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离土不离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焕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这场变革的重要标志,就是我国农村正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商品生产的蓬勃发展,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经济联合体的大量涌现,极大地促进着农村的分工分业,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耕地从事工业、运输、商业、服务等行业,作为农村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心的小城镇也繁荣兴旺起来,并展现了大发展的势头。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几千年来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结构已经被打破,正在经历着一场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城镇和城镇人口逐渐增长的城市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人口转化有所松动,但基本上仍在农村范围内进行,所谓“离土不离乡”,正是对这种独特的转化过程的形象概括。农业人口按照这种形式实现较大数量转化的地区,农村的非农业长足发展,集镇繁荣,农民收入提高,生活富裕。“离土不离乡”,对推进我国城镇化确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如果由此而认定农业人口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就地转移”,进而把“离土不离乡”作为我国  相似文献   

3.
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辛仁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超过1.5亿,其中以“离土不离乡”方式转移的人数为0.82亿,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4.6%。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其他方式相比,“离土不离乡”方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短短的几年里,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节约,农产品的增加,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农村中的剩余资金向何处投?马克思在揭示社会总劳动量的分配规律时指出:不论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必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而且这种分配比例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社会劳动必然要进行再分配。  相似文献   

5.
试论“人口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1992年提出的“人口文化”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认真探讨了其内涵与外延以及人口文化的变迁问题。本文是从大文化的角度来把握“人口文化”的,穷根追溯之下,发现人口文化是一个五维的结构体系。本项讨论指出了“人口文化”工作日趋重要的政策涵义,同时也在理论上为正在酝酿中的“人口文化学”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东方文化洋溢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中国文化尤以为然。在中国,世界自来被分成两极:一是具体的现象界,它可感可触,可解可说,可谓是“有言之界”。一是语言所不能表现的世界,它神秘微妙,又无处不在,近之则若失,离之则若存,此乃“无言之界”。老子说的可道之道,可名之名就是“有言之界”;而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则是“无言之界”。“无言之界”虽难以言表,不可言说,却被视为真实的世界,对这一世界的追求一直是中国文人的最高精神目标。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差距进一步凸显。"三农"问题与城镇化议题可以说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关注的重要课题与热点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其实就是农业人口的最终出路与转移问题。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均提出了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特别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到要解决好"三个1亿人口"的问题,即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情结———评《中国近代流民》张士军龚维玲流民问题是困扰近代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有待开发的新领域。池子华同志在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采用整体性研究与区域性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对流民现象发生的原...  相似文献   

9.
日本神道"土金传"来源于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吉川惟足首先在吉川神道中作了系统论述。山崎暗斋在垂加神道中把"土金传"与朱子学的"敬义内外"思想相结合,把儒家"敬"的观念神化并提升到政治统治的高度,通过宣扬对神的敬来达到敬畏最高统治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正在和部分农村社区、农民的生计相剥离,这种向离土中国的变迁主要表现为宏观结构的城市侵入和微观行动的城乡穿梭。本文以十个村庄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发现城市、工业、国家和市场的力量越过城乡边界,对乡村空间进行渗透;另一方面,乡村居民出于教育、谋生、家庭纽带等原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城乡之间穿梭。这是中国乡村离土化过程的时间—空间维度。离土化过程正在导致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二重性转变。  相似文献   

1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二律背反现象是指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市民化意愿强烈,渴望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但是由于市民化能力不足、落户城市困难而又不愿舍弃农村的特定社会现象。二律背反现象不仅延缓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会诱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主要根源在于以传统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消除这一现象,必须深化户籍和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构建合理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城市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人口流动问题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之一。新农村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还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新农村的人口流动的年龄、经济特征、居住类型、滞留时间等特征进行了研究,探究了人口转移的策略:包括加强基础教育、创办职业培训、以及加快小城镇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提出:(1)笼统地认为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能令人完全信服的;(2)研究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应考虑其时间、空间上的变异性;(3)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可以是社会、经济、历史或自然环境等因素,或是它们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始终关注着我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战略思想,指导制定了"实行计划生育,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发动亿万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对中国人口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大人口观的确立我们曾经在解决人口问题上就人口谈人口,就计划生育论计划生育,这样在实践中难以取得群众的充分理解,致使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一度成为"天下第一难事"。邓小平同志在分析中国国情的时候,深刻地总结和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今天人类面临的问题,要求人口学工作者不仅仅把人口变动看作一个独立的过程,在搜集人口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综合性的数量分析与统计,从中求出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样一种称之为人口分析的抽象处理人口现象之中各种量的关系的方法,而且要求他们进行人口研究,即把人口变动与社会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起来,把人口趋势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来作系统的研究。这后一种的研究的开展,使人口科学与一系列社  相似文献   

16.
试论宋代乡役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役是宋代职役的组成部分,宋政府在农村设置里正、户长、乡书手掌驱催赋役;耆长、壮丁掌缉捕盗贼,维持地方治安,人们称之为乡役.乡役问题十分复杂,本文就其性质谈些自己的看法. 宋代职役(包括乡役)的性质是一个长期争论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宋代差役是国家劳役制的残余,  相似文献   

17.
试论孔子的人口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孔子的人口思想任怀国人口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从古代开始就有一些思想家探索人口问题。孔子当然也不例外,孔子的人口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本文拟就孔子关于人口问题的言论进行简要剖析。孔子从"仁"就是"爱人"(《论语·颜渊》)的观点出发,十分重视增加人口...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孙中山的人口思想胡绳武戴鞍钢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孙中山关心的问题之一,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关于他的人口思想,却少有人述论。因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试作一些探讨。一、忧虑中国“生齿日繁”,人口过剩在中国人口思想史上,虽产生过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二日,我国大陆人口已达十一亿,这个惊人的数字意味着人口问题成了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把我们置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所以邓小平同志说:“我们难就难在人口太多,而且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还做的不够好”。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笔者以为,解决这一辣手的问题,除了总结以往我们在这一工作中的教训以外,汲取前人的科学思想十分必要。因此,试图通过对陈独秀人口思想的分析,为解决当前中国人口问题提供借鉴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20.
明王朝建立后,为控制人口、掌握土地、巩固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户口调查登籍工作,逐步建立起户籍和管理制度.具体做法主要有:开展户口调查、推行户帖制度、制定赋役黄册、划分黄册种类、建立里甲制度、发挥里甲作用等.明代的人口管理制度体现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和自然经济结构内部发展变化的特征,同时这套管理制度又具有由严到宽、由紧到松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