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鸣 《领导文萃》2009,(16):80-81
反腐败战线有好消息了,卫生部专家说:“人越腐败,死得越快。”专家不是在诅咒腐败者早死,宣扬因果报应。这种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凡腐败者,心理压力都大,因此容易致病。专家还列举了巴西的一份调查报告.说明贪官比清官更容易得不治之症。只是,最后举的一个例子,却让人感觉这种说法并不那么准确。专家说,  相似文献   

2.
在风险中性假设的有限腐败一级密封拍卖模型基础上,构建容纳风险规避的有限腐败一级密封拍卖的一般模型,依据模型进行基于计算机局域网的多组并行的实验室实验;实验包含一个作为基准的无腐败一级密封拍卖和三种有限腐败程度的一级密封拍卖,并设计两种收益计算方式和保留价设置,实验研究对比两种模型的预测力,考察存在有限腐败的一级密封拍卖的效率和竞标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有限腐败机制不影响一级密封拍卖的效率,成交价格方面有腐败与无腐败的拍卖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腐败者的期望收益有所上升,高报价更为激进而低报价更为保守;腐败者是异质的,其报价行为具有禀赋依赖性;非腐败者的行为和卖者收益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包含腐败者风险规避特征的模型预测力更好。  相似文献   

3.
腐败者一直都在寻求腐败形式的变化。但千变万化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向上的努力。一是寻求“外在”的技术或手段的“创新”,即如何将权力运用得更好,以最少的成本,谋取最大的利益;二是稳固“内在”的根基或背景,即如何维持固有的权力或进一步扩展权力,寻求更为稳定的依托。家族参与的“家族式腐败”,可能是腐败者认为的揽钱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4.
廉洁自律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一个战胜腐败心理的过程。大量腐败案件的研究表明,腐败者的腐败心理呈渐进式演变。构筑反腐败的心理防线,是从源头上建设反腐败体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现象,在转型期国家表现得异常活跃。本文认为腐败是腐败者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合乎经济理性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大量案例的透析,借助E-views软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腐败的因素进行定量评估,得出腐败诱因和成本的关系矩阵,结合模型结果和具体国情进行规范分析,给出遏制腐败行为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腐败现象久反不绝,腐败者“前赴后继”,大案要案时有发生。在这里,行政权力过大已经成为腐败的策源地。所谓行政权力过大,是指一些单位和个人,不受约束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超越了行政权力运行的范围。相对说,权力虽有大小之分,但为人民利用权  相似文献   

7.
徐友渔 《领导文萃》2007,(11):34-36
如果把“腐败严重不严重”或“有没有腐败”作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社会的定性,那就大错特错了 面对现在的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有一种议论流传得很广泛,即改革前的“过去年代没有腐败”。这种观点认为,改革固然取得了经济增长的成绩,但付出了道德、社会风气和社会公正的代价,是得不偿失、弊大于利。它认为:改革前年代的特权、腐败比现在轻微得多,人民生活不富裕,但很公正。  相似文献   

8.
非对称信息下分销渠道中的激励契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制造商如何设计相应契约来激励分销商提高服务水平进而最大化制造商自己的利益的问题.给出了信息非对称下的供应链契约设计模型,并计算了信息价值.模型结果表明,分销商销售能力越强,制造商获益越多;并且,制造商收益与分销商销售能力成平方增长关系.同时,还得到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制造商由于信息的缺乏付出了代价,当分销商的销售能力越强时这种情况表现越为明显,信息价值也就越大,制造商收集分销商有关信息的动机也就越强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张宝林 《领导科学》2001,(18):48-49
腐败成本是指腐败分子在进行权力与利益的交换时所作的投入,或者说所付出的代价。从一般意义上说,腐败成本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主要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名誉成本,是指搞腐败行为者所付出的名誉代价,主要有政治声誉、道德声誉等。二是纪律和法律成本,是指搞腐败行为者所要承担的纪律和法律方面的风险和代价。三是经济成本,是指搞腐败行为者所付出的经济代价。……  相似文献   

10.
不要惜力     
正力是越用越多的。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越用越少的,而力却是越用越多的。勤动手、多用力,使肌肉生长、筋腱发达、肺活量大,练成"洪荒之力"后,做什么事都会觉得轻松方便、不费吹灰之力。如果平时总是怕出力吃亏,千方百计省力,长期得不到锻炼,就会越养越懒,越懒越累,最终变得手无缚鸡之力。  相似文献   

11.
一、腐败问题的本质腐败问题的本质是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滥用。腐败和权力是依存关系。权力过分集中,权力失去控制,权力行使不当都很容易产生腐败。而腐败就其表象来看,又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概而括之,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方式上。政治上腐败又可以分为用人的腐败、用权的腐败,腐败者信奉任人唯亲的选拔原则,滥用职权,以我为中心,搞群带关系。放弃共产主义信念,抛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终蜕化变质。经济上的腐败,常见的有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新兴的有利用“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目的、如在奖券,购物卡,信用卡上大做文…  相似文献   

12.
王国华 《领导文萃》2007,(11):95-96
清朝官场有一种习惯,长官对属下如果太客气,就表示不把他当自己人。反而挨骂越多的,越会成为红人。自李鸿章以来,这就成了莫名其妙的惯例。李大人嘴中的“贼娘的好好干”,便等于“慰勉有加”的口头语。  相似文献   

13.
<正>要治好疾病,关键是要认真分析病情,精准找到病根,对症开出良方。中医"望闻问切"四法,就是医生发现、分析、诊断、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当前,反腐工作面临腐败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如能借鉴"中医四法"去做好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抓早抓小"工作,就能收到"未病先防、小病早治"的良效。"望"就是在第一时间发现"小贪者"。能否在第一时间发现腐败者,是关系腐败问题会不会由小变  相似文献   

14.
王绍宏 《经理人》2014,(5):95-95
如果让你的商业,从开始就以满足他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创立、设计、改变,以挖掘人内心潜在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需求为终极目标,挖掘的需求越大,企业将越有价值,越多的钱为你所用,越多的人才为你所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上课时采用的多媒体手段越来越多。虽然大学对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但管理往往被忽略。多媒体教室建设得越多,管理越复杂、越麻烦,因此不少教育技术中心又想建多媒体教室,又怕建多媒体教室。对此,我校在建设多媒体教室时,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建设与优化,并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河之洲     
<正>方法的道德道德说教的一大主题是"好人应该吃亏",让得越多越是好人。多想一步,便不合逻辑,好人吃亏,那么,不那么好的人,甚至是坏人,就会得利。好人越多,坏人得利也就越多,道德说教变成了资助坏人。怪不得越是坏人,越爱道德说教。  相似文献   

17.
腐败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消极现象。近几年采社会腐败之风越刮越猛,其中尤以集团(群体)性腐败为突出。腐败文化的成因主要是:先进文化建设缺位、监督机制不全、利益集团的负面作用、对腐败行为惩处不力。对腐败文化的治理要站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积极主动地加以治理,要健全反腐倡廉的法制文化并有效推进,使腐败文化现象淡出和弱化。  相似文献   

18.
付倩倩 《决策》2014,(1):47-49
“基础制度的创新是最有必要的。如果基础的制度缺失。越往后发展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大,再改起来就会很困难。”地方创新动力不是很足《决策》:2013年的地方政府创新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特征?哪些领域的创新活动显得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19.
陈村 《决策探索》2010,(5):37-39
像北京那种一个饭局人越吃越多的事情,在上海基本是没有的。又不是去充军,在上海吃饭不可以临时抓人。  相似文献   

20.
轻微美德     
正二十年前,有研究者与世界银行合作,试图从活跃在社会里的细微价值观着手,分析一个社会的腐败程度。研究者出了三个测试题目:一、此地的人是不是无条件尊重父母,即无论自己的父母品质如何、有何过失,都必须爱他们、尊重他们?答案越倾向于"是",得分越高。二、有多少人反对离婚,认为离婚无理且负面?反对的人越多,得分越高。三、每位女性的平均生育数目。生得越多,得分越高。这三个判断,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的,我们的得分,可能你也猜得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