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东尼·吉登斯是战后时期英国主要的社会学家之一,对经典社会学的诠释奠定了吉登斯理论体系的基石,马克思的社会思想是其主要的研究视域。吉登斯通过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隐含的内在张力的探讨,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以往社会是一种断裂,生产力发展并非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是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相互作用,在不同社会形态中起到不同作用的结果。吉登斯资本主义分析的很多重要思想来源于马克思,说明马克思理论所具有的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从凯恩斯主义到“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枚 《探求》2003,(3):17-20
本文试图从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探索西方“第三条道路”的历史渊源和哲学继承性。指出“第三条道路”是凯恩斯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化历史条件下的新的融合,“第三条道路”吸收了它们的合理成分并加以改造,它不仅扬弃了“老左派”的理论,而且摒弃了“新右派”的观点,走的是一条“中左”的路线。  相似文献   

3.
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理论与政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华民  宋祥秀 《社会》2006,26(6):138-138
20世纪90年代,在福利国家危机重重的背景下,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超越构想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首先解构了后传统社会,由此而提出了六个面向社会框架的超越构想;其次,吉登斯将社会福利模式的超越构想嵌入到社会框架中,界定了外部风险和人为风险,由此而提出了消极福利转化到积极福利的超越构想。借鉴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的超越构想,本文反思中国社会政策,提出了中国社会政策的新社会框架,即责任提倡、多元部门发展、社会政策议题对话等,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模式转化与社会政策改革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通过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否定了社会主义;同时,又通过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单向度"的批判,否定了资本主义。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提出了他的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思想。即通过意识革命、本能革命,重新塑造以社会最低阶层为核心的革命主体,通过"主动挑衅"和"大拒绝"战略实现对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朱旭红 《浙江学刊》2006,(4):141-145
无论是当年的伯恩施坦主义还是当代的"第三条道路",都是欧洲社会党针对资本主义在相应的历史时期发生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所做出反应的产物.尽管时代不同、修正的直接对象也不同,但是,两者在理论内容和特点上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和很强的历史连续性,可以说,当代"第三条道路"是伯恩施坦主义的当代承接和进一步发挥.同时,两者也存在着足以相互区分的深刻差异,正是这些深刻的差异,使得当代"第三条道路"相比较伯恩施坦主义更加进一步地偏离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欧洲社会民主党是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克服自身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难题 ,以应对 2 1世纪的挑战 ,社民党正面临着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和调整。作为这种变革和调整理论基础的“第三条道路” ,是当代资本主义经过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和注重市场调节的“新自由主义”两个发展阶段后 ,社会民主党寻求新的经济和社会平衡点的探索。本文认为 ,“第三条道路”的出现代表了西方国家在现有制度内进行探索和改革的一种方向 ,成为东西方“冷战”时代紧张消解后的一种新的政治选择 ,并使之成为“全球化战略”的基本纲领  相似文献   

7.
张素蓉 《社科纵横》2011,(11):53-55
"第三条道路",是在后冷战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出现的,这个时代发生的诸多变化与"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条道路"实施十多年来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效,但它的理论仍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陷,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我们需对之加以客观分析,以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吉登斯的视角来说全球化的重大结果之一就是人类进入了风险社会,关于风险社会的实质,本人更倾向于它是资本和私有制在全球无限扩张的结果,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在全球的表现,本文就是在风险社会的视域下,客观展现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进而从哲学的角度加以把握,以此判断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向不会进入西方所谓的全面风险社会。  相似文献   

9.
郭强 《创新》2013,(3):5-9,15
行动的时空结构问题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吉登斯在其社会结构化理论中提出了关于社会行动的时空模型。研究在行动的结构中时间与知识的连接,必须对吉登斯的行动时间性模型进行改造,而改造其实质是知识化的结果。对吉登斯空间模型的知识社会学改造可通过三个学术追问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多元化”、“超阶级民主”、“社会改良”和“全民党”等观点进行了剖析,认为这是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分析了社会党国际所主张的“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模式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1.
山小琪 《唐都学刊》2005,21(3):79-81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标识着与传统社会的断裂,现代性有四个基本的制度性维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军事力量和监控体系;现代性所引致的全球化也有四个维度,而现代性与全球化交织的现代社会有着不确定的风险,激进卷入的四种社会运动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光明的前景。吉登斯的理论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西欧社会民主主义近十年改革转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迫于时代变化导致的生存压力和发展压力,西欧社会民主主义进入了一个明显的改革转型期.第三条道路是这一转型的重大尝试.随着第三条道路受阻,改革转型也变得磕磕绊绊,曲折艰难.但由于趋势已经形成,社会和自身的变革仍在社会民主主义中持续.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把当今时代表述为"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作者把当今时代表述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竞争,经过反复较量,逐渐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和其自身的矛盾。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只有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使人类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角看,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有四个特征:通过"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概念把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问题主题化,通过"后工业社会"概念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空间问题时代化,通过"回归宗教"和"公众家庭"解决方案将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介化,通过"第二图示"将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微观化.这种时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观的文化哲学阐释呈现了贝尔独特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既有助于我们理解贝尔这一思想的深刻性和局限性,又有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围绕着"人类创造历史"命题,吉登斯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发展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他把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分为"前历史"、"历史"和"历史性"三个不同阶段,分别对应于部落社会、阶级分化社会和现代社会三种社会类型,并把"人类创造历史"的起点放在了启蒙运动.他认为,只有在启蒙运动以后,人类才真正谈得上对历史的"创造",此前的所有社会类型都只是在时间中"度过"的社会.以这种观点为基础,通过建立起著名的"结构化理论",吉登斯对人类创造历史的方式进行了细致的说明.从总体来看,吉登斯的诠释扭曲了马克思的本来含意,其理论内部也隐含着难以弥合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尔库塞关于发达工业社会的“单面性”的基本论述。作者认为这一理论的提出,旨在揭露、批判当代资本主义采用新形式对人加强奴役与压抑,具有积极意义。但他站在弗洛伊德主义立场上,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龟缩成人性的压抑与反压抑的矛盾,并把“单面性”看成是超社会制度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马尔库塞关于社会“单面性”根源的理论。认为其中提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值得研究的新现象,所论不乏合理因素,具有现实感,但其基本结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悖。第三部分论述了马尔库塞关于“单面社会”革命前景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新旧政治活动范式的比较,奥菲论证了新社会运动是化解福利国家矛盾、解决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有效途径,并最终强调抵制和阻止资本主义合理化过程进一步盲目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将超越现代传统社会运动而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从新社会运动所关注的主题、行动者、行动的模式以及价值意识上来讲,奥菲视域中的新社会运动以民主化、交往形式以及集体认同为其政治目标,因而属于认同政治.  相似文献   

18.
对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发展的亚非国家的社会经济进步来说,都市化的过程具有代表性.分析亚非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可在其中划分出某些部分,其中最为独特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准传统部分.必须指出东方国家直接形成都市化过程的3种因素:工业化、第三部类的发展和农业人口过剩.前两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是特殊的因素.它们反映了提高劳动生产力,特别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普遍趋势.这使愈来愈多的人口脱离农业生产,并集中在"城市"的经济部门.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一股思潮,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思考。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马尔库塞最先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和技术制度提出激烈的批判,以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马尔库塞的理论传统,对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引起的危机表现形式作了重新思考,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力图寻找一条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既有合理性又有不合理性,这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意大利,曾经流行的关于危机文化的重要论点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1)所谓危机文化是指正在衰落的文明。1923年,C.马拉帕尔特写道:“意大利正在经历的不是一个民族的危机,而是一种文明的危机。”关于当代世界以及整个欧洲危机文化的这种悲观主义观点并非产生于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而是早已有之。如果说在经济大危机之后,超越资本主义和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寻求第三条道路成为一个实际的问题,那么应该指出,早在1918年,A.兰齐洛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