能。本文认为:部分歧义句是一种信息双焦点句式,通过这种特殊句式,立体地传达出一个行为过程的前因后果及说话者的心理感受,在让听读者了解一个完整事件的同时也被说话者的心理情绪所感染;说话者要强调动作行为的结果并希望引起交际对象的注意,以期引起对方的兴趣或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篇的角度对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进行了试探性的分析,探讨了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的组织和广告语篇的连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语用预设对广告语言的连贯性施加限制,决定着话语的适宜性和可接受性,同时也体现了话语连贯的经济语则。因此才使得广告语得以主题分明,易于沟通。 相似文献
9.
余玲丽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79-181
从语篇的角度探讨预设在超句结构中的功能.认为,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预设与语篇的连贯性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使话语连贯,语用预设遵循着从左到右信息递增的原则和经济原则;语用预设决定着话语的适宜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0.
杜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19-25
自问自答句是讲话人提出问题但不需要听话人回答,而由讲话人自己提供答语的问句。根据讲话人提供答语的方式,这种问句可以分为提供显性答语的自问自答句(简称显性答语句)和提供隐性答语的自问自答句(简称隐性答语句)。隐性答语句在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的存在是自身特点与这类语篇的特点相互作用,进而相互适应的结果。它在语篇中位置比较灵活,甚至可以出现在这类语篇的篇尾。作为一种非常规的用法,篇尾自问自答句具有独特的语篇组织功能:当它的隐含答语可以从上文语篇推知时,它具有总结-延续功能;当它的隐含答语可以根据常识推知时,则具有总结-突显功能。 相似文献
11.
徐阳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3):40-46
“把”字句是汉语中运用最广泛、作用最显著的重要句式之一,前辈与时贤们对此已经做过不少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对于“把”字句,汉语学界传统的看法多认为是用介词“把”将宾语提前,语义上是用来表示处置义,“把”字后的词语多属于定指的事物,“把”字句的动词不单独出现,即不能是光杆动词。近年来又出现一些新理论,这些新理论很引人注目,他们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把”字句,使研究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12.
话语标记词“well”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The Gadfly文本语料的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作为话语标记词的“well”的语用功能分类为信息缺失标记语、言语行为面子缓和标记语、信息修正标记语、情感标记语和话题起始、转换及结束标记语,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其相应的翻译策略和可行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汉英语祈使功能的转换问题。句子功能包括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与句子相关的范畴,通常情况下,句子功能和句子形式是相互对应的,但在汉英语言中也存在着句子功能和句子形式相互交叉的现象。文章拟结合"句管控"理论,根植于汉语和英语语法事实,对表达祈使语气功能的典型句式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探索句子功能与句子形式的对应与交叉现象产生的内在根源,并且对汉英不同句式表示祈使功能所产生的语用转换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16.
李惠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88-91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是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有效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有助于日常交际的成功,还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作者从认知的角度,主要分析了模糊语言的基本涵义、存在的原因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含糊现象十分普遍,尤其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不容忽视。恰当使用,可使话语缓和含蓄、礼貌客气、灵活有效,更好地改善和维系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语言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的目的。本文从分析语用含义、语用含糊的形成方式、语用含糊的语用功能着手,通过实例阐明含糊语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一步揭示了含糊语的使用是日常有效交际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3):51-53
会话含意 (简称为含意 )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一般含意和特殊含意。当人们交际时 ,交际的环境就可能使句子带有某种言外之意 ,也就是含意。含意的语用原则主要关系到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由于含意是说话者的言外用意 ,含意自然就体现出句子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王美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140-144
语用含糊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它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不会影响语言的理解,而且有着积极的意义。从三个角度论述了语用含糊。首先,讨论了语用含糊的概念;其次,试就汉语文化下语用含糊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认为汉语交际中使用语用含糊的主要原因是面子问题、职业需要和禁忌;再次,从语言交际中的随意言谈和元语用的角度,分析语用含糊的实现方式,认为语用含糊主要通过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和依赖语境两种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