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历史上的两次“猴子审判”相映成趣,两者都涉及自由教育原则,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第一次“猴子审判”借助自由教育原则帮助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入美国学校课堂,而新版“猴子审判”却在自由教育原则下试图用“神创论”和“智能设计论”取代进化论。“猴子审判”向美国自由教育原则提出了挑战,迫使对自由教育原则进行现实反思。  相似文献   

2.
章太炎借助日译西学,以“旁征博引”的方式对德国哲学进行了批判与吸收。他分别以“无神论”、“自我”自由和“俱分进化论”对“神”(上帝)、“强权”和两种进化路线加以批判,却对康德的“物自体”、叔本华等人的个体意志自由和哈特曼的善恶论等概念、范畴有所吸收。而且,当时他的俱分进化论与严复等人的观点并非针锋相对,却多吻合。  相似文献   

3.
“量刑差异”是刑事审判中一个常见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官的心理因素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实的刑事审判中,案件的社会结构如案件发生的社会情景、诉讼参与人员的各种特点与反应等,无时不在刺激着法官的审判心理,从而导致法官的心理失衡和随之而来的“量刑差异”现象。这严重地破坏了刑事司法的平等性原则。此现象虽然很难避免甚至无法在根本上消除,但却能通过对刑事司法作相应制度和技术上的改革来尽量减少它的发生,从而使刑事审判向着“相同案件做到相同处理”的刑事司法理想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4.
与压力同行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两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其中一只被捆在板子上,另一只则可以自由活动,笼子里还有一根控制电击的棍子。在实验中,两只猴子都不断遭到电击,但那只能自由活动的猴子只要推着棍子,就可以避免一次电击。过了不久,人们发现被捆住的猴子安然无恙,而那只能够自由活动的猴子反而得了胃溃疡。原来,被捆住的猴子由于无法逃避电击,只有接受现实,反而心安理得;而自由活动的猴子,却整天提心吊胆,心理压力过大,终于导致疾病。有人说,心理压力是魔鬼与天使的混合体,一方面过重的心理压力会引起身心的疾病;另一方面,在心理压力之…  相似文献   

5.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极少数人,是美国“自由原则”的热心散布者。他们打着“自由”的旗帜来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颇有蛊惑力和欺骗性。为揭示其实质所在,有必要研究一下美国“自由原则”的历史与现状。一  相似文献   

6.
以“邓玉娇案”为视角,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从舆论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促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良性互动,进而指出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尊重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使得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在各自领域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求知”被看成是塑造“君子”理想人格所必备的美德,因而深入地探讨了人愚智的成因,揭示了“求知”源于人生命的自由意志;探讨了人的知识智慧形成的先天素质和后天习染等问题,指明智慧与道德是形成理想人格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坚持了知行统一观;在坚持社会进化论和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把“开智”与强国统一起来,提出了“民智者,富强之源”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8.
猴王情结     
郑永 《北京纪事》2014,(2):77-78
近千只猕猴在山谷中自由地跳跃、玩耍,还不时和人近距离接触,俨然猴子和人成了亲密的同伴。这是在房山七渡的“花果山”看到的一景。只要来过“花果山”,都会联想到猴王张随生。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张随生就开始自主经营,首先致了富。4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七渡附近的山上有野生的猴子,就是这条消息,使他的后半生和猴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以文化战争为切入点,以批判的眼光考察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大学内外保守派和自由派关于自由教育和人文学科的“衰落”、“肯定性行动”、“价值相对主义”以及“政治正确”原则等方面的思想交锋和实践较量,揭示了美国高校内部存在的深层次分歧与危机,并对美国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刑事审判作为实现“正义”的一种方式,具有多义性。从审美的视角分析,刑事审判蕴涵多姿的美:既有建筑美、音乐美、仪式美、人格美等形式表征,又有正义美、和谐美、自由美、悲剧美等内在要素。刑事审判的审美价值在于用审美的视角去发现诉讼法的形体、理念、精神和司法活动中的美,并为刑事审判的建构提供某种可以参照的美学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陈序经早年受到过严格的美国社会学知识的系统训练,具备较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问题的能力。他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辩证法、多元论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原则立场与“语源分析”的方法,为其从事文化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与论证方式。由于深受美、德社会学、人类学的陶染,陈序经以辩证法、多元论与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审视进化论、传播论与批判学派,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以辩证发展观与文化多元主义为中心的“新进化论”思想。“新进化论”是陈序经文化学的基础,是他探寻人类文化发展以及破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一般法则的理论。也正是由于其价值取向的限制,陈序经的文化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虽然起源于自由教育,但并不是对自由教育的简单移植,而是立足美国本土文化进行再创造的历史产物.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启示我们,只有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依托本民族文化,以时代趋势为导向,以本土化为原则,通过政策的顶层设计,才能真正建构一套具有自主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从而为培养合格公民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李希光“新新闻教育”的成功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新新闻教育”主要以培养人文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实践能力为理论精髓。“新新闻教育”模式是新闻教育改革中的“这一个”,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标本意义的成功案例。指出李希光教授以其特有的“三栖学者”身份、以“找故事”为突破口,用一种崭新的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进化论在近代传入中国时,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新文学先驱们的救亡情结使得西方进化论的渐变思想发展成了近代中国"单向直线的一元整体思维".在这种新胜于旧、"后胜于今"的思维模式之下,五四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文学都染上了浓重的激进色彩,其中文学表现得尤为突出.从作家到作品,从理论到实践,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我们都能感受到新文学激进昂扬的主旋.  相似文献   

15.
美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评述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虽然美国大学在自身的发展中创造了自己的传统——实用主义倾向,但也保留了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那种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古老传统。现代大学引入中国后,由于近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西方式的大学理念很难在中国被完全继承和发展,其中包括西方大学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研究美国大学文理科学生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能为我国提供许多宝贵的借鉴,使中国大学教育逐步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胡适的文学思想对中国新文学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起了开路和奠基的作用,其据以立论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科学进化主义以及中西文化、文学史比较研究的方法--由此奠定了他的文学观的第一块理论基石"历史的文学进化观念".他描述的"文学进化"的规律是语言形式的进化;不同民族文化、文学间的交流碰撞,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胡适与"重质轻文"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相反,更强调语言的变革对于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一观点极具实践价值.胡适文学思想的局限性是过分讲究"实用"而理论含量不足;过分强调向西方文学学习,而对本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具体性和丰富性的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起源于博雅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专业教育、科学教育和社会实用知识的冲击,其课程内容和实践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尽管如此,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在维护本国文化、促进民族融合的精神上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础,是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核心课程是其主要的组织形式。各个大学的历史不同、条件各异,决定了不同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从而使得各具特色的核心课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考察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及核心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可以看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强调了要立足基础知识的信念,贯彻了服务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两个较为常见的概念,而两个概念究竟有何区别却无定论,且在使用时普遍存在混用的现象.对比对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界定,甄别"保障"与"保证"各自适用的不同利益群体作为主客体时的情境,以及分析"Quality Assurance"译文的贴切性,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更好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过程哲学视野下的博雅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怀特海过程哲学为视角审视博雅教育。怀特海过程哲学主张,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的过程构成的网络,我们是这个网络的组成部分。世界上每一现实存在物都在生成和消亡,生成是潜藏在所有事物之中的终极事实。怀特海还把这种终极事物看作创造性。创造性是标志这种终极事实的共相之共相,是新颖性的本原。宇宙因而是向新颖性迈进的创造性进展。新颖性还内在地与自由相联系。以过程视角审视博雅教育可以看到:博雅教育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应当不断丰富和发展;博雅教育应当注重价值观教育;博雅教育应当是终身教育、创新性教育、自由式教育和爱心教育,并应当十分重视美学教育,以培养和造就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在实施博雅教育活动中不应当把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也不应当把博雅教育简单地等同于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创新性和过程性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