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依据民初革命报刊的新史料,对1912~1913年间广东军政府的教育改革,及当时广东学校正规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论说。说明广东教育司民初推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为广东资产阶级教育新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广东当时中小学、师范及专门学校等正规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及以社会通俗教育和厘正礼教风俗等为中心内容的社会教育的举办和开展,使广东的文化教育在通向近代民主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论加强我国督学队伍的建设李素敏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教育督导制度,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逐年发展。到1992年底,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督导机构已基本建立,95%的地、市和84%的县、区也建立了督导机构,各级专兼职督学约有140...  相似文献   

3.
洋务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派别.他们在洋务运动时期探索强国御辱之路: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创办企业、强国御辱;学习西方、发展科教.这些举措对于改造中国封建的传统教育,建立近代新的教育机构和工业体系,培养科技翻译人才,传播西方科技理论,发展我国的军民用企业,自强自立,抵御外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玉树地区由于地处川、甘、藏的交接地带,因而一度受到清朝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文章依据有关史料,主要探讨了清末民初玉树地区的经济状况及与其经济发展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俄国在废除沙皇时期的以监视师生为主要目的的督学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学校督导制度.当时,督导员的任务是定期督视学校,加强教育行政机构同学校的联系,给学校和教师以实际的帮助.由于当时的苏维埃国家处在内外交困的逆境之中,学校的督导工作不可能正常地开展.随着外国武装干涉、国内战争的结束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维埃国家的国内国际环境日益稳定.1923年12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全俄国民教育督导员会议.在研究了当时的学校督导工作后,会议指出,督导工作主要侧重于社会教育、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1930年4月,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作出了关于国民教育督导员工作的决议.可以说,到30年代,苏联学校的督导制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刺绣的现代转型是在实业救国和兴女学的思潮下发生的。文章针对女性与刺绣现代转型的关系,采用话语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视角对女学章程、女子教科书、尺牍等史料和报刊杂志等史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清末民初刺绣现代转型的动因、公共领域的刺绣话语实践以及女性在此转型过程中的性别角色。文章指出刺绣的现代转型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其内在理路,官方和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对女性性别角色持不同期待。以沈寿等为代表的新绣家从家庭走向社会,超越了贤妻良母的家庭角色,转而以国民教师和美术家的社会角色为女性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后,中国旧的封建专制被推翻,而新的民主政治由于民主基础薄弱无法建立起来,出现了严重的内忧外患。蔡锷针对民初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主张在民主共和的形式下,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总统专制的强有力政权,以实现国家的稳定,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行西方的民主政治,并在政治实践中努力支持和维护这一政权。民初蔡锷的政治思想及实践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和中国实际,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晚清广东海防教育发生、发展的情况,认为晚清广东的海防教育虽然已开始起步,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近代广东海防地位下降、多数主粤官员对海防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漠视等原因,海防教育规模甚小,质量不高,这与广东作为海防大省的战略地位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中的量的规定性出发,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发展概念和多层次发展的概念。并进一步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来分析观察民族地区和民族问题,得出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制度,但是客观实际决定,民族地区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更加早期形态和较低层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历代评论秦始皇的文章,咒骂者居多,只有极少数人肯定他的成就,唐人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八一九年)的《封建论》是杰出的一篇。《封建论》肯定秦朝废除分封,设置郡县,建立中央集权的进步意义,指出这种措施对于维护统一,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必要性,从而正确估计了秦始皇革新进取的历史作用。柳宗元在议论历史的同时,还联系当时政治局势发表了意见,使自己的史论为政治服务。《封建论》是值得我们认真读一读的一篇好文章。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新学教育将地方教育机构置于政府系统管理范围之内,使原来地方社区的文化传承变为超地方的“国家事业”。而地方的旧学教育势力却并非心甘情愿退出历史舞台,这样就在国家与地方之间展开了一场以对教育阵地的争夺为中心的权力较量。在这场文化与权力的竞争中,尽管乡间新学始终没能战胜强大的私塾组织,但是传统私塾在新学教育制度的冲击和熏陶下渐渐流露出趋新的气象,二者并存、相融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非新非旧、亦新亦旧的乡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发展河南省的高等教育,政府与学界多有建议和诸种良策,但是,对于如何从历史的角度汲取"本省高教历史因素"的启示,以及此种汲取的具体途径,尚未见到有专题研究。本文以民国时期的河南高等教育"本省化"措施作为切入点,分为五个方面,对如何汲取"历史因素"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汲取优秀的"河南精神"的合理因素,强化高等教育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全局意识;二、借鉴民国时期河南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中"本省化"的宝贵经验,推动当前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发展;三、借鉴民国时期河南高教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办学经验,多管齐下,在管理模式和经费筹集方面有所创新;四、借鉴民国时期河南高等教育科研、课程设置及时呼应本省需求的办学经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五、借鉴民国时期河南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贵经验,加强"通识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重视中原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山西右玉杀虎口位于山西与蒙古交界处,自古以来便是沟通南北的主要通道。我国历代政府为了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下,在这一地区长期经营,带动了区域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经济发展。文章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论证了作为西口的杀虎口,在历史上的孔道与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蔡元培的教育方针思想作了回溯性的审视和评析 ,并给其以民初教育宗旨理论基础的准确复位 ,揭示了其与民初教育宗旨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为民国教育宗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界  相似文献   

15.
民国佛山精武体育会是当时全国精武系统中的重要一支.其在秉承上海精武体育会的体育、智育、德育三育精神的同时.结合佛山本土特色,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将现代体育精神、女性解放思想等进步观念通过一整套教育体系有机地灌输到佛山民众的思想中去,有效地推动了佛山的近代化,也使其自身发展成为民国佛山乃至广东地区的重要民间社团。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先是作为省县之间的一种辅助机构,继而演变成为省—行政督察区—县三级制。其演变的过程透示着民国以来地方行政体制的建设历程。但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创新,而是从以往的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演变而来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正是在继承中加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使其具有现代化特点,为近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地方化的背景、必然性以及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世纪之交广东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紧迫性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三个阶段。辛亥革命以前,主要表现的是教育改良思想,积极推行学校教育,提出只有通过“兴学养才”,将西方先进文明吸纳、融变为中华民族的新文明,才能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辛亥革命期间,倡导教育为革命服务的宗旨,认为“教育是宣传”,要通过教育宣传革命、培养革命人才,主张以革命的手段,在彻底破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发展国民教育;建立民国以后,提出了一系列对教育的建设构想,重用蔡元培制定民国新学制,进行现代化教育改革。从孙中山教育思想体系来说,这一时期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全民教育、人才教育、军事教育和科学教育等诸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伴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湖广填陕南”的移民运动,大批居住在以今广东嘉应州为中心的客家人从广东辗转迁徙至今陕西商洛境内。他们居住的地方仍以“广东”命名,以示不忘其祖。商洛本地人称他们及其后裔为“广东人”,称他们说的方言为“广东话”。考察历史文献资料,对照客家话的语音特点,可以看出商洛境内的“广东话”其实是客家话与商洛本地话进一步融合形成的客家话的变体。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蔡元培在投身新式教育、从事革命活动以及留学德国期间,积极译介和传播进化论伦理观、互助论伦理观、包尔生的调和论伦理学、康德的理性主义伦理学等西方道德哲学。他用西方的价值观与科学方法发掘和探索中国古代伦理学遗产,取得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他在儒家伦理价值基础上,融合西方价值观和伦理学说,建构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新教育体系,并把道德教育改革从思想理论层面推向了制度和实践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