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优化TOPSIS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以湖北省6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项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变异系数法给各项指标赋权,并应用优化的TOPSIS评价法对其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分析.然后根据各县市经济实力与理想值的相对接近度,将湖北省全部县市分为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各类型县市之问的不均衡发展,与此同时比较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江、浙及中部各省之间的差异.最后就如何解决湖北县域经济非对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红河州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2003年统计资料,选取了反映县域经济竞争力的15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红河州13个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用聚类分析法将红河州各县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种类型。通过对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提出红河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县域人均GDP为研究对象,以京津冀地区157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法探讨了京津冀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长期演变趋势。结果显示:京津冀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和集聚分布格局显著,但县域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京津冀县域经济的类型转移具有维持原有状态稳定性的特征,不同经济类型难以实现跃迁式转移,且空间背景对县域经济的类型转移影响显著,经济水平较高的县域对周围县域经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而经济水平较低的县域对周围县域经济具有负向减缓作用;在长期演变的平稳状态下,将呈现中高与高水平集聚的偏双峰型分布格局,高低聚集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可能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从创新能力、城乡融合、绿色生态、经济实力及民生保障5个维度构建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方法测度了2018—2021年湖北省76个县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Moran’s I分别揭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来源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绿色生态表现良好,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区域差异呈现先扩大后收敛的特征;武汉城市圈与宜荆荆恩城市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集聚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湖北省县域经济数据为例,利用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技术,通过湖北省县域经济间的空间关联性分析,揭示现行扶贫模式的弊端并给出建议.考察了湖北省县城经济差距的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变.通过分析发现,在2003-2015年期间,湖北省不存在绝对收入意义上收敛,但也并没有扩大.湖北省县域经济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浙江县域经济发达,县域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本文在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筑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省61个县(市)2007年和2010年的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了全力做强做大特色经济、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层次、积极发展新型商贸市场等建议,提升台州市九县(市、区)的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构建出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2005年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敏感级".进而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20个单项指标,发现经济因素是造成2005年湖北省土地生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县域特色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借鉴现有特色产业选择研究成果和有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特色产业选择标准,构建特色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县域特色产业选择模型,基于区位熵分析视角对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特色产业作了初步的选择,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进行复选。通过实证分析,为县域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湖南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了分析,按照得分将全省的88个县市分为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县域三种类型,发现湖南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呈现出以长株潭为中心,向外围扩散,逐渐减弱的规律,并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湖南县城经济加速发展战略,以期促进湖南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熊桉 《统计与决策》2006,(3):116-118
一、县域经济弱是制约湖北“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湖北县域经济实力不强、财政困难,工业化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低成为制约全省“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1.县域经济不强、财力有限,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在湖北省内比较,县域经济较弱。2004年,全省76个县(市、区),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县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北省统计年鉴(2005)》及相关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我们对湖北省75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9个县、21个县级市、3个省直管副地级市、11个县改区、1个林区,荆州区因资料缺乏未纳入研究范围)进行了投资环境竞争力定量分析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湖北省县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1—2019年湖北省79个县域的数据为样本,以双重差分法(DID)为工具,分析武汉城市圈扩容对新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平行趋势检验、更换结果变量和安慰剂检验的方式对上述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扩容对促进新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并且对贫困县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对非贫困县经济的促进作用;贫困县在加入武汉城市圈后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源,积极的效果更加明显。为此,城市圈的扩容要在产业空间优化布局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间的不同功能,形成城市间的优势互补,缓解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状况.近几年我国县域经济迅速发展,2002年全国县域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54.5%.但在新形势下,县域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采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评价结果往往取决于指标与权重的选取。文章依据科学发展观和相关经济原理选择一些能够反映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分别利用定量赋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赋权方法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流通业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要素的经济运行方式,以流通业为栽体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是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基于1978~2007年湖北省流通业和经济增长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VAR模型计量分析了湖北省流通业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平稳关系和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发展湖北省流通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湖北县域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庆华 《统计与决策》2007,(20):134-136
为全面了解湖北省县域对内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我们利用近年来湖北76个县(市、区)有关统计资料,在与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诸省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湖北县域开放引资问题做出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剖析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相应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熊小林  李拓 《统计研究》2018,35(2):66-74
本文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城乡收入收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同时在考虑地区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河南省108个县2005-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及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与财政分权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从按财政属性进行县域分类的视角看,上述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具有特殊财政属性的普通县层面;从按经济水平分类视角看,这种支撑作用主要作用于经济基础好的中心县与经济落后的农区县;从按地理位置分类视角看,临近市辖区的县更好的发挥了上述支撑作用,形成了依托市辖区发展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当阳市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发展异军突起,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农村工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对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用湖北省县域经济2006年度发展考核评价结果,对公安县冲刺全省县域经济20强的优劣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推动公安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