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趋严峻的高校师资"近亲繁殖"现象阻碍了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成为高校发展的桎梏。特别是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教育思想落后、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限制,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要防止地方高校"近亲繁殖",笔者认为政府应从政策上要"扶",学校从人事制度上要"防",从人才机制上促"远",从招生就业体制上要"改",从科研团队上鼓励"杂",如此,方能促使地方高校的教师队伍"远缘杂交",使大学回归学术本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拙文《大学"去行政化"论纲——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一)》的姊妹篇,也是笔者正在写作的《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系列评论之二。 本文所谓"去GPD化",是针对目前高校盛行的盲目追求所谓"论文"发表数量这一"学术GDP"现象而言的。此处的"高校科研",除非特别说明,主要是指人文学术与社会科学研究(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应侠  李永发 《江淮论坛》2011,(2):161-165,155
独立学院发展已经进入了规范办学时期。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计划用5年的"过渡"期,引导独立学院向"撤"、"并"、"转"3个方向发展:"撤",即被市场淘汰,自生自灭;"并",即被收归到举办高校,成为其中一部分;"转",即脱离举办高校真正独立为民办高校。然而,现有独立学院形式千姿百态,切忌单一思维与模式进行规范,应该根据省情、校情不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多元化发展:既可以演变成私立大学,又可以转换成公立大学,还可以发展成国有控股或民营资本控股的股份制大学。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的权威说法,中国高校科研能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五[1]。对此官方说法,学者们感到"无奈而悲哀",因为"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科研能力的评价方式,造成‘学术泡沫’炫人眼目与‘学术垃圾’堆砌如山"的现况[2],  相似文献   

5.
高校全员育人机制是高校为实现全员育人目标使德育机构和根据高校德育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制定的高校德育制度的有机结合。研究高校全员育人机制是为提高高校德育组织及所有教职员工活动的有效性,实现高校德育目标高校全员育人机制创新主要表现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体化、制度化",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余秉颐 《云梦学刊》2011,32(4):11-12
学术大师在学术领域都是有"立"有"破"的。首先要说明,此处所谓"立",指学术大师在学术上提出的有价值的新理论、新学说,无价值者不属于新理论、新学说,自然也就不属于"立";此处所谓  相似文献   

7.
尹玉吉在《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大学学报无需担心"同质化"。"同质化"等于无"特色",克服"同质化"就是要有特色。1.作为学术成果载体的大学学报不需要特色。学术是研究社会、人类、自然界现象及其背后规律的人类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特色,要凸显"优质性"、"独特性"和"创新性",必须做到:科学定位,找准特色;充实内涵,强化特色;学科建设,体现特色;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科学管理,保障特色;总结升华,凝炼特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才能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多校区高校的诞生和发展,其安保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校区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后勤社会化的影响扩大,"权""责"不对等加大安保工作的难度,保卫机构自身问题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为进一步夯实高校安全稳定基础,安保工作要不断推进校园综合治理,提高学校安全稳定度;与多部门相互配合,规范管理,共同应对后勤社会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努力实现"权""责"对等;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机构设置,加大投入,提高安防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孔孟到董仲舒所论的"智",都属于道德论范畴,即智德,而忽略了其作为一种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品质。受其影响,东汉名士重智德,以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诠释"智",其特征是:孝亲忠君;行"仁义",明是非;从善如流,嫉恶如仇;知人、举贤,识善,荐善。汉魏之际,士人以智谋和才能定义"智",由重智德转向尚智能,其特征是:智为德之帅;激赏"识度";摒天命,骋智力。这一转向导致作为魏晋玄学主题之一的"才性四本"成为热议。才性四本论不仅有重大的政治和学术意义,而且开启了魏晋时期人文思潮中对人自身才能、价值的认识和把握的思想解放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