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立和完善经营者长期激励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建 《管理科学》2003,16(4):88-93
建立并完善经营者长期激励机制,对于解决两权分离所带来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完善现代公司制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遵循长期激励机制设计的思维模式,发现现行激励机制的弊端,我们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经营者长期激励机制.比较而言,在现阶段,EVA激励机制代表了现代公司制企业制度中激励机制的长远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尽管金融投资与实物投资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区别,在对金融投资研究中形成的现代资本市场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对实物投资仍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实物期权方法是金融期权定价理论在实物投资中的应用,并被广泛应用于项目评估中.金融期权则是风险对冲工具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金融期权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出发,探讨了实物期权管理投资项目风险的思路,并通过构造算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投资机会具有期权特点。本文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实物期权投资中的最优合同设计问题。考虑一个委托代理制的企业,委托人拥有推迟项目投资的期权,授予代理人执行该投资期权。信息不对称下,代理人有隐藏信息转移现金流的动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委托人设计合同,在该合同下,代理人将揭示真实的信息。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分别建立实物期权模型,得到了委托人设计的最优合同。并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如下的主要结论,信息不对称下,与信息对称相比,高成本的项目投资时机推迟,低成本的项目时机提前,投资期权价值减少。委托人的期权价值随着审核效率的提高而增大。当代理人越没有耐心时,委托人的期权价值越大。本文的研究为现实中的委托代理框架下的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战略投资机会可共享可延迟情况下,引入投资成本、未来投资收益率及其波动率、投资延迟损失率、竞争企业之间的相关度等比较容易估算的假设变量,构建实物期权分析框架,量化分析企业战略投资的相对收益率区间、投资时间、投资的两阶段博弈概率.通过模型推导与数值分析,检验各假设变量的变化对投资时机的影响.最后,运用我国二家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决策的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代理冲突下企业多元化投资行为的实物期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实物期权的方法,本文分别建立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时的负债企业多元化投资模型.通过两种决策目标下多元化投资政策的比较,分析了负债代理下股东存在的投资决策非最优化问题.结果发现,若负债企业在投资前后都不存在债务风险,股东的投资决策将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若投资能使债务由无风险变为有风险,企业将过度投资;若投资前后都存在风险,企业将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6.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实物期权最优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描述了实物期权投资者和经营者价值函数,分析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实物期权的最优投 资决策.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实物期权经营者对于项目价值信息隐匿,这是一个具有逆向选 择的委托代理问题. 设计了以实物期权投资者利润数学期望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投资和数量折 扣作为状态方程的最优控制问题. 应用极大值原理推导了实物期权最优投资和数量折扣的求 解方案. 最后,进行了实物期权最优投资的仿真实验,验证了实物期权在项目投资问题上的分 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激励机制、投资项目与经营者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激励机制决定了经营者的努力水平。本文通过对Holmstrom&Milgrom模型的扩展来考察了两种激励机制下经营者在项目投资中的行为,证明了投资项目与激励机制以及管理的层次性与激励机制的层次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纳入相对业绩的经营者激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涉及多解释变量的经营者激励模型,对委托代理理论进行拓展研究,评析纳入相对业绩前后经营者的激励效果,从理论上论证了建立纳入相对业绩标准的经营者长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同时经验数据的分析表明,经营者相对业绩评价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但相对业绩-报酬紧密联系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相似文献   

9.
不确定环境下新技术投资策略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企业关于可升级换代新技术的投资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投资分析模型,模型有完备的解析解.阐述分析了企业可选择的五种基本投资策略,这些策略充分考虑了隐含的期权价值,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朋  刘善存 《管理学报》2005,2(6):733-738
投资组合保险管理策略对于投资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在理论上提出并分析了有借贷限制和跌幅限制的动态合成看跌期权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给出了基于股票价格定期调整的投资组合表达式,针对我国市场选取6只股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动态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能够有效地规避下方风险,并且能在股票价格上升时获利,为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策略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优化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任务之间存在可替代性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机制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对相对激励强度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表明,委托人对于重要性高的任务的激励力度应高于重要性低的任务的激励力度;同时,委托人对于不确定性较低任务的激励力度也应大于不确定性较高任务的激励力度;而随着两任务可替代性的增强,这种较高的激励力度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的策略延迟行为对众筹项目的定价以及激励决策的影响。策略延迟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自动按照估值在相应阶段投资,并且部分投资者会刻意延迟投资来搭便车的行为。本文采用了一个两阶段模型来刻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进一步对比序列到来模式(投资者没有策略延迟)与同时到来模式(投资者有策略延迟)中的贝叶斯均衡。研究结果表明,当发起人采用价格激励的方式提高成功率时,投资者的策略延迟行为可能会影响最优的激励策略。当存在固定目标约束时,如果投资者没有策略延迟行为,发起人应该激励前期投资者,通过弥补他们等待成本的方式提高成功率;反之如果投资者出现策略延迟行为,对项目估值较高的投资者会自动在前期投资并且愿意承受更高的价格,此时发起人应该反过来激励后期投资者。当不存在目标约束时,不论投资者是否有策略延迟行为,发起人都应该始终激励前期投资者以获得更高的成功率以及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训  曹国华 《管理工程学报》2008,22(2):107-111,116
传统委托-代理模型都是建立在代理人纯粹自利假设基础上的,本文将公平偏好理论融入传统委托-代理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委托人雇佣公平偏好代理人情况下的最优激励机制.研究表明公平偏好因素改变了传统委托-代理模型的许多结论,传统委托.代理模型仅是本文所建立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挣值的项目管理多业绩指标激励合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EVM中两个基本业绩测度(计划差异和成本差异)建立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项目管理模型,并给出确定合同参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给出了最优激励强度之间的关系:当代理人两种努力相互替代(互补,独立)时,相应的激励强度之间也存在着替代(互补,独立)关系。最后,分析了外生参数的变化对这种替代(互补)关系中的替代(互补)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激励强度之间的替代(互补)程度随着代理人努力之间的替代(互补)程度、代理人风险规避程度和代理人用于降低实际成本努力的边际相对风险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代理人用于提高挣值的努力的边际相对风险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企业集群内部技术创新扩散的特征和活动进行分析,揭示了企业集群在保持创新扩散持续性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利用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搭建起企业集群内部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框架,借鉴"锦标机制"方法构建了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模型并对其加以分析,得出相关激励制度为企业集群整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企业与员工双方都以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所以当企业采取对产出按比例分成的报酬机制时,会导致双边道德风险,从而使员工实际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工作努力程度以及企业的实际相关投入力度都低于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力度.如果企业能够采取另外一种报酬机制,使员工拥有完全剩余索取权,就能够使企业与员工都选择社会福利最大化时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工作努力程度以及相关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7.
如何激励企业的经营者为股东的最大利益而努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解决经营者的激励机制问题,本文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营者激励机制的设计中同时考虑了经营者能力和相对业绩比较等因素,使得经营者激励机制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努力成本、相对业绩比较、风险厌恶程度等,影响经营者的激励合约。  相似文献   

18.
下属隐性信息的获取是确保上级决策者有效决策的一个重要基础,现有的研究未能解决隐性信息获取的效率问题与预算平衡的两难问题。本文通过确认决策者的作用,在分析模型中引入决策者成本,并借鉴政府征收"所得税"的思路,不仅解决了隐性信息获取的真实性,而且解决了原有方案未能同时兼顾的预算平衡、利润最大化以及向下属转移损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