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一国的货币政策一般都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目标四个方面.所谓中介目标又称中间目标,是指在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须首先达到的过渡性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有密切联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国家宏观政策实施的根本性目标,是中介目标导引的前提和方向;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则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基本途径和中介.国家中央银行先确定中介目标,通过中介目标的实现,来逐步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因而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是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在降低,必须加快利率的市场化,为利率成为中介目标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很快。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 布的金融数据显示,截至20()4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 额已达到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外汇的快速增长 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学界所关注的。 1997年李扬主持的经验研究(李扬,1997)指出:19 相似文献
4.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提出了应通过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等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角度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在分析货币供应量及利率对股市流动性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上证A股为研究对象,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如何影响股市的流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M1、M2及利率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M2及7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其影响更为明显.股市收益率等其他控制变量也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下的货币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问题出发,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提出保持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长,对我国的货币供给造成的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分别对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M1、M2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通过对基础货币施加影响将对市场货币供给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理论框架一国的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再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场投放。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多少将对流通中的货币量产生成倍的影响。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基础货币构成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国内信贷(包括政府财政赤字和融资)和外汇储备构成中央银行的主要资 相似文献
9.
M2是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它的有效性备受质疑。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指标出现以前,探讨修正的M2是学术界的热点。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都是基于流动性总量的测度来修正简单加总法测度下的M2。本文通过更为简洁的模型推导,首次在构建原理上论证,在测度M2的流动性总量时,现金等价法的精确性明显优于迪维西亚法。本文还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原则,对简单加总法、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的合理性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在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以及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上都明显优于简单加总法和迪维西亚法测度下的M2。因此,本文认为,应该用现金等价法来修正传统M2,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流动性总量的变化,提升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一、货币政策的几个基本概念根据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四个层次的经济变量,即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这四个层次的经济变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是指央行的决策者根据政策需要,可以直接确定或改变的经济变...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进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实施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中介目标。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由于缺乏对各层次货币资产流动性差异的考量,与实体经济指标的相关性不断减弱。基于消费理论,通过引入中国人民银行存贷款综合抽样利率,计量各层次货币资产流动性选择的机会成本,并借鉴Divisia指数构建方法,尝试编制中国Divisia货币供应量。评估结果显示:新的Divisia货币供应量对货币资产结构变动引起的流动性改变反应更加敏锐,且稳定性、可控性良好,可以作为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了2002年以来社会融资总量、M2和新增贷款规模的月度数据作为货币政策中介变量,选取GDP和CPI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比较中介变量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良好的产出效应,目前,可以将新增贷款规模和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主要中介目标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加以观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wro后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外资银行纷纷在华设立机构,其业务发展也大大加快。截至2006年12月底,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9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5个城市设立了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242家代表处。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等经济金融发达地区是我国外资银行最为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为出发点,将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对价格目标利率和数量目标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参数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对比,并借鉴Poole法则,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美国和中国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在货币供应量解释能力减弱的同时利率的作用逐渐增强,说明通过价格信号调节使货币政策变得更加有效,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出现了从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物价和产出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对物价的影响更为显著;近年来货币供应量虽然在一定的程度偏离目标增长率,但其相对偏差还是比较小的,低于被公认为最为成功地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德国和瑞士.考虑到一些意外冲击,这种程度的偏离也是应该允许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通货膨胀预期的我国货币政策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界时我国通胀的担忧.对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检验结果都显著.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调节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资金流动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金融稳定目标须与物价稳定、产出增长等传统货币政策目标一样被关注。文章通过使用TVP-VAR-SV模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各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传导效应和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短期内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且会加剧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以及扩大我国的产出缺口;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比另外两轮更加深远;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对我国各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最大,危机中的影响传导最快,危机后主要在短期内影响较大;在传导途径中,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会在短期内造成人民币贬值,我国利率水平下降,贸易顺差减少,而中长期会有相反的影响。相较于危机前和危机中,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渠道和国际贸易渠道的长期传导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8.
当前QFII制度在我国已进入较快发展阶段.QFII制度的实施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一步,它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无疑是积极而深远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资本市场是密不可分的,QFII在未来几年必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影响的理论分析,选取2008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影子银行会使新增信贷规模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会使信贷规模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预期发生偏离.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95年颁布的《人民银行法》对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了如下规定: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据此有人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单一的稳定币值的目标。理由是从中央银行的职能来看,稳定币值是其天职,经济增长是政府的、全社会的共同目标。我认为这种理解过于片面和简单,它脱离了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的现实,近期我国的货币政策仍要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以保持整个经济适度稳定的增长为基本目标,而不能仅仅以稳定币值和防止通货膨胀为目标。一、我国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