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品种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成功,矮秆,株高8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叶片上冲宽长,深绿色,株型紧凑,分孽特强,高抗倒伏和小麦的三诱病,中抗纹枯病、白粉病。中羝品种后期落色好。穗型宝塔瓶状,穗粒数100—120粒,千  相似文献   

2.
小麦抗倒性评价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倒性不同的11个高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力学分析和根量测定,提出了"小麦品种倒伏系数"的概念.经应用于品种抗倒性的评价,证明"小麦品种倒伏系数"综合考虑了植株的高度、重量、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等因素的影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品种抗倒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与品种抗倒性关系最为密切.探讨了提高品种抗倒伏能力对提高产量潜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了不同浓度铅离子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宿70141、宿553和宿7078为供试小麦品种,通过播种和发芽试验研究了铅离子对小麦萌发的影响。[结果]在同等浓度铅离子胁迫下,宿7078的发芽率和出苗率相对较高,且其根系最发达;宿7078和宿553比宿70141的叶绿素含量高,说明这2种小麦的光合性能比宿70141强;宿7078的脯氨酸含量最低;3个供试小麦品种中宿7078 M DA含量最低,表明宿7078对铅离子胁迫的抗性最强。[结论]铅离子明显抑制小麦的萌发;宿7078的抗逆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一)品种来源:由北京大北农集团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采用麦类细胞工程技术培育成功的小麦——黑麦 IBL/IRS 易位系新品系。兰考906已于2000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定名为“豫麦66号”。(二)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株高75cm 左右,株型紧凑,直立挺拔,根系发达,高抗倒伏;对白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52F1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原名:中抗杂5号、GKZ中杂A49-668),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育成,属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春棉品种,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适宜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和北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黄河流域棉区轻病区作春棉品种种植。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02—2003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224.7公斤、89.8公斤和82.7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41的110.4%、107.9%和106.5%。籽指10.…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麦"家族"中最近增添了新成员,这个取名为"新冬34号"的小麦品种极耐盐碱,亩产超过了400公斤。在新近的生产试验中,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多年选育的"新冬34号"表现出较强的抗盐碱特性和明显的丰产优势,平均亩产达到403.32公斤,在参试品种中位居第一位,比中国干旱区首个耐盐冬小麦品种"新冬26号"增产6.89%。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  相似文献   

7.
86(79)是豫东农展中心主任,小麦育种专家沈天民等历经29年以“86—178”为母本,11013为父本杂交培育出的一个大粒、高产、优质小麦品系。经连续三年品系产量鉴定,亩产均超过600公斤。经河南农大实验中心分析:该品系含蛋白质16.23%赖氨酸0.39%,湿面筋49.5%,干面筋15.4%,属高蛋白、高赖氨酸品种,品质特优。86(79)属半冬性(偏春性)中熟品种,株高80厘米,叶片宽、短、半上举,  相似文献   

8.
1、李景文:我住安徽亳州市大李村,今年共种植棉花5.5亩,两个品种,一块是国欣公司给我们送的国抗杂1号,一块是欣抗四号,这两个品种共产籽棉3956斤,平均亩产籽棉719斤,比别人种其他品种产量高的多。其主要栽培要点:全部都是直播、地膜覆盖,行距1.3米,株距0.6米,小麦收后10天左右每亩追施复合肥40公斤,尿素8公斤。国抗杂1号这个品种,出苗率高,苗齐,苗壮,生长旺盛,根系发达,铃大,赘芽少,易管理,不早衰,棉花吐絮后,色泽洁白。国欣公司培育出这么好的品种,今年使我比往年多收了几千元。真是:种了国欣棉,发财并不难啊!2、李鸿宾:我是通许县大岗乡赫…  相似文献   

9.
以常规小麦品种“绵阳11号”为对照,研究了“绵阳82—53”小麦在每公顷施纯N 0、75、150、225、300kg的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形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绵阳82—53”的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组分分别比对照品种高60.24%、16.58%8.45%,而醇溶蛋白组分降低23.19%。其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差异显著。随着施N量的增加,“绵阳82—53”4种蛋白质组分都能够增加,这一特性使该品种成为南方麦区特别是四川麦区小麦优质品种资源和栽培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穗分枝小麦——分33是陕西省小麦育种专家封如敏采用普通小麦作母本,圆锥小麦作父本杂交选育的种间杂种,再用小麦新矮源矮变1号及中5多次杂交、回交,经近30年时间培育成功的一个具有超高产奇异穗分枝小麦新品种,与现在所栽培的小麦品种相比,是一个崭新而又特殊的小麦类型,94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小麦品种观摩研讨会上,受到与会领导及专家的好评与肯定。产量表现:92年——93年参加黄淮麦区高产品种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一)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山东省培育的新品种,其主要特点籽粒大、品质纯白透亮,洁白如玉,顾名白玉149.组合为早栽石小麦×型选号,是继柞麦2号(80—26)之后在小麦育种上的新突破。(二)产量表现:该品种通过全国数省区试种表明,各种生产性能优异.去年参加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亩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小麦品种技术扩散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定品种技术扩散指标,定量研究江苏省小麦品种技术扩散状况."t-检验"分析表明,淮南、淮北小麦品种技术扩散存在显著差异.品种技术来源途径与转化周期、主体品种布局和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是影响品种扩散的三个主要因素.合理的品种推广规划及良好的品种扩散环境,有利于提高品种技术转化率和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小麦淀粉品质特性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了解四川、重庆和黄淮麦区小麦的淀粉品质特点及川渝小麦淀粉品质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以111份川渝地区选育的品种(系)和13份黄淮麦区主栽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对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分析,研究这些材料淀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黄淮地区小麦品种的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与川渝地区小麦品种相差不显著,但糊化特性参数显著高于川渝地区小麦品种;四川、重庆在不同时期育成的小麦品种(系)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峰值粘度和崩解值以及回升值则差异显著,其中10年前育成品种(系)具较高峰值粘度和崩解值.  相似文献   

14.
夏翠白菜由国家级大白菜育种专家张焕家研究员自1993年通过利用TUMV 抗性杂交育种材料中筛出的抗软腐、耐涝、耐热、抗旱夏白菜专用品种新组合。(一)特征特性:该品种球叶叠抱,叶球呈圆柱状,封顶紧,淡白帮,叶色绿,板叶,叶面无毛,株高32厘米,株幅46×50平方厘米,球形指数1.5,净  相似文献   

15.
孙瑞成 《小康生活》1999,(11):14-15
建国以来,淮北地区小麦在冬、春季常受冷空气影响,引起冻害。我认为淮北地区小麦受冻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不具有抗寒性的小麦品种,易受冻。不同品种受冻害程度大不相  相似文献   

16.
该麦是对加拿大高优面包小麦“红春”进行转基因改良培育而成的偏春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小麦高产新品种(系)91102(俗名稳千1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栽培室于1991年选育而成。(一)主要特性特征。该品种为冬性,适应性广,抗冻性好。幼苗半直立,叶片较窄,叶色淡绿。返青起身后长势强,发育快。秆矮,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略卷曲。株高70厘米左右,秆韧而富有弹性,抗例伏能  相似文献   

18.
莱州953小麦良种是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温家立先生采用复合杂交法培育而成,于1994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该品种已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北京、天津等省市迅速扩繁推广。(一)产量表现:该品种在全国黄淮北片麦区129点品比试验中,产量名列前茅。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高产田600公斤以上,比推广品种增产22.22%。在黄淮平原  相似文献   

19.
豫麦70—36是河南省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几年来的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逆能力,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青睐。据河南农业大学袁剑平教授介绍,豫麦属半冬偏春性小麦,既有半冬性小麦的抗寒性,又有弱春性小麦耐晚播的特点,苗期半匍匐,基部节间较短,茎秆粗壮,根系活力强,冬季不怕严寒,春季不怕倒春寒,播期弹性较大。2005年秋播时期,河南省出现了长达10多天的大范围连阴雨天气,部分地区的阴雨天数长达17天,导致播期推迟,11月气温过高,而12月却出现的大幅度降温、持续强寒潮大风天气使小麦…  相似文献   

20.
用近10年的小麦区试资料,从粒重的角度将四川麦区小麦品种分为“大粒型”(千粒重50g左右)、“中间型”(千粒重45g左右,穗粒数40粒左右)和“粒数型”(千粒重40g左右,稳粒数50粒以上)三类,通过相关及因子分析表明:我省推广小麦品种大多属“中间型”,该类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商品性都较优良;“粒数型”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在三类品种中最好但粒重较小,商品性欠佳;而“大粒型”品种对环境适应性较差,不利高产稳产。四川小麦育种宜采用“中间型”或“粒数型”路线,特别是产量水平要有所突破,更须走“粒数型”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