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玉林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 《学术论坛》2005,(12):72-74
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制是进一步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确保"两新"组织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玉林市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建设的做法进行探讨,深入研究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的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在无锡的生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初期,苏南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冲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创造了加速的发展奇迹,形成了独特的"苏南模式",被邓小平同志称赞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但是,作为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苏南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体制的痕迹和早期工业化的局限.在经济体制转轨、市场形态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中,无锡和苏南其他地区以更大的勇气、更坚韧的毅力和更高的起点,大胆推进"苏南模式"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新苏南模式"最基本的内涵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下的率先发展,最鲜明的特点是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本质上是科学发展观在江苏大地上的群众性实践. 相似文献
3.
随着茂名两新组织和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两新党建工作也成为茂名党建的新课题。为此,首先,必须厘清茂名两新党建的历史发展脉洛以及党建成效;其次,深刻剖析茂名两新党建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茂名两新党建的对策与新思路,引导两新党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吕振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61-164
以新温州模式和新苏南模式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表现为发展结果上的趋同,即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且还表现为发展趋势的趋同.这对研究和探讨泉州模式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几年来,泉州模式有了新发展,品牌经济已经成为泉州模式新发展的重要体现,深入研究泉州模式新发展要从海西发展空间布局谋划泉州发展,要在处理好“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关系上谋发展,要从更加广阔的人文视角探索泉州模式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苏南模式"在国内享有比较优势时,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当其比较优势弱化甚至丧失时,苏南地区的经济开始徘徊直至倒退,21世纪"新苏南模式"在更宽广的范围——世界范围获得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因而又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苏南发展模式"的分析与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南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源于对财富增长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的追求,作为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同时又有着良好商业传统和产业基础的地区,在不同的宏观政策、制度环境下对发展机遇的把握,使得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具有不同特点的若干阶段,也导致了具有苏南特色的发展路径的选择。“新苏南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的“苏南模式”。苏南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大力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的欠发达地区来说,更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两新"组织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我国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中山火炬开发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也仍然面临一些困境。要走出困境,应做好宣传引导、创新模式、建管并重、探索规律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9.
围绕城市工业化战略形成的城乡非均衡制度安排是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改革开放初期以土地承包制、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间的非均衡关系,但并没有改变二元结构的性质。在市场化、产权改革、国际化背景下形成的新苏南模式通过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加快了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并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新苏南模式下的"三农"问题已经由过去二元结构下城乡对立的质的差别转变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下的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11.
新时期社会组织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应更加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全面推进民生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正确认识到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是补救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良方,是特殊群体分忧解难的依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主体;同时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民主主义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摆脱和迎接挑战,社会民主党人进行了纲领和政策的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出了"新治理"思想。"新治理"思想的核心是在新形势下对国家职能和地位的重新理解和定位。社会民主主义的"新治理"思想是建立在其国家改革基础上的,其实质是对国家作用和地位的新认识和新调整。 相似文献
13.
林健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6-79
党建工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是提高农村党建水平、开拓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的重要途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包括农村党建的领导机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的完善与创新。农村党建的领导机制应该从完善农村党组织的干部任用机制和健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决策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农村党建的教育管理机制要在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培训内容和教育培训形式上进行完善与创新;农村党建的服务机制可以从为村民服务机制和为党员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代正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6):18-24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集中体现着党的政治性质.它除了为党承担历史使命创造条件、推动发展、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凝聚力量、促进和谐等基本政治功能外,还因其在党组织中的特殊位置和特殊任务而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对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认识还存在一定误区,影响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分析这些误区的基础上,提出走出误区、坚守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五大举措,并从基层党组织本身的发展出发,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创新是政党建设的根本保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创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必须树立“人民主体”思想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经济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明确提出来。作为以公正为理念依据、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主要目的社会政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农村中小企业以及探索农业合作化道路、推广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和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64-66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推进高校的改革发展、增强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一整套适应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效率的党的基层组织,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广大师生员工,对于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整合新旧社团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社团党建、群众工作、规范化管理、宣传教育为特征的社团管理方法。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社团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投入新中国建设,对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段历史经验为今天的社会组织管理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樊荣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1):12-14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出现新变化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出现分化 ,新的社会阶层形成。这引起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变化 ,要求党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使党的建设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纯洁性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加强党的思想纯洁性、组织纯洁性、作风纯洁性和反腐倡廉建设采取了积极举措。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建设而言,不仅要分门别类地加强党的思想纯洁性、组织纯洁性、作风纯洁性和反腐倡廉的建设,更要在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的同时,实现将从严治党、党内民主建设、群众监督与制度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始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