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情》2006,(12):F0004-F0004
内江市中区是内江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发展商贸方面,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市中区进一步创新思路,实施大商贸、大流通战略,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各县区中排名居前列,  相似文献   

2.
领先发展 市中区:打造四个亮点做好四篇文章实现四大突破 2013年作为"五年翻番"战略的起步之年,实现良好开局、保持高位发展意义重大.市中区地处全市实施"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战略的核心,必须实现率先发展.对此,该区制定了"打造四个亮点、做好四篇文章、实现四大突破"工作思路,从低碳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重大项目入手,打造"现代商贸核心区、两化互动样板园、苏稽片区文化城、都市农业示范带".坚定不移抓工业,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努力将工业集中区打造为省级重点园区.  相似文献   

3.
《四川统计》2013,(3):40-41
市中区:打造四个亮点做好四篇文章实现四大突破 2013年作为“五年翻番”战略的起步之年,实现良好开局、保持高位发展意义重大。市中区地处全市实施“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战略的核心,必须实现率先发展。对此,该区制定了“打造四个亮点、做好四篇文章、实现四大突破”工作思路,从低碳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重大项目入手,打造“现代商贸核心区、两化互动样板园、苏稽片区文化城、都市农业示范带”。  相似文献   

4.
本文集中介绍了多位顶尖统计学家在大数据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内容涉及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需求,统计设计,统计学理论框架的重构,统计学利用大数据在基因学、天文学、宇宙学、流行病学、经济金融学、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人才培养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作者第一次了解与接触大数据的因由际遇谈起,概要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大数据在价格、就业、人口、交通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我国政府和政府统计开始关注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的现状,并指出在已经来临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共同关注、并需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将统计学与大数据有机地结合,剖析了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带来的变革,阐述了大数据为传统统计学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大数据时代,为了保持统计学旺盛的生命力,本文对统计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红  缪春华 《浙江统计》2008,(12):42-4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商贸流通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课题。本文在全面分析近年来绍兴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就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三河是连接成都市中区与新都区的纽带,更是新都区的桥头堡;毗河、府河润育三河辖区,闪动着欣愉之灵气,夺目之光芒。近年来,三河抢抓“北改”机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商贸、文旅业等现代服务业,正奋力把三河建设成“经济发展的桥头堡、高端产业的承载地、圈层融合的示范点”。短短几年,三河已步入全省乡镇(涉农街道)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跃升。  相似文献   

9.
利用半结构化文本数据分析方法,从国外高校387个大数据硕士相关项目及国内22个相关硕士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取出大数据高端人才培养的七大方向,并对不同方向的培养目标、课程、学分、学制等设置及其对应的人才市场需求匹配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剖析,为改革中国大数据高端人才的供给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金昌 《统计研究》2014,31(1):10-15
最近,《大数据时代》等几本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数据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与思维,那么以数据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学该如何应对?本文基于对大数据的理解,认为统计思维需要发生三个方面的改变:即认识数据的思维、收集数据的思维和分析数据的思维要改变。其中,数据分析思维又要在统计分析过程、实证分析思路、推断分析逻辑等方面发生变化,同时统计分析评价的标准也要有所调整。围绕这些变化,本文提出需要从八个方面去积极应对大数据,以促使统计学科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统计界掀起了一股探讨“大统计”问题的热潮.本文就“大统计”的提出,对“大统计”的各种理解,探讨“大统计”问题的焦点和理论意义,以及“大统计”观念对统计工作适应“两个转变”的实践意义,作扼要的阐述.一、“大统计”的提出“大统计”一词是1992年在我国开始出现的.“大统计”的提出,有它的背景和历史渊源.为了把统计学由属于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统计局从1990年开始进行积极的争取工作,并得到国家科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支持.在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  相似文献   

12.
智能信息时代的大数据红利体现在政府、企业、社会的各方各面,具有广泛的发展效应,对其内涵、特征与估算的探索将拓展国内外大数据研究的新体系。文章结合与主题相关的前沿文献与事例,以数字红利等近似概念为基点,从商业、公共两个视角出发推导出大数据红利的内涵,并对其特征与估算法作出比较和分类。大数据红利本质是一种信息技术孵化的外溢性效应,其开始于商业领域,渗透在公共与社会领域的诸多方面,关于其内涵的观点具备多元视角性,其中,“结果效应说”和“数据价值论”颇具代表性。就特征而言,有效性红利与潜在性红利构成完整的大数据红利,二者各有其属性、表现与结果,互相亦具有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当下估算大数据红利的方法可划分为数理估算、资产估算及综合估算三类,每类估算法的产生时间、方法特性和适用场域都不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统计领域的扩大、统计深度的加强,“大统计学”的概念也同“大农业”、“大流通”、“大交通”等概念一样开始流行起来。本文主要论述了“大统计学”概念的形成环境、“大统计学”的理论体系,以及“大统计学”的创新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就大数据生成过程的多维性、稀疏性和动态性等特征而言,大数据集并不等于统计总体,即便对于静态大数据集,随机抽样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参数估计和总体推断的方法论价值。在大型数据分析中,常常遇到需要降低维度和减少计算量但又不知如何抽样处理的问题。因此,提出均匀抽样在大数据挖掘中应用的基本策略,并使用模拟数据和医学胎心宫缩监护数据集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均匀抽样在降低决策树、adaboost、bagging和随机森林的误差率上优于现有文献的常用方法,这一策略能为面向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方法提供参考,也为针对大数据分析的抽样有效性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5.
黄璆 《统计与决策》2016,(21):65-68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全球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物流业作为一个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就物流统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大数据时代物流统计环境的变化进行探讨,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物流统计的改进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6.
在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国民经济各产业在活动内容、组织模式、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均已产生较大变化,现行产业统计标准滞后于大数据背景下产业活动.鉴于此,文章以目前在大数据开发与应用领域发展显著、与大数据发展关系密切的零售业为突破口,探讨产业统计标准调整的可行举措.  相似文献   

17.
2008-2010年,杭州市拱墅区以大项目带动,全面实施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了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带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然而其在"双转变"过程中也存在项目建设投产周期较长等问题。建议从战略的高度谋划大项目、从长远的角度统筹大项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本文探讨了地方统计数据的特点,地方统计部门实施大数据战略的目的和特点,从技术角度研究了地方统计部门为运行大数据而构建的云框架实例,从统计科研角度,就创新大数据处理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在采集和处理数据中的优秀表现作了简要叙述,从统计大数据人才培养角度,论述了统计人才梯队建设的一些想法。最终,结合了地方统计发展的一些特点,提出地方统计的大数据战略部署和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抽样调查作为一门成熟的统计学分支学科,在样本统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该方法逐渐暴露出一些缺点。在分析传统抽样调查局限性和大数据自身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大数据时代下抽样调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大数据统计还无法完全替代抽样调查的独特作用,抽样调查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大数据时代下,为了获得更好的数据分析效果,应将大数据和抽样调查充分结合,进而发挥它们不同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一、对西部大开发的认识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中的“第二个大局”的全面实施。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举措;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项面向21世纪的大战略、大政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已明确指出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