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小说发展到宋代,出现了新的飞跃。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伴随着具有鲜明的商业文化、娱乐文化性质的“说话”艺术的兴盛,一种新型的小说———“话本小说”应运而生,它的产生,使中国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它为中国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正由于如此,宋代话本小说及与之相关的宋代说话伎艺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回顾百余年的通俗小说研究,可谓学人辈出,著述丰富,多有创…  相似文献   

2.
萧欣桥 《浙江学刊》2000,(5):114-117
本文对近年来话本研究两个有争议的问题,即关于话本的定义和拟话本的名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鲁迅所谓宋元说话“仍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的话是能够成立的。但现在人们看到的已不是话本而是话本小说。主张明清拟话本应以明清拟话本小说或明清话本体小说来替代。  相似文献   

3.
凌鹏  孟奇 《社会》2023,43(1):173-202
《茧》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后完成的一部英文小说,具有丰富的纪实与理论意涵。对《茧》的先行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与家庭结构的分析,较少探讨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情感与心态变化的意义。本文通过引入“生活世界”的概念与视角,对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与心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费孝通通过塑造宝珠的形象,展现了他理想的中国现代个体的诞生过程,即,现代个体在家(即“茧”)与工厂的意义重叠与张力中得以真正成长,随之确立的是基于现代个体而成立的新的生活世界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家既是个体的养育之所,也是个体的动力之源与安居之所。王婉秋的形象则展示缺少真实的家的个体可能呈现的纠结状态。这两个形象的对照,真正揭示了费孝通所理解的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复杂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张慧禾 《浙江学刊》2007,(4):220-222
南宋定都杭州,令杭州人的地方优越感急剧攀升。这种优越感也反映在杭州小说创作领域。宋元临安话本大多就地取材,故事发生时间多为南宋高宗、孝宗时的繁华时期,体现出难以抹灭的“帝都情结”。到了明清,杭州城市地位下降,使得南宋帝都的人气兴旺、经济繁荣成为杭州人美好的回忆,前期已有的“帝都情结”,逐步延续为追忆帝都之情结,这在杭州拟话本小说中体现尤甚。  相似文献   

5.
话本小说与禅宗下火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火文是火葬仪式上僧人为抚慰亡灵、宣扬佛法而诵读的一种韵文,它被完整地保存在宋元时期的多篇话本小说中.事实上,禅宗语录中的下火文是宋代(尤其是南宋)新兴的体裁,它逐渐得到僧人们的重视,文学表现也日益丰富.宋元时期的民众喜欢将这种文体当成"戏拟"的对象,以宗教体裁反映世俗内容颇具嘲讽效果.下火文的普及与其说唱特性,使得它进入"说话"这种口头文艺更为便捷.而随着禅宗衰歇等原因,明末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中,下火文彻底消失了踪影.  相似文献   

6.
一部日本畅销小说,翻译进来,几家出版社出了不同译本,每一译本又连续印刷数次,这在不太景气的中国小说界,可谓火爆。小说在出产国又被一位大导演拍成了电影,据称这部描写“男女爱至极点”、“横扫日本票房热卖作”的影片,被读者投票评为日本“五大最佳电影之一”。传入中国后,虽未公开上映,但盗版VCD片却铺天盖地,读小说者再欲先睹为快,或 购或借碟片,以求读小说时的印象转变为屏幕上鲜活的影。这部小说名为失乐园(LostPar-adise)》。 事情刚过去一年多,但失乐园现象却历旧而弥新。大凡人过青春期,由…  相似文献   

7.
试论南宋浙东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东是中国史学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史家辈出,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对南宋浙东史学的研究,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试论南宋浙东史学》一文,系统论述了浙东史学的历史渊源及南宋浙东史学的分支、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史料翔实,立论也有新意。  相似文献   

8.
重评陈亮历史地位———《陈亮与南宋浙东学派研究》读后感姜鹏南宋浙东学派的功利主义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在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下,道学家们空谈着道德性命理气之类的问题。而以吕祖谦、陈亮、叶适诸人为首的浙东学派却以其独特的思维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问,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曾扬华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在群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四部小说,也是学界研究最勤、同时也似乎是歧见最多的几部小说。一时间要做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叙事传统是华人学者继抒情传统后建构的又一理论话语体系,集中展现了海外学界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中国性发掘和现代性建构。早期中国叙事传统主要围绕小说文本和小说史研究,开拓了前叙事学阶段的中国小说传统,逐步实现了由文本研究向理论体系建构的转化;20世纪70年代,王靖宇、鲁晓鹏等人征用西方叙事概念,在与西方叙事传统的比照中重构了中国小说叙事理论,描绘出一条从历史性到虚构性的理论体系;高友工、黄卫总、顾明栋等人则从单一的西方叙事概念中挣脱出来,拓展了中国叙事传统的多元可能性,揭示出其跨文类的抒情性和跨文化的非西方性。华人学者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抒情传统的纠正与补充,而且共同促进了本土中国叙事传统研究及世界叙事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敦煌学”中最具特色,最引人入胜的研究材料是讲唱文学作品。在敦煌讲唱文学作品发现以前,许多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都难以有确定的回答,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始原问题即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各家众说纷纭,笔者完全同意敦煌话本小说就是白话小说来源的观点。本文的目的即在于考察敦煌话本小说之叙事模式的定型过程。笔者认为敦煌话本小说受到变文的至大影响,但是韵散结合的变文不等于敦煌话本小说,变文演变为散文为主的敦煌话本小说的过程中必定接受了另外的叙事模式,这就是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以散文为主的说故事。因此,敦煌话本小说之叙事模式应是中国传统的说故事与变文叙事模式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长与善郎与中国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立善在日本近现代文坛上,长与善郎(1888-1961)是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剧作家和小说家。他自幼年起,便在其父的训导下,开始学习《论语》等中国典籍,从而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打下了较为坚实的汉学基...  相似文献   

13.
温庆新 《学术交流》2023,(5):168-179
基于史学本位视域,钱谦益以“说部”指称子部“小说类”,以“征信”为评判的首要依据,将“稗官说家”并举强调“说家”可资存“史”的价值。钱谦益有关“说家”的认识并非聚焦于子部小说的形态与本质,而是着眼于史学价值。这与其强调为“文”应关乎“世运”的认识相一致,亦是《绛云楼书目》对“小说类”进行作品归置的指导。陈景云对《绛云楼书目》的小说注解亦以“征信”价值为准绳,表明钱谦益的小说批评思想得到后世学者的认可与发扬。而《绛云楼书目》从史学视角的考察思路与《四库全书总目》从政教视角考察的思路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并不尽相同,以至于彼时关于“小说(家)”的评骘意见多有扞格之处,却也推动着时人关于“小说家类”批评的多元探索。  相似文献   

14.
薛克翘 《南亚研究》2002,(1):69-72,90
宋代民间有“说话人”,“说话”就是说书、讲故事。“说话人”讲故事所依据的底本被称为“话本”。其实 ,如果抛开“说话”的形式而单从文字看 ,“话本”是小说的一种 ,是当时流行于民间的白话小说。宋元时代的话本 ,分为“小说”、“诗话”、“平话”和“词话”等数种 ,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含义 ,但都可以笼统地称之为话本。大约到了元代 ,人们开始把宋代旧编和元代新编的讲述历史故事的话本 (即所谓“讲史话本”)称为“平话”。“平话”中的“平”字 ,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解 ,一种认为“平”即是“评”,“平话”即是“评话”,“讲说历史故事而加…  相似文献   

15.
杭州是南宋都城临安所在。因此临安城、特别是皇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深为学术界注重。本文利用大量的考古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对南宋皇城南城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论点充分有据。现特此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新近发现一部我国久佚的清代长篇艳情小说《姑妄言》。此书中国仅周越然曾藏有一残本。周越然。浙江吴兴人,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上海的藏书家,在明清小说研究方面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以书话、随笔、论文等形式,不仅为后人保存了一批孤本、善本小说资料,而且提供了足资研究者重视和参考的学术论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杭州古代园林仿灵隐飞来峰造园的文化现象,指出在南宋时代这种造园文化也被定都杭州的南宋皇家所偏爱,推动了南宋造园叠石为山的流行.这有助于解答长期以来中国园林史中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即为什么在世界各国园林中只有中国园林出现了叠石为山这种造园手法.仿灵隐飞来峰造园是杭州园林的重要特征,也是启发中国园林叠石为山的重要源头,需高度重视灵隐飞来峰独特的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文学史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一个文学史家的著述20年之后,甚至是在10年之后,不被人们看成是陈旧得可笑、散发着时代偏见和派系成见,论证依据很不充分的,已经很少见了。这是否是文学史职业的一个宿命?从事文学史著述是否注定要领受被遗忘、被推翻的命运?文学史家曾经沉醉于其中的那些陈述,那些真知灼见就注定会被当成是信口开河?也许我们也可以举出另外一些例子,如勃兰兑斯、丹纳,然而他们的命运又能好多少呢?换而言之,文学史家的职业其本身还是值得思索一番的问题。文学史家何以有权对历史说话,应该怎么说话,说什么话?他代表他本人说还是代…  相似文献   

19.
由何忠礼、徐吉军两位先生所著的《南宋史稿》一书已于1999年4月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此表示祝贺。两宋立国三百二十年(960~1279),其中,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南宋一百五十三年,刚刚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是隋、唐封建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但是,两...  相似文献   

20.
势成鼎足的三说及其由来通常所说的“唐僧取经故事”,是以“取经烦猴行者”为其标志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作为文学巨著《西游记》的先导,考察其成书年代,事关“取经烦猴行者”故事产生于何时。这是文学史上应予弄清而又尚未弄清的问题。宋元说、南宋说、晚唐五代说,当前势成鼎足,先对三说作一反思,也许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结论。认为《取经诗话》成书于南宋或宋元之间,这是文学史家们的普遍看法。试以当前几部有影响的文学史而论,断其成书于南宋者,有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六省市十一院校编《中国文学简史》等;断其成书于宋末元初者,有刘大杰《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