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日良 《金陵瞭望》2006,(20):41-43
今年的10月22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注定将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那一天“红军长征胜利日”将迎来她的70华诞。在70年的岁月中,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活动始终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着。在众多的纪念活动中,对于南京而言,1965年秋,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长征组歌》大型音乐演出,影响最为深远。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将南京音乐会史上纪念传播“长征精神”的唯一一次大型音乐会重现在广大读者眼前,希望大家能够对41年前的那场“盛会”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2.
韩旭 《北京纪事》2016,(11):112-112
2016年10月15日14点30分,北京戏曲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高朋满座.红色经典史诗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即将上演.北戏院长刘侗作了精彩的开场发言.从发言中观众们得知,此次演出意义非凡.首先《长征组歌》是院校师生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排演的大型声乐套曲.其次,此次演出也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和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石家庄市艺术学校成立"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后的首次汇演.  相似文献   

3.
著名作曲家生茂6月27日表示,《长征组歌》的四位作者晨耕、唐诃、遇秋及他自己已经达成一致意见,无论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都不出卖《长征组歌》版权。并由晨耕出面提出三点郑重声明:一,当初创作《长征组歌》时,从来没想到组织上安排的创作任务和钱有什么关系;二,没有红军的胜利也就不会有《长征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在指挥《长征组歌》演出中总结的经验,指出鲜明动人的音乐形象是作品成功的基础,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是作品成功的保证,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是作品成功的要素。  相似文献   

5.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听,一个纯正的女中音清脆悦耳。"弘扬长征精神,赓续千秋业绩,历史在这里回眸……"听,这男主持的话语多么铿锵有力!话音未落,几十名身着红军军装的男、女大学生演员走上宽阔的舞台,一会儿,歌舞升平。这是"七·一"前夕,鄂州大学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9周年暨欢送2000届毕业生而举办的《长征组歌》大型文艺晚会。"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芒,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这男女二重唱加合唱舞蹈的《遵义会议放光芒》,令台下的观众掌声四起,而"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的大型舞蹈《到吴起镇》则刚柔相济,让人看后激动不已。《长征组歌》共分10段,60年代在全国上演时曾引起过轰动。而这次鄂州大学演出时,除保留了原有的形式外,还加入了由在校学生自编自演的舞蹈,大学生们激昂的演唱和优美的舞蹈,赢得了万余名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整场晚会,主题鲜明,气势恢宏,节奏  相似文献   

6.
在征集“话剧百年”进京的31台话剧中,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天籁》传达出戏剧本体的神圣和庄严。一这个戏以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的前身、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剧社的史实为蓝本,对一支活跃在长征路上的文艺宣传队的生活,作了立体的展开。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7,(6):39-41
长征时期,红军在艰苦的征途中,因地制宜,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坚持对部队战士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对沿途群众进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和红军宗旨教育,有效地团结了队伍,争取了民众,保障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中的群众教育无论是在历史意义层面还是在实践经验层面,都对今天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时期党把宗教问题作为长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待,及时纠正苏区时期过激的宗教政策,并制定和实践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宗教政策,保障了沿途地区包括宗教界人士在内的各界群众的基本利益,作为回报他们对红军长征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红军顺利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为红军北上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长征中的红军曾在滇、康、川、青、甘藏区转战达一年半以上,党和红军在藏区进行了民族、宗教、统战政策的实践,推动了藏族人民革命运动,受到藏族人民的拥护。长征也是中国革命最艰苦困难的时刻,但却得到了藏族人民的有力支援,藏族各阶层群众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将永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相似文献   

10.
川滇黔边区的革命斗争是红军长征史上的辉煌篇章,而川滇黔边区群众口头诗歌是川滇黔边区革命斗争实践的群众文化产物。川滇黔边区群众口头诗歌用艺术形式反映了红军是边区人民革命觉悟提升的引路人,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是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石,诠释了边区人民的利益是红军革命斗争的价值诉求。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传承和弘扬川滇黔边区群众口头诗歌蕴含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长征初期,抗日反蒋统战思想的实践减轻了红军长征的阻力和损失;长征中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推动了红军长征的胜利进军,红军长征的胜利进军为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长征后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促进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又为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践构建了力量的基础,开辟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努力宣传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各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支持和援助红军。长征的胜利,凝聚着各少数民族的贡献。因此,长征的胜利,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本文就红军长征胜利与党的民族政策的关系作一探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13.
孙小兵 《北京纪事》2014,(6):108-109
2014年5月25日台湾微书书法家章厚伦先生来京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百名将军及书画艺术名家全国书画展”,同时捐赠了微书作品《红军长征史》。  相似文献   

14.
弘扬长征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王允平正当全国人民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就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许多历史工作者对红军长征若干史实重新作了考证,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笔者阅读过的近一、二年出版的《中国革命史》关于红军长征历史的论述,有的还没有把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吸收进来,仍然沿用传统的说法。因此,似有必要把近年来关于红军长征若干史实考证作一略述,供有关教师教学参考。 1、红军长征,对广大指战员来说是没有思想准备的; 从党中央及军委领导核心来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拜访了红6军团老战士、军委原工程兵后勤部部长陈信善。笔者如约走进陈老窗明几净的客厅时,86岁高龄的陈信善老人正手持放大镜,在书桌前翻阅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摄影出版社、洲际出版公司联合出版的大型纪念画册《中国——长征》和由杨得志将军题写书名的《红军之路》纪念册,这是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时赠送给他的礼物。陈老深有感慨地说:"红军长征是我今生抹不去的记忆。这不,70年过去了,那时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陈老呷了一口茶水,回忆起半个多世纪的戎马生涯。  相似文献   

17.
中央红军长征中在汝城"扩红"150多人,在宜章至少"扩红"900多人,在临武、蓝山、道县、嘉禾、江华、永明"扩红"约900人,在湖南"扩红"总计约2000人,取得较好的成效。中央红军长征中在湖南"扩红"取得较好成效,原因主要在于:党和红军在湖南的影响很大,群众基础好;党和红军日益重视"扩红"工作,较好地组织、推动了"扩红"工作的开展;红军广大指战员更加重视开展宣传工作、群众工作,积极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模范遵守纪律,注意给予群众利益,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对红军的认可度;地方党组织大力协助红军开展"扩红"工作。中央红军长征中在湖南"扩红",进一步扩大了党和红军在湖南的影响,增强了中央红军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为此后在贵州"扩红"取得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而为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扩大、保存有生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女红军在参加作战、运输修路、筹粮筹款、制作被服、护理伤病员、政治宣传、群众工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她们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是长征精神的塑造者。女红军参加长征,是中国革命战争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结果,女红军们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不泯灭。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已胜利六十周年了,作为亲身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对长征途中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作者长征途中在四川藏区虚心向藏族老大爷学习藏语,亲身感受到红军与藏族羌族人民结成的鱼水情谊。因为有了藏族羌族人民的大力支援,红军才顺利经过了大草地。  相似文献   

20.
红色闽西行     
闽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伟大的革命实践。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等光辉著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闽西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当年十万闽西儿女踊跃参加红军,中央主力红军八万六千多人的长征队伍中,有二万六千多闽西儿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