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董刚 《统计教育》2008,(8):45-47,56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利用1996年至2006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利率引起的时滞为3个季度,货币供应量引起的时滞为2个季度,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的时滞关系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主要手段。从理论上讲,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将引起消费价格的上涨。文章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研究物价稳定的代表指标,在总结各种测算时滞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我国三种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时滞关系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时,测算出的时滞也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货币供应量是否仍然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要看其是否可控,也要看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采用1994-2004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在增强,货币供给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有一两年时滞,近期内仍适合作为中介目标,但政策操作需要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在现阶段的中国,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既存在时滞效应,更存在逆时滞效应--"时超效应".本文在经济运动学和经济动力学两个层面,应用统计学的假设检验思想验证了现阶段中国的货币供应时超效应的存在,分析了忽视这种时超效应的可能后果导致在货币供应问题上分析失据、政策扭曲.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存量数据-货币供应量(M0)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了生成存量数据解释变量的程序化、可操作化过程,并建立了登记日在每个月月末的三段式货币供应量(M0)季节调整模型.运用建立的模型对2012年货币供应量(M0)进行预测,其平均相对误差为2.87%,属于2级精度,适合中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技术创新与创新环境间的非线性关系为切入点提出假设,综合现有的统计方法,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时滞、关联度检验和曲线估计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与创新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变量,以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理论,通过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对1978~2004年的数据采用EG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传导存在明显的时滞,而且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贷款余额增长率相比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解析:1999~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政策形式.文章根据构建的5个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1999~2008年的月度数据对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对货币供应量(M2)、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信贷规模等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M2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相关关系;货币变量与实际产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短期相关性.我们认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更符合中国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使美国银行业陷入重重危机,与此同时美元也正面临着严重的贬值危机,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对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新探讨.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概率离散模型,条件最大似然值方法,以1990~2003年期间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共生性,得到结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共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可以作为货币发生的前导信号,而货币危机的发生对银行危机则没有前导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Tobin模型.选取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等变量,基于1978~2007年的年度数据时间序列.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数量方法分析中国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货币供给增加会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肖卫国  袁威 《统计研究》2011,28(1):54-58
 货币需求分析对于货币政策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STR模型对1996-2008年期间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非线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确实存在非线性特征,进而反映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非对称性以及中国“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当价格和实际国民收入作为货币当局控制变量时,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存在4个季度的产出时滞和4个季度的价格时滞。  相似文献   

12.
沪深300样本股动量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沪深300统一指数中样本股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月收益数据,采用重叠技术计算组合的持有期收益,对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形成和持有期为3~12个月的策略组合存在显著的动量效应,而形成期为1个月的策略组合则表现出价格反转效应.  相似文献   

13.
货币供给、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会因新的经济背景而呈现不同的关系,文章利用我国1952~2010年的数据,讨论了货币冲击对真实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价格水平和真实产量与M0、M2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M1不存在协整关系.然后构建一个三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了货币冲击对真实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货币短期内(3年)非中性,长期中性;而货币对价格水平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影响.继而引入利率,建立四变量VAR模型,发现,利率对于研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建立起局部调整的货币需求模型,采用2001~2007年的季度数据,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四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选定解释变量均对M1有显著影响,其中M1与国内生产总值、利率以及通胀率、国债发行量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应量依然是较稳定的中介目标,但应逐步由单一货币供应量向包括利率、通货膨胀率在内的指标转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构建了我国的实际现金余额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我国铸币税最优化的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余额增长率公式.并用我国的1978~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增加铸币税来弥补财政赤字,摆脱通货紧缩的趋势,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1994~2012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汇率波动等因素与货币替代的进行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实际汇率波动与货币替代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货币替代都影响显著,在短期内能够回到均衡位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78~1997年中国3种主要货币流通量M0(现金)、M1(狭义货币)和M2(广义货币)的实际数据,对一个简化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进行估计,获得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揭示该模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林业PMI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第一个监测林业经济运行态势的月度指标,其科学性和领先性决定了它的实践和应用价值.文章使用时差互相关分析检验了林业PMI及其进出口指数的领先性,结果显示林业PMI领先于我国木材加工行业数据1个月感知行业运行走势,林业PMI出口指数领先海关出口数据0~1个月,林业PMI进口指数领先海关进口数据1~3个月.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的分省月度数据序列对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面板协整及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较小,而货币供给量、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高通胀不应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障碍,人民币浮动弹性仍然要继续扩大.而以紧缩流动性为目的的金融创新、结售汇制度改革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货币供应量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我国2000~2007年股票市场发展与两个层次货币供应量之间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发现代表股票市场发展的股票市价总值增长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并进一步提出货币供应量应该全面反应和关注股票市场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