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共青团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永远跟党走,以青年为本、团结青年、服务青年、代表青年的历史。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青团引领青年的精神基因;从历史逻辑来看,共青团立足时代,在觉醒青年、动员青年、凝聚青年、赢得青年中引领青年发展;从实践逻辑来看,共青团引领青年发展坚持"三性"的内在统一,实事求是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的有机统一。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共青团引领青年应该坚守党的旗帜、坚定初心使命、坚信远大理想、坚持面向青年,更好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当好青年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2.
开发和挖掘青年职工蕴藏的动力和潜能,是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培养青年职工积极进取的精神,必须了解青年、体谅青年,必须引导青年、帮助青年,必须信任青年、支持青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统一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条晰理清地阐释了青年的主体地位和社会历史价值,指明了青年的发展和教育方向,对当代青年教育具有显而易见的指导性和实践意义.当代青年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引,重视青年价值,肯定当代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青年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提升当代青年的综合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构建良好实践平台,为当代青年创造丰富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同中国进步青年息息相关。进一步分析中共一大代表的详细情况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青年、依靠青年和赢得青年,才能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必须培养青年、教育青年和引领青年,青年才能健康成长;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吸引和争取青年知识分子,才能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进步青年息息相关、命运与共,必须加强二者的联系与互动,推动中国共产党和青年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一代,是最富朝气、最具有梦想的一代,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推动者。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做到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  相似文献   

6.
青年是继往开来的群体,肩负着国家强盛的使命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依靠青年、培育青年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在其不同时期的著作和书信中都能看到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青年群体的关注和关心。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出版研究青年思想的专著,但其在对人类解放斗争的探索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青年思想问题的基本观点。在青年思想与成长等问题的经典论述上,主要囊括了青年思想教育、青年成长发展、青年地位作用以及青年价值引导等方面。恩格斯提出了青年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应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等多个方面的青年思想。恩格斯对待青年的观点丰富且科学,无论历经多长时间,其关于青年问题的研究历久弥新,为新时代青年研究提供源头活水,恩格斯青年观是新时代习近平青年观的重要理论渊源。重温恩格斯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对于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对青年和青年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青年的地位作用、青年的教育培养、青年的选拔使用和青年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对待青年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系统的理论观点,使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特立在江西苏区和陕甘宁边区工作期间,除担任教育领导工作外,还积极开展青年工作,赢得了"老青年"的赞誉。徐特立对青年的地位和特点、青年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等,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徐特立青年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教导青年学习文化知识、关心青年的个人生活状况等。徐特立的青年工作理念、原则、方法,对做好当前青年工作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把青年工作摆在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70年来,我们党对青年及其特点、青年工作方法及其规律等认识逐渐深化,党的青年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集中体现在:“党管青年”是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青年工作的中心环节,服务党的中心任务是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要求,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关键着力点,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是党的青年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青年观揭示了正确认识和对待青年的一系列原则和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青年工作的理论基础。文章从青年工作战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青年人才培养三个角度概述了邓小平的青年观。  相似文献   

11.
刘峥  罗成翼 《社会科学家》2012,(1):39-41,51
培育当代青年公益精神,提高当代青年思想道德素质,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深入解读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增强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是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的首要前提;准确把握当代青年公益精神与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探寻到适合当代青年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是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的基本要求;构建公益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网络、进头脑"的新型方法体系并予以实施,是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徽州社会科学》2008,(12):23-30
本课题选择以安徽省黄山市青年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不同青年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行调查,就青年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度、青年对党的认同度和对社会发展的信心、青年参与政治的意识、青年参与政治的具体行为表现、青年政治参与能力等方面作了分析,希望能够管中窥豹,透视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现状,剖析其间的问题,进而为今后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洁 《学术探索》2012,(6):170-173
从教育学视角提出"以青年为本:聚焦青年群体——回归青年生活:绽现生存境遇——给予青年关怀:挖掘学习诉求——满足青年诉求:提供学习支持——促进青年发展:以青年为本的教育研究"的青年研究路径,以期弥补传统青年研究中教育学学科力量不足的缺憾,并可为青年学学科、方法和理论的内在标准的建构提供一种适切的借鉴范式。  相似文献   

14.
殷辂 《中州学刊》2013,(1):82-84
在现代社会,青年的社会属性越来越明显。在二元分割的思维范式下,"问题论"思维将青年问题看成是青年群体自身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成为认识青年问题的最大障碍。实际上,青年问题在现代化背景下已经不是青年自身的问题,而是与全球化和时代性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结构性问题,是社会系统性问题在青年群体中的体现。青年是社会问题的承受者而非制造者。以"问题论"思维观察青年,掩盖了问题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本质。在全球化的今天,青年问题不是孤立的,只有把握其全球性和时代性,才能认清青年问题的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党引导青年成才和发挥青年才能的思想实践,也不断发展演变。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开始萌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逐步成熟,并得到有效运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开始转型。"文化大革命"和徘徊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被扭曲。改革开放后,党的青年成才观得以回归和进一步升华。实践证明,当党的青年成才观正确时,青年就进步,党的事业就发展;当党的青年成才观偏差时,青年就走上曲折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罗国安 《学术论坛》2004,(6):152-155
青年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指标体系,教育与培训在青年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青年指标体系中,教育与培训直接影响着青年在社会中的就业、消费、生活质量、闲暇生活、社会参与、价值观和青年的婚姻家庭质量,决定着青年对社会的贡献,与青年的犯罪及行为偏差有着一定的关联,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青年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青年博客是青年在网上利用博客作为平台,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当代青年博客文化有其特点,对青年产生了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应正确对待青年博客存在的问题,重塑青年"博客文化"。  相似文献   

18.
引导青年员工认识到大庆油田前景可观,青年前程无限;引导青年员工认识到油田的和谐示范矿区建设为青年员工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平台;引导青年员工认识到油田物业企业的未来需要青年员工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9.
增进贫困地区青年农民心理健康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贫困地区青年农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必要采取下列措施 :提高青年农民的文化素质 ;丰富青年农民的业余生活 ,拓展青年农民的闲暇空间 ;组织青年农民外出打工就业 ,防止盲流 ;乡村干部多与青年农民沟通 ;适当地宣传一些心理学科普知识 ,让青年农民逐步了解一些心理调节和心理放松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的青年观内涵丰富,主要包含了以"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核心的青年价值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党的事业接班人"为宗旨的青年教育观、以"开展青年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为遵循的青年工作观和以"讲政治重信念严培养大胆用"为原则的青年人才观四个方面。毛泽东的青年观是对马克思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